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技术的发展是铁路轨道技术进步的重要环节。本文详细梳理总结了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基于总结成果和现场运营经验,提出了轨枕未来技术发展的建议。结果表明,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现场总体使用情况良好,能够满足运营条件的要求。目前,我国轨枕总体水平较高,但在以下方向仍需深入研究:设计技术方面,需要与制造相结合,并与轨道结构整体设计相结合协同研究;制造技术方面,需要从长模流水机组法的改进优化和短模流水机组法的研发两个方向整体提升,同时不断提高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督控制。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行业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 研究长线台座法生产工艺的目的目前 ,我国生产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均采用机组流水法生产工艺 ,其主要特点是生产量较高。在短缺经济产品供不应求的条件下 ,不失为一种提高生产量 ,增加供给能力的方式。但有其在生产工艺上难以解决的许多弊端 ,主要表现在耗能高 ,生产用工多 ,产品质量指标波动大 ,材料损耗多。为克服以上种种在工艺上难以解决的问题 ,达到降低能耗 ,降低材料损耗 ,降低制造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采用钢模型相对固定 ,预应力钢丝逐根张拉 ,整体锚固 ,整体放张的长线台座法轨枕生产工艺 ,是一种提高轨枕内在质量 ,降低生…  相似文献   

3.
沪汉蓉客运专线采用潘德路快速弹条扣件系统,探讨潘德路快速弹条扣件配套使用的Ⅲ型预应力混凝土枕的设计和生产工艺.分析国外同类轨枕生产工艺特点,以及在国内先张流水机组法长模生产线生产的可行性.设计方案优化后,经过对产品检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产品完全满足潘德路扣件的接口技术要求和客运专线建设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机组流水法生产预应力混凝土枕的特点,在工厂生产预应力混凝土枕过程中,采用科学的工艺流程,配备相应的工艺装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同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针对制造过程相应的要点进行控制,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5.
陆季平 《铁道建筑》1997,(12):29-31
装有滚轮的新型轨枕钢模型,适用于长线台座法生产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与传统的长组合模型比较,新型模型具有保证质量,减少材料消耗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长线台座法轨枕生产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长线台座法生产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工艺特点,阐述保证产品质量的模板构造、张拉应力控制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作为铁路轨道中重要的部件,目前总体使用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不同类型的伤损,其中以纵裂伤损最为突出。本文分析确定了预应力轨枕纵裂伤损的主要特征,归纳了铁路线路中出现的6种纵裂伤损类型,调研和总结了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纵裂伤损的研究现状及预防措施。结果表明,纵裂伤损的两大主要原因是轨枕结构受力不合理和材料性能劣化,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是轨枕的预应力过大和混凝土材料的碱骨料反应。此外,轨枕使用的环境条件、后期线路状态、列车疲劳动荷载对轨枕纵裂伤损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建议轨枕设计时,应在保证承载强度的前提下合理设计轨枕预应力,并配置一定的箍筋;在轨枕生产过程中,应确保原材料的性能以及生产工艺都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周兆春 《铁道建筑》2005,(12):60-62
文章介绍了混凝土轨枕流水机组生产线蒸养温度自动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和研制概况,讨论了养护坑温度分布均匀性问题和枕心温度与养生环境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了高性能混凝土轨枕合理的蒸养工艺。  相似文献   

9.
根据高速铁路线路运行平顺度要求,设计并制作了用于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先张流水机组法生产线可控、能自动流转的单体钢模。该生产线由动力电源与机械、计算机控制与电器、电液伺服工作系统和监测检验系统4套主要功能设备组成完整体系。阐述了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先张流水机组法制造关键技术,并对轨道板模型系统,预应力张拉/放张控制系统,混凝土的输送、浇筑与振捣系统,蒸汽养护系统4个环节进行了技术创新。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先张流水机组法生产线以混凝土灌注工序效率为控制指标,合理布置生产工位实现连续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杨启武  邢明照  高翔  廖靖云 《铁道勘察》2022,(3):128-132,137
"流水机组-传送法"是有挡肩套轨轨枕的主要生产方式,其模具是影响轨枕预制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优化套轨轨枕设计和施工生产,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放张阶段有挡肩四线套轨和三线套轨进行模拟(改变布置方式和轨槽板角度).研究表明,有挡肩四线套轨轨枕生产时,应将挡肩顶部距轨枕端部较大的一端布置在张拉端,轨枕挡肩角度取120°;改变有...  相似文献   

11.
《铁道技术监督》2008,36(7):F0004-F0004
浙江龙游沃鑫铁路器材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西部沪昆铁路边,是一家专业生产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及配套设施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于2005年注册成立 ,注册资金1150万元,占地面积50000m^2,建筑面积12000m^2,总投资约为4000万元人民币,一期有主跨20m×120m、副跨10m×120m的标准厂房一幢,建有国内先进的96m长线台座法轨枕生产线五条,年生产轨枕50万根。公司拥有一批具有专业轨枕生产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2.
铁路混凝土轨枕质量是确保铁路运营安全的重要环节。以安哥拉铁路工程1067mm轨距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预制为例,结合现场生产中的试验结果,对轨枕预制中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轨枕钢丝(筋)切断工艺方案的比较顾鸿达目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应用广泛,产量猛增各制造厂的混凝土轨枕钢丝(筋)切断工艺大多采用无齿锯切割,其优点:速度高,每件仅3~5s,成本低廉,刀具消耗量少。其缺点:耗费功率高(40~55kW)噪音污染大(100...  相似文献   

14.
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Ⅲ型轨枕徐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Ⅲ型轨枕的长期试验,研究了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Ⅲ型轨枕的收缩、徐变性能及其规律,探讨了温度、湿度、加载龄期等因素对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Ⅲ型轨枕徐变的影响,以及收缩徐变对轨枕中预应力损失和轨枕使用期间开裂荷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Ⅲ型轨枕的长期性能良好,满足Ⅲ型轨枕技术条件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轨枕预应力张拉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PID调节液压施力系统的混凝土轨枕预应力张拉自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6.
YⅡ型预应力混凝土枕,采用三种优质预应力钢丝配筋,拓宽了I型轨枕的用筋范围。结构承载能力比S—2型枕有适度加强,静载检验合格率高,生产中具有操作安全、简单、劳动强度低、产品质量好等优点,可逐步代替S—2型枕。  相似文献   

17.
异型玻璃钢轨枕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既有A型混凝土不能满足车辆运行品质轨边监测系统(TPDS)测试平台的A型专用轨枕的使用要求。本文从原材料、生产工艺和轨枕结构三个方面介绍了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制作的一种新型玻璃钢轨枕,该玻璃钢轨枕具有强度高、绝缘性好、生产简单等优点,轨枕的尺寸精度易于保证,强度符合Ⅲ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强度要求。经过2年的现场铺设使用,该玻璃钢轨枕状态良好,完全符合测试平台的使用要求。该新型玻璃钢轨枕的研制成功,可为有类似特殊要求的异型轨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及钢模的发展过程,简述了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钢模的构造形式,详细叙述了钢模的设计过程及刚度、强度验算。  相似文献   

19.
复合锚固技术在混凝土轨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分离式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复合锚固混凝土轨枕和普通混凝土轨枕中的纵向主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粘结滑移进行了分析,揭示出这两种轨枕的钢筋滑移规律以及纵向主筋应力沿轨枕长度分布的不同,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复合锚固结构在抑制钢筋滑移,缩短预应力筋锚固长度方面有显著作用,增强了轨枕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欧洲标准是国际铁路市场采用的主要铁路设计标准之一,掌握欧洲标准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是实施海外铁路项目的必要条件。本文以1 676 mm宽轨距埋入式无砟轨枕为例,研究基于欧洲标准的无砟轨枕设计方法,推导轨枕荷载弯矩、混凝土预应力损失的计算过程,分析轨枕结构承载能力及静载、动载和疲劳试验荷载计算方法,通过设计案例再现采用欧洲标准指导宽轨距无砟轨枕设计方法。研究结论:(1)欧洲标准就枕上垂直动压力考虑因素较多,以扣件弹性衰减系数、速度系数、纵向荷载分配系数和支承缺陷引起的纵向荷载分配影响系数在计算公式中体现;(2)轨枕混凝土预应力损失包括锚具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放张前预应力钢筋松弛损失、钢筋放张时混凝土弹性变形产生的损失和时变损失,时变损失的计算方法反映了环境条件、轨枕尺寸、混凝土品类和加载龄期对时变损失的影响;(3)轨枕混凝土承载能力检算应考虑施工荷载引起的枕中截面正弯矩和轨下截面负弯矩;(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海外铁路轨道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