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千米级混合梁斜拉桥结构设计,以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为依托,通过结构计算与试验模拟,从钢-混凝土结合段位置的选择、索距、桥塔、主梁、主梁钢-混凝土结合段等方面对该桥结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结合段设置在中跨侧距桥塔中心12.5 m处,结合段位置主梁的变形和内力均较小;中跨标准梁段宜采用15 m索距,边跨宜采用7.5 m索距;该桥桥面以上塔高为180.5 m;索塔锚固形式采用钢锚箱方案,并设置弧形预应力筋减少和控制主桥索塔锚固区外壁裂缝;主梁采用PK断面,可充分发挥全截面的性能;采用优化的混凝土后设承压板的钢-混凝土结合段型式,应力和刚度过渡较为平顺。  相似文献   

2.
龙潭果树公园3号人行景观桥采用70 m双塔单跨地锚式悬索桥形式,主缆垂跨比为1/9,主梁为钢-混凝土板叠合梁,结构形式新颖美观。介绍该桥的桥型构思、方案设计,供类似人行景观悬索桥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钦州市子材大桥是中心城区跨越钦江的一座特大型桥梁,主桥桥型方案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跨径布置为65m+158m+65m,主梁全宽35.5m,首先简要介绍了该桥的结构特点,通过初步计算,同时参考国内外类似桥梁实例,对矢跨比、主梁形式、主塔造型、缆吊与锚固体系等关键参数进行比选和研究,选择合理的结果以实现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4.
钢混接合段是大跨度混合型桥梁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其受力特征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本文以平胜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全桥整体受力分析提供的边界条件,用ANSYS软件对混合型悬索桥主梁钢混凝土接合段主要部分的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桥钢混凝土接合段的钢构件应力均未超过材料的屈服应力,混凝土应力也未超过其抗压强度;该接合段的设计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广东伶仃洋跨海大桥非通航孔桥桥型采用80 m、50 m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制,安装先简支后连续的设计、施工方案,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介绍,指出简支转连续梁桥在规模宏大的非通航孔桥桥型方案比选中的可行性与优越性.特别是80 m跨等截面简支转连续箱梁桥的设计与施工在国内尚属首创,许多问题应进一步加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抗震设计中钢混结合点合理位置选取的问题,以主跨730m的重庆万州长江三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主桥计算模型,引入边跨混凝土主梁长度与边跨跨度之比η变量,计算4种方案(η分别为1.01、0.96、0.79、0.75)下结构的地震响应,研究不同η对全桥结构及结合段的地震响应变化规律,对地震作用下钢混结合点的位置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改变钢混结合点的位置,边跨混凝土占比η减小时,塔根的地震内力响应减小、主梁跨中位移增大;钢混结合点的位置靠近桥塔和辅助墩时,钢混结合段的受力增大而变形减小;建议边跨混凝土占比η取0.94~0.96时为钢混结合点最优位置。  相似文献   

7.
以主跨716 m混合梁斜拉桥为例,对结构体系、钢混结合段位置、边跨压重设计、索塔基础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针对全飘浮、半飘浮两种结构体系,从主梁受力、主梁刚度、施工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大桥采用全飘浮体系,既可避免大悬臂横梁设置影响美观、受力不合理等问题,又能方便钢箱梁吊装,故最终确定采用全飘浮体系.对于钢混结合段位于边跨和中跨位置的选择,从成桥状态、运营状态、支反力、施工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证,考虑结合段位于中跨侧会导致主梁恒载弯矩分布不理想,同时造成边跨过重且高支架施工风险较高,最终选择边跨侧距桥塔35 m位置.针对边跨压重设计,对铁砂混凝土压重和厚板混凝土设计两种方案进行比选,考虑厚板混凝土设计结构受力满足要求,而且无须压重固定措施,简化施工工序.  相似文献   

8.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828 m的双塔双索面非对称混合梁斜拉桥,除北边跨主梁采用混凝土箱梁结构外,其余主梁均采用钢箱梁结构。钢-混结合段长11.2 m、全宽39.0 m,布置在Z3号墩向跨中方向3 m的位置处;采用承压传力结构形式,通过剪力钉与现浇混凝土连接,并设置纵向预应力钢束。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先利用800 t浮吊将结合段钢梁吊装至钢管滑移支架,并利用滑移系统将其滑移至起吊位置;然后利用2台300 t变幅式桥面吊机、采用双悬臂法对称吊装钢梁,钢梁吊装到位后进行纵向、轴线及标高调整;钢梁精确定位后进行临时锚接及钢梁环口精确匹配,利用支撑锁定支架进行钢梁临时锁定;钢梁锁定后绑扎钢-混结合段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浇筑箱梁混凝土,完成钢-混结合段施工。  相似文献   

9.
结构参数对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动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结构参数对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动力特性的影响,以某跨径为2×125 m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例进行分析。采用ANSYS建立该桥模型,计算桥梁前6阶自振频率及相应振型,计算结果表明:该桥型的振动既有单独的面内和单独的面外振动,也有面内和面外的振动耦合。分析主拱圈含钢率、风撑截面积及布置形式、拱肋面内初始挠度、桥面宽度、矢跨比等结构参数对该桥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增加主拱圈含钢率、合理设置风撑和适当降低矢跨比能有效提高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结构刚度;拱肋面内初始挠度对结构动力性能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桥面过宽会降低结构刚度,需要适当加强结构的横向联系。  相似文献   

10.
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云龙互通主线桥第21联为跨越甬台温高速铁路桥梁。桥梁为56.45m+115.3m+44.5m=216.25m三跨一联变截面钢-混凝土叠合梁桥,为国内第一跨度同类型钢-混叠合连续梁桥。从桥型特点、结构设计、耐久性设计及施工方案等4个方面介绍设计要点及创新理念,为同类型桥梁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26m的双塔双索面半飘浮体系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采用分离式双箱PK断面形式,中跨为钢箱梁,边跨为PC箱梁,钢-混凝土结合段设于中跨距桥塔中心12.5m处。为使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平稳过渡,钢-混凝土结合段采用PBL剪力连接器的多格室传力构造。索塔锚固采用在塔柱内置钢锚箱的构造,为控制锚固区混凝土裂缝开展,在锚固侧混凝土塔壁内设置12фs15.24预应力束。为增强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进行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及钢结构防腐设计;采用全寿命设计理念,设置桥梁各主要构件检查维护通道,提出构件检查、维护周期及更换标准、工艺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邓家窑大桥为背景,研究小边跨、边跨仅有桥面系压重、依靠系杆力克服拱脚水平推力的三跨中承式系杆拱桥的桥型及结构参数的优化。优化后的桥型按部分推力拱设计,系杆力只平衡大部分恒载引起的水平推力;拱肋采用混凝土和钢箱的混合结构;边拱、刚性纵梁和主拱拱脚段组成一个三角刚架,整体承担系杆力。对拱肋内倾角、矢跨比、拱轴系数、系杆力和基础形式等结构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拱轴系数对拱脚水平推力的影响很小;系杆力是克服拱脚水平推力的最有效方式,通过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比较,最终选定4排桩+15 000 kN系杆力的基础形式与系杆力最优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苏杨公路一号桥上跨包茂高速公路,桥型采用三跨连续的钢混叠合式梁拱组合桥,跨径组合为35m+90m+35m。该桥设计充分考虑施工方式对下穿包茂高速公路的影响及景观因素,主梁采用工厂节段加工、现场焊接的钢梁格,通过剪力钉连接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拱肋为钢箱结构,由上、下肢拱通过刚性竖杆连缀而成,焊接于钢系梁顶面。整幅桥全宽50m,两拱肋中心间距33m,不设风撑,为国内整幅最宽的钢混叠合式梁拱组合桥。就此对该桥的结构设计特点、构造与施工要点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波形钢腹板工字钢-混凝土结合板梁桥关键设计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以3×30 m波形钢腹板结合梁桥通用图为研究对象,建立波形钢腹板工字钢-混凝土结合板梁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翼缘板宽厚比、波形钢腹板高厚比、横隔板间距及钢梁高跨比等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并给出关键设计参数合理取值建议。结果表明:波形钢腹板工字钢梁跨中处受压上翼缘板宽厚比小于23、支点处下翼缘板宽厚比小于19时可满足结构稳定性要求;跨中处波形钢腹板高厚比不宜大于265,支点处腹板厚度由抗剪需求控制;波形钢腹板横向刚度大于平钢板,横隔板间距可放宽至支点处翼缘板宽度的35倍;波形钢腹板工字钢结合板梁桥的钢梁高跨比可取1/28~1/18,经济合理高跨比约为1/25。  相似文献   

15.
矮塔斜拉桥的设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何新平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4):66-68,72
矮塔斜拉桥是介于梁式桥和斜拉桥之间的一种桥型,其适用跨度也介于梁式桥和斜拉桥之间。本文结合离石高架桥主桥的设计情况,浅析PC部分斜拉桥的桥型特点、受力特性及设计要点。山西离石高架桥主桥为双塔单索面三跨连续部分斜拉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主桥孔跨为85 135 85m,采用塔梁固结、塔梁与墩分离,墩顶设支座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6.
广东鹤南大桥受毗邻的广珠铁路桥跨径布置限制,桥型选择较为困难.经过一系列研究,先后提出了下承式拱桥、混凝土刚构桥、混凝土斜拉桥、混合梁刚构桥四种桥型,并从安全、美观、经济、施工、养护几个方面进行比选,认为混合梁刚构桥方案可以作为鹤南大桥的推荐桥型方案.可供桥跨布置限制、小边中跨比的桥型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7.
闫兴非  张涛  汪罗英  彭俊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50-52,M0008,M0009
平申线航道(上海段)整治工程中泖港大桥主桥为一座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与钢箱梁混合而成的桥梁,桥梁的总体跨径布置为65 m+135 m+65 m,其中主跨跨中55 m范围布置了钢箱梁其他部分布置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该桥的主梁在中间桥墩处梁高为7.2 m,高跨比为1/18.75,跨中梁高3.2 m,高跨比1/42.18,混凝土部分箱梁梁底按2次抛物线变化,钢箱梁采用等截面形式。对该桥采用ANSYS软件建立板壳实体模型进行主桥整体分析表明,该桥各个结构部位的受力满足规范要求。该桥的施工方法采用了悬臂对称浇筑混凝土梁段、支架上浇筑边跨混凝土合龙段、施工钢混结合段以及整体吊装钢箱梁节段等。运营情况表明该混合梁结构形式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广州鹤洞大桥主桥桥型为双塔双索面复合斜拉桥,主桥全长648m,主跨360m,采用钢——混凝土叠合粱,一跨过江。简要介绍主桥土建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自锚式悬索桥的概念设计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张元凯  肖汝诚  金成棣 《公路》2002,(11):46-49
浙江省平湖市海盐塘桥,主桥跨径为30m+72m 30m的自锚式悬索桥,上部结构采用混凝土箱梁,主缆锚固在主梁端和主梁跨中,主缆外包钢管混凝土索套,塔梁固结,设计构思独特,为该类桥型中首创,以该桥为工程背景,介绍这类桥梁设计构思,并通过计算分析,说明这类桥梁的受力特性,并对这种独特桥型的发展、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澧水大桥为张家界至花垣高速公路上的一座特大型桥梁,主桥采用单跨简支钢桁架悬索桥,主缆跨径布置为(200+856+190)m.文章对澧水大桥桥型方案、矢跨比、主梁和锚碇结构形式的构思进行说明,并对主要构件的设计细节及结构计算作了详细阐述,为大跨度悬索桥的设计及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