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5kg/km钢轨12号单开道岔的研究设计(固定型辙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75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设计原则、结构特点和铺设情况。  相似文献   

2.
着重叙述大秦线铺设75 kg/m 钢轨跨区间无缝线路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PD2 75kg/m轨现场焊接和焊后热处理的设备和工艺,这项研究成果解决了我国重轨超长无缝线路推广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能满足现场实际需要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流运营特征的分析,以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为例,提出了高 线轨道结构的基本要求及相适应的型式;采用60kg/m钢轨、无缝线路、新型WJ-2型扣件,轨睛基础采用支承块式承轨台结构。  相似文献   

5.
张志方 《中国铁路》2014,(3):12-15,20
论述国内外重载铁路总体现状和国内外重载铁路轨道结构现状及发展,以及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概况。从有砟轨道、无砟轨道和重载道岔方面阐述和分析30 t轴重重载铁路轨道结构技术创新,提出我国30 t轴重重载铁路轨道结构技术发展思考。根据对30 t轴重重载铁路轨道结构体系的技术创新实践,提出加强对科研成果的总结和凝练,通过优化形成完善的30 t轴重重载铁路轨道结构技术标准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60kg/m轨12号可动心轨道岔设计的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悦斌 《铁道建筑》1993,(11):20-21
就60kg/m钢轨12号可动心轨道岔的原设计提出两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我国铁路轨道结构设备的现况,指出现有设备对我国铁路重载,高速发展方向的不适应性,同时概述了我国重载,高速轨道结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赵旭峰 《中国铁路》2014,(11):67-69
发展重载铁路已成为国内外铁路运输的趋势,世界各地重载铁路轨道系统都相应地进行优化以适应各自的运输特点,近期我国重载铁路相比于既有大秦铁路等线路再次进行系统性的研发和试验。在总结国内外重载铁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运营实践,对新型轨道结构、钢轨和道岔等重载轨道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重载铁路轨道结构需要关注的问题和新技术,为我国重载铁路的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工程实践经验表明,无砟轨道结构具有稳定性好、平顺性高、轨道状态保持能力强、维修工作量少等优点,不仅是高速铁路发展的主要结构形式,也是重载铁路长大隧道内较为适宜的轨道结构.结合目前国内新建重载煤运通道建设工程,在总结国外重载铁路及国内客货混运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重载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的选型原则,并对国内外典型无砟轨道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初步提出了重载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方案,为我国重载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结构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重载铁路轨道技术发展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重载铁路因其运量多、轴重大,大大加剧了轨道结构的伤损,给轨道结构提出了严格要求。本文从国内外重载铁路运输发展入手,在深入总结、分析国内外重载铁路轨道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国内重载铁路轨道技术发展方向的建议,以期对国内重载铁路轨道技术研究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论:重载铁路是一个系统工程,研究过程中应遵循轨道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研究并重、理论研究与试验研究并重、新型轨道部件研制与新型养修设备研制并重的原则;高度重视结构理论研究;积极推进新型轨道结构研发及新型轨道部件研制;加强重载铁路轨道检测与养护维修技术研究;加快研制多品种、专业化的大型养路机械。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了60kg/m钢轨12号可动心轨道岔在沪宁线试铺的测试结果和上道使用情况,在肯定可动心轨道岔在使用中的优越性的基础上,也指出了其在设计和制造工艺上的不足,并就此提出了改进措施,最后还就道岔的管理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北京铁路局的实践,详细论述了发展重载运输是当前加速提高我国铁路运能的主要途径。同时,发展重载运输也必然会给轨道结构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阐明了重载运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轨道结构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础,只有强化轨道结构才能使重载运输得以顺利发展。本文还对发展重载线路的几个突出环节做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进口钢轨的切割和钻孔处理上海铁路局工程总公司第四工程公司王传碧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进口钢轨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就上海铁路局而言,标准断面50kg/m和60kg/m的进口钢轨累计数量已超过700km,国别已达八个国家九种钢种,其中...  相似文献   

14.
陈照明  刘耀 《铁道建筑》1997,(9):10-13,35
道岔预铺移设法中使用气袋技术,在我国尚属首次。该技术可明显缩短施工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文章以换铺60kg/m钢轨12号混凝土枕可动心轨道岔为例,介绍使用气袋时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李青 《郑铁科技通讯》1995,(3):24-30,33
通过对钢轨断面磨耗测量的误差分析,根据《43-75kg/m钢轨供货技术要求》,分析了新轨的制造偏差,并对现场运用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证了测量钢轨断面磨耗的最佳定位基准应力钢轨非工作侧的轨头侧面和轨轭定位,理论计算和仪器测量证明了该定位基准最合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50kg/m钢轨与60kg/m钢轨性能、技术经济效益的比较与分析,对不同条件下轻轨交通钢轨类型的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尹成斐 《铁道建筑》2012,(9):135-137
重载铁路运输是国内外货物运输的方向,重载铁路由于大轴重、高密度组合列车的开行,对轨道结构的冲击力及破坏作用较大。根据国内外有关轨道力学、轮轨关系、重载轨道的研究成果,对重载铁路轨道结构的竖向、横向、纵向受力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且根据朔黄铁路现场测试数据,就万吨列车与普通列车对轨道结构的受力影响进行了对比。对轨道结构各组成部件的相互作用力和重载运输对轨道结构破坏作用进行了重点论述,结合朔黄重载铁路工务设备养护维修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轨道结构各组成部分在加强与养护维修方面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钢轨质量现状与高速铁路钢轨的技术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货物列车牵引定数的提高(3000t,4000t,5000t),重载列车的开行对数的增加,速度的提高,对钢轨的强度要求越来越高。在繁忙干线,80kg/mm2级、90kg/mm2级(U74、U71Mn)的钢轨已不能满足运输要求。1关于钢轨强度及轧制质量1-1接触疲劳伤损严重1-1-1磨耗与塑性变形问题突出。在曲线上钢轨侧磨问题突出,在石太线R=300~400m的曲线上,最短的7~8个月就磨耗到限,在津浦线R=500~600m的曲线上,1年半左右钢轨就要调边使用,这远低于线路的大修周期。在直线段上…  相似文献   

19.
重载铁路的建设与发展代表着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重载运输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涉及路基、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轨道、机车车辆等设备,及运输管理或安全监控等诸多方面。本文仅从“车辆一轨道一基础系统”匹配与耐久性方面入手,介绍一些重载对轨道工程和路基基础工程的影响因素,和目前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道岔转辙器部分的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平 《铁道学报》2000,22(1):79-82
提出了求解道岔转辙器部分轮载的分布规律及结构不平顺的力学模型与计算方法。并对60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的转辙器部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轮载在过渡范围内的变化规律及该处轨道竖向结构不平顺,探讨了轨底坡及滑床台支承刚度对轮载分布及结构不平顺的影响。动测试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