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认识埋地热油管道的停输再启动过程,首先利用管道仿真软件SPS进行管道分析。在软件中建立了1个埋地热油管道模型,结合软件自身功能实现管道的停输再启动过程的仿真,记录分析停输温降数据,对影响停输温降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探讨。另外,使用软件TLNET和公式法对该管道进行了停输温降分析,并将其结果与SPS软件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3种方法计算结果有差别。文中分析了造成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中利用仿真分析软件对管体凹陷在开挖过程中的回弹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完全模拟管道变形、加压、泄压后开挖的整体过程,并与实际检测开挖情况进行了对比。为了提升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采用了对称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了西气东输二线在役X80管道内检测凹陷深度与管道开挖验证凹陷深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模拟仿真系统在现代数字化管道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文中以湛江管道仿真系统为例,介绍了VariSim仿真系统各项功能的具体应用,其中重点介绍了水击分析功能的应用情况。VariSim仿真系统的许多功能都得到了很好的实现,在原油管道的日常运行管理、事故工况的预测处理和调度指挥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些功能还需继续深入发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现有研究停输再启动过程方法的优缺点,采用仿真模拟软件SPS进行最大再启动压力增加值的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建立了西部某原油管道仿真模型,通过与现实工况对比,验证了模型准确性。然后在管道模型基础上进行停输再启动工况模拟,得到管道最大再启动压力增加值位置,并通过修改停输时间、管内径、管长、管道弹性模量、油品体积模量、油品密度、再启动原油温度得出各因素对最大再启动压力增加值的影响。最后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Kendall、Spearman两种相关系数的计算,得出各因素影响程度排序。  相似文献   

5.
文中研究受采空沉陷区地表移动影响下埋地管道的变形特征,建立煤矿区采动沉陷油气管道的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对管线方向与工作面推进方向不同夹角开采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了管道的力学行为及变形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夹角为90°工况下管道受地下煤层开采的影响最小,为采空区管道的设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管道结构振动,提高其疲劳寿命,针对某型飞机某段故障燃油管路,建立了基础激励下的燃油管道的管道-卡箍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利用Newmark-β法直接在时域进行了管道系统振动仿真,提出了3种卡箍优化方案,并用仿真分析的方法验证了其对于降低管道结构振动的有效性。最后进行了优化方案的试验验证,试验和仿真结果在3种优化方法的评价方面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均表明了优化后的管道振动明显降低,疲劳寿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内压作用下管道裂纹应力场分布规律,以含有表面裂纹的X80管道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形状、不同方向、不同内压、不同尺寸的含裂纹管道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裂纹尖端处应力远大于裂纹中心应力。裂纹形状对应力影响作用较小,随着裂纹方向与管道轴向夹角增大,裂纹尖端应力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管道内压、裂纹深度、裂纹长度的增大,裂纹尖端处应力随之线性增大。其中,裂纹长度对裂纹尖端应力的影响小于管道内压和裂纹深度。  相似文献   

8.
输油管道仿真是一项综合利用油气储运、流体力学、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工程等多学科知识的前沿技术。该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对实现管道的经济运行、智能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数学模型及模型求解方法,系统阐述了管道仿真技术的基本理论。通过分析仿真技术在管道检漏及顺序输送两方面的应用现状,指出相应的不足之处,并就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牵引机器人牵引维检修装备对新建无流体管道、停输管道、非常规流体管道、分支管道、逆流体流向管道等传统依靠介质推动的机器人无法完成管道作业的特殊工况进行检测。文中设计了一种适应上述特殊工况的蠕动式电磁驱动管道牵引机器人,并利用ADAMS虚拟样机软件对机器人进行了样机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油气管道牵引机器人能够在管道实现牵引作业并适应特殊工况且具有一定避障功能,为油气管道特殊工况下的维检修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由于X80钢管道经过检测后会残留剩磁,导致出现电弧磁偏吹,影响焊接质量,因而需要对管道进行退磁.文中采用永磁铁退磁方法,依托Maxwell仿真软件对X80钢管道样板进行静态磁化和动态退磁仿真研究,分析了 X80钢的磁化和退磁现象,获取了 X80钢的磁化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永磁铁可以实现对X80钢管道样板的动态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