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用户对汽车车灯冷凝起雾方面的期望越来越高,这使得起雾问题在汽车车灯的设计和开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汽车车灯中的冷凝起雾是一个具有科学挑战性的课题,它受到物理原理的限制。传统的灯具气流系统既能将水分带进来,又能将水分带出去。因此,它的作用只是在外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机会去消除已产生的雾气,而并不能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避免结雾和消雾。本文提出一个不同于传统气流法的新方案,它将有机会解决灯具在全天候条件下的起雾问题。这个想法得到基本物理原理的支持,文中给出了一些概念样本和实验结果,最后对这个方案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对汽车灯具内部起雾的原理、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从整车厂的角度,梳理汽车灯具雾气问题在产品开发阶段的关注内容,提出应对措施,为解决车灯雾气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汽车灯具使用过程中由于冷热温差导致灯具内部起雾,从而会对灯具外观以及行车安全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对灯具起雾原因进行多方面分析,并对目前市场上改善该问题的主要措施进行介绍,提出设计初期的注意事项,通过合理的试验验证方法,找到最优设计方案,有效减少雾气形成,加速雾气消散,从而降低市场客户抱怨率。  相似文献   

4.
汽车前照灯配光镜内表面起雾问题是一个影响汽车照明和外观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车灯行业的共性技术难题。为解决汽车前照灯配光镜内表面起雾而被客户误认为是进水的问题,本文通过水雾与水汽的形成机理,从前照灯温度场、气体流动场、材料特性等角度探讨前照灯雾气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研汽车行业的前照灯进水、起雾现状,以某车型为例,从人、机、料、法、环6个维度,从根本上分析前照灯进水起雾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优化对策,成功降低该车型的进水起雾故障率。  相似文献   

6.
LED作为第4代照明产品凭借节能环保的优势逐渐应用于汽车照明领域,然而,随之而来发现LED汽车灯具起雾现象普遍存在,既影响了车灯的照明效果又影响车灯的使用寿命,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出行安全。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湿度传感器、加热片和纳米涂层的双重防雾设计装置,尽可能地减少灯内的水分,保证车灯使用寿命。该装置结构明显提高LED汽车灯具的防雾能力,促进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7.
汽车前照灯起雾一直以来是行业里的难题,尤其在中国市场,用户对于起雾现象接受程度不高,极容易被客户理解成车灯进水,导致引发售后抱怨及售后索赔。当使用环境较为苛刻、车灯起雾面积过大的话也会一定程度引起光分布的改变,使得远近光有效亮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性。本文从原理角度分析了汽车前照灯的起雾机理,并且通过对试验测量的整灯内的温度分布及在温湿度试验箱做的各车型车灯起雾状态分析,提出整体优化框架及四种可行措施、并进行了对比试验,为各大主机厂提供了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8.
刘然  武华堂  张萌  谭功伟  陈萍 《汽车电器》2023,(4):58-60+63
随着汽车灯具标准整合工作的推进,国标中将首次允许道路投射功能的存在。本文重点讨论汽车灯具整合标准中关于光信号投射功能和驾驶员辅助投射功能的相关规定,希望为灯具厂和整车厂在灯具投射功能的研发和法规的解读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阐述前照灯起雾的原因及分析,从改善防水透气孔结构、灯具面罩内表面增加防雾涂料、灯内使用干燥剂和改善装配环境四个方面提出改进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永 《汽车维修》2002,(4):49-49
汽车上安装的各种灯具,是供汽车在自然光光照不足的情况下照明道路、汽车仪表、汽车方位等使用的.按要求安装和正确运用汽车的各种灯具,对于正常行车和安全驾驶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