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3年11月5日,代表日本客车最高制造水平与中国航空技术实力的日野RU2PSS超高床客车在沈飞日野汽车公司的新生产基地下线。春兰集团和上海锦江集团成为这款高档客车的首批用户,上海锦江集团表示将再订购20辆沈飞日野客车。欧洲客车品牌通过合资、技术引进将客车制造技术和用车  相似文献   

2.
陈杰 《汽车与配件》2009,(17):58-58
广汽日野汽车有限公司是2007年成立的合资企业。它是通过重组广州羊城汽车有限公司和沈阳沈飞日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各出资50%成立的合资公司。该合资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两个基地”方式进行筹备和运营。即在南方,重组了广汽羊城的轻卡项目并且在从化异地建厂,主要生产重型卡车及轻型卡车;在北方,重组了沈阳沈飞日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客车。  相似文献   

3.
1982年、1986年、1999年沈飞汽车制造公司与富士重工(日)、日野车体(日)、日野自动车公司(日)引进2种中型旅游客车车身制造技术,生产中高档客车及客车专用底盘.  相似文献   

4.
1982年、1986年、1999年沈飞汽车制造公司与富士重工(日)、日野车体(日)、日野自动车公司(日)引进2种中型旅游客车车身制造技术,生产中高档客车及客车专用底盘。1986年,北方车辆制造厂与尼奥普兰公司(德)合作,使用尼奥普兰技术、工艺许可证生产北方牌高档豪华旅游客车。1988年,  相似文献   

5.
日野重型车     
日野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日野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创立于1910年,在日本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之一,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自创立以来,以“质量第一”的精神,不断向市场提供最新技术的商用车。迄今为止,以不断挑战的精神进行的各种尝试已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一直将技术放在首要位置是世界对日野的评价,也是日野在大中型商业车生产数量、质量方面始终处于高水平的原因。日野就是这样不断反复地进行技术革新而使以世界最新技术制成的车辆受到各国用户的青睐。在日本,日野连续5年在大型柴油车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由此也可看出日野的车辆深受各方欢迎。在日本各大商用车辆制造厂中,日野的出口数量始终处于第一,大型商用车累计出口数量达到60万辆。目前,日野产品主要出口到7个区域,其比例为:北美洲8.3%,中美洲和南美洲9.8%,大洋洲8.1%,中东和近东3.4%,欧洲6.0%,非洲4.2%,亚洲60.3%。日野的业务信息网遍及全世界,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成绩显著。日野与中国的交流日野与中国开始进行的交流可追述到1956年在北京的日本商品展览会开始,而日本其他汽车制造厂家是在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前后才开始与中国开展交流。因此,日...  相似文献   

6.
珠帘 《运输车辆》2010,(3):17-17
2010年1月25日,广汽日野(沈阳)汽车有限公司向广州广汽交通运输服务有限公司首批亚运会用车交车仪式在广州广汽商贸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隆重举行。广汽日野(沈阳)总经理中根健人向广汽交通总经理赵勉交付了象征此批15辆客车的金钥匙,拉开了双方共同服务广州客运市场、共同服务亚运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将于明年在我国天津举行。日前,世乒赛组委会有关人员来到沈阳沈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指定沈飞牌SFQ6981A型豪华旅游客车为世乒赛用车。  相似文献   

8.
代表目前国产客车先进水平的第二届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了帷幕。四川丰田、西安沃尔沃、沈飞日野、北方尼奥普兰等20多家客车制造厂和来自德、日、瑞典等20个国家的客车零件制造商冒着淅淅沥沥的春雨会聚上海滩,以展现最新产品的形式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尽管,此次参展的国内客车厂家并不是很多,不过从其展出的产品中我们还是不难看出国产客车的发展趋势,技术更先进,产品更豪华高档。显然在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国产客车也正在悄悄地寻找与世界同步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2,(14):19-21
2002年3月26日~28日,世界客车博览会亚洲展览会在上海浦东国际展览中心如期召开。金龙旅行车、中通、西安西沃、上海申沃、北方华德尼奥普兰、金华尼奥普兰、广州五十铃、天津伊利萨尔、东风日产柴、合肥现代、宇通、四川丰田、沈飞日野、长沙中汽梅花、江苏中威、江苏友谊等国内著名整车企业研制开发的近40款新车在本次展览会上亮相。另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帕卡濑精有限总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由日本帕卡濑精株式会社、蝶理株式会社与沈阳浩博实业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沈阳第一家中日合资企业。作为日本磷化行业龙头企业的子公司,十几年来沈阳帕卡在充分借助日本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与改进,使本公司广大用户受益于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为中国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