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针对用户反馈某系列工程自卸车使用过程中,钢板弹簧总成出现承载能力不足、偏软、在工况复杂的情况下会出现断裂,造成工程自卸车性能不稳定,工程自卸车后悬架系统中的钢板弹簧总成的质量问题多、留下非常大的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针对此问题专门门组织人员进行实际调研以及详细分析研究,根据以上情况进行专项的设计工作,通过重新开发设计平衡悬架钢板弹簧总成,产品通过批量装配验证以及市场进行大批量验证,此方案根本性的解决钢板弹簧总成承载力弱、偏软、断裂、安全性低、可靠性低的一种综合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以质量最轻为目标函数,通过计算机优化,在改进、提高客车舒适性的前提下,选取合适的变截面钢板弹簧尺寸参数,使悬挂系统总成质量降低约24%。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汽车钢板弹簧涂装质量,解决由于特殊产品结构引起的早期锈蚀问题,通过试验从钢板弹簧氧化层处理、涂装工艺和涂装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氧化层的去除以及降低钢板弹簧表面粗糙度是影响钢板弹簧涂装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单片电泳+总成面漆、单片粉末+总成面漆、单片喷漆+总成面漆这3种涂装工艺适用于钢板弹簧涂装,可以满足钢板弹簧涂层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红岩汽车弹簧厂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化龙桥。始建于1937年,具有40余年生产钢板弹簧的历史。是国内专业化生产汽车钢板弹簧最早的一座专业化工厂。全厂占地面积近5万平方米。现有职工59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7人。拥有生产设备158台套,具有年产汽车悬挂钢板弹簧万吨和重型矿用自卸车油气悬挂500只总成的生产能力。生产80多种不同车型,180多种不同规格的汽车钢板弹簧产品,年产值1500多万元,是机械工业部直属重点企业。该厂以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为目标,以为用户提供质量优良的汽车钢板弹簧产品为宗旨。产品畅销国内27个省、市,并出口南亚等地区。深受用户好评,享有“红钢板”的信誉。该厂自1978年被命名为“四川省大庆式企业”以来,年年荣获“重庆市先进单位”称号。该厂近年来由于加强了技术管理,提高了工艺水平,进一步健全了规章制度;针对技术  相似文献   

5.
应用CAE技术进行钢板弹簧精确设计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谷安涛 《汽车工程》2002,24(1):73-75,24
本文应用CAE技术对钢板弹簧进行精确设计,可以精确计算在不同的单片自由曲率和形状条件下,组装后各片预应力响应和各叶片间的接触状态、接触压力以及钢板弹簧总成在大变形工作时应力响应、叶片间接触状态及接触压力和刚度。从而实现钢板弹簧精确设计。  相似文献   

6.
单面双槽钢板弹簧用在汽车悬挂上,比一般平扁钢制的弹簧要优越得多. 钢板开槽后,打破了原来的应力分布对称状态.使拉应力减小、压应力增大.不仅改善了结构强度,提高了承载能力,而且还延长了疲劳寿命.单片对比约35%;总成达15~20万公里. 文中还详细介绍了这种钢板弹簧的设计方法、制造工艺、道路试验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通常的汽车悬挂用的钢板弹簧是由曲率不同的若干片组成的,越短的片曲率越大。夹紧后各片曲率均与初始曲率不同(图1)。汽车悬挂高度,由夹紧后的总成弧高与静挠度所决定。  相似文献   

8.
我厂多年来在汽车钢板弹簧的生产实践中,对我国自行设计的北京BJ212车前钢板弹簧总成、BJ130车后总成、南京NJ131车后总成与黄河JN150车前、后总成等所用的弹簧扁钢规格品种似乎认为过于复杂。上述每个总成所选的扁钢规格都有2~3种,特别是黄河JN150车前、后总成所用扁钢竟达六  相似文献   

9.
1结构特点及邻国原因东风EQ140型汽车的前、后钢板弹簧系单面双凹槽型断面结构,片与片间用中心螺栓定位。钢板弹簧断裂部位多出现在前钢板的卷耳根部及钢板盖板的边缘处。其原因是钢板在卷耳成型和热处理时,有残留的内应力;在装配时因钢板铺套配合不当(过紧),以及在汽车行驶中受到较大的冲击载荷或扭转应力所致。钢板弹簧总成由主簧11片(见图)和副钢板弹簧9片(不包括副钢板弹簧的垫板)组成。其前端采用组合式结构,用小U形螺栓将主钢板弹簧的第一、二、三斤固定在专门的吊耳上,并用前端的固定螺检定位和传力,因此大大改善了主…  相似文献   

10.
书讯     
麦年丰 《摩托车》1994,(2):31-31
一些小型摩托车前轮采用摇臂式(又叫杠杆式)悬挂方法。当左右两个减震器总成的弹力和液力能保持平衡时,不论车子静止或是在崎岖路面行驶,负载轻重,前轮均不会倾侧。但若车子使用过久,或保养不善,前轮悬挂臂上的三个连接孔(见图1),部分或全部松动,或减震弹簧力、液力发生变化时,车轮即会受到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