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量子学 《航海》2014,(6):16-17
2014年"苏浙闽粤桂沪"五省(区)一市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于11月27日-28日在广西北海召开。70多位代表参加本次研讨会。会议主题为"构建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航运发展",由上海市航海学会秘书长桑史良先生主持。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0月13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福建东南卫视共同主办的2015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归航仪式暨2016重走海上丝绸之路(东线)新闻发布会在中国航海博物馆隆重举行。活动由中国航海学会秘书长赵东野先生主持。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中国航海博物馆馆长徐祖远先生,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郭杰先生,希腊驻华大使馆新闻参赞海恩福先生,中国海军司令部航海业务长梁锁桥大校,上海市虹口  相似文献   

3.
梁远林 《中国海事》2014,(8):F0002-F0002
7月11日,以“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员服务发展”为主题的2014中国航海日论坛在山东日照举行。中国航海日活动组委会常务副主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发表了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4.
正为生动讲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揭示其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间的深厚渊源与纽带联系,由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宁波博物馆等单位共同主办的"CHINA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与贸易瓷器大展",于2018年5月8日在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展。展期3个月。展览以沉船和贸易瓷器为"双主线",汇聚了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广东省博  相似文献   

5.
正1月29日,由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部海事局共同主办,人民交通出版社、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共同承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出版物展览"在京拉开帷幕,集中展示交通运输行业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出版领域所取得成果。据悉,近年来,部海事局与人民交通出版社密切合作,加快推进中国航海图书资料(CNP)编写出版,推出了以北极航路航海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获悉,201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将于7月11日至12日在日照举行,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员服务发展主论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员服务与发展、中国引航发展三个  相似文献   

7.
《航海》2015,(5)
<正>在2015年"中国航海日"上海宣传和纪念活动中,上海市航海学会和上海市历史学会共同主办《上海沙船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论坛》,还首播《沙船百年兴衰》文献纪录片。各领域专家阐述了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现摘要以飧读者。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晓东在《略论古代上海地区港口、贸易与海上丝绸之路活动》的论文中认为,古代上海地区的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交流存在相当密切的关系,上海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交流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众多的丝绸贸易起点港之一。  相似文献   

8.
海博 《航海》2014,(5):36-36
2014年9月5日至6日,由中国航海博物馆与香港海事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海洋遗产与博物馆"中国涉海类博物馆馆长论坛在香港顺利举办。本次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22位涉海类博物馆馆长、国际海事博物馆协会、香港船东会、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等代表,共同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大背景,以"海洋遗产与博物馆"为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9.
《航海》2015,(4)
<正>正值"中国航海日"来临之际,由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英国国家航海博物馆、荷兰鹿特丹航海博物馆共同精心策划举办的"航向世界"特别展于7月9日正式拉开序幕。本次展览集聚了来自英国、荷兰等航海大国的历史珍藏和精美船模,同时也展现了中华千年的航海文化及海上文明。"航向世界"特别展通过"大航海时代"和"海上丝绸之路"两个篇章,150件承载世界航海文明、见证历史沧桑变迁的藏品,呈现给观众一个真实、宏伟的海上文明史。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7月11日,郑和下西洋610周年,我国迎来中国"航海日"10周年。当日上午,由中国航海学会、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航海日论坛在宁波举行。论坛以"再扬丝路风帆、共筑蓝色梦想"为主题,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展开。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何建中在论坛上指出,要通过加快推进海运强国建设,提升海运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来自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2月16日下午,翟墨领航2015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召开全球发布会。据悉,活动为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宏伟战略,展现中国"亲诚惠容"的外交政策和民族胸怀。该活动由"单人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形象大使"翟墨发起,并领航,于2015年驾驶60英尺远洋大帆船重走600年海上丝绸之路。发布会宣布"翟墨领航2015重走海上丝绸之  相似文献   

12.
正7月11日是第13个中国航海日,主题是"船·港·人—互联互通"。当天,中国航海日活动组委会向全社会发布了《2017年中国航海日公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易继勇介绍,通过航海日论坛等活动,进一步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推进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专题平行会议相关工作的落实。据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金伟平介绍,中国航海日论坛已经  相似文献   

13.
吴明华 《航海》2014,(3):10-13
在国家有关部门密集调研、纳言集智的基础上着手编制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规划,有望年中出台。这项被称为"顶层设计"的规划方案,首次以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赋予了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内涵、新格局、新思路,而海运贸易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和核心,港口与航运更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占有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海运贸易串起"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源远流长。"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辟了陆地、海上两条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4.
《航海》2015,(6)
<正>10月28日~30日,"苏浙闽粤桂沪"五省(区)一市航海界同仁,欢聚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著名港口城市——扬州,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产城融合"为主题,举办第四届五省(区)一市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等。这个26年前起步的"学术联盟"收获丰硕成果,促进航海学科发展,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国航海学会秘书长赵东野到会祝贺。江苏省交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江苏省航海学会理事长王昌保作主旨报告,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教授级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是中国航海日活动10周年,郑和下西洋610周年,7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航海学会、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再扬丝路风帆,共筑蓝色梦想"的2015年中国航海日论坛在浙江宁波举行。7月11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出席主论坛并讲话。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关水康司为本次论坛发来视频贺词。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徐祖远主持论坛。何建中指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包括中国在内  相似文献   

16.
<正>"海上丝绸之路"是相对陆上丝绸之路而言的,作为古代中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早在中国秦汉时代就已经出现,到宋元时期达到鼎盛。从其兴衰史中,我们能看到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杰出成就,也能看到其与国家兴衰荣辱相伴的经验教训。这对当前国家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航海技术》2015,(3):77
<正>4月20日上午,中国航海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翟墨率领的"2015重走海上丝绸之路"3艘远洋帆船在福建平潭启航,开始历时4个多月的航海行程。为祝福航行顺利、感谢翟墨及社会各界对中国航海事业的热心参与和支持,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徐祖远、秘书长赵东野专程前往平潭,为翟墨远洋帆船队送行,并出席由活动主办方和当地政府举行的开航仪式。  相似文献   

18.
<正>2005年4月,国务院批准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每年的7月11日,从政府到民间,都予以庆祝。6月25日,中国"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翟墨又在他的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条印度洋的航海照片。这是他个人朋友圈的航海体验分享。他每天都会将他"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的航海日志分享出来。而在航海话题上,"航海日"也有自己的朋友圈。以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为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7月11日,在第六届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上的"五缘之水"注水仪式现场,我拍下了这张照片。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将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日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航海历史文化悠久,又与台湾隔海相望,于2010年承办第六届中国航海日庆祝活动。当天的接水仪式上,2010中国航海日组委会主要负责人从我的同事手中接过自福建和台湾采集而来的"五缘之水",依次注入一只特制的水晶球中,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记者罗斌)中国古代航海技术一度称雄世界。造船、导航、航行等技术,在古代先民探索海洋的征途中起了关键作用,为波澜壮阔的"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载体和航行保障。2018年12月21日—2019年3月30日,中国航海博物馆主办"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这是我国博物馆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