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为了研究处于“单板受力”状态桥梁的承载能力,采用已使用10 a的旧桥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试验数据,对既有空心板桥的承载力状况进行了评定.分别基于荷载横向分布和单板受力模式进行抗力-荷载效应分析,以确定既有桥梁的承载力.结果表明,“单板受力”削弱了上部结构的整体作用,降低了桥梁的整体承载力,使得上部主要承重构件处于非常不利的受力状态,降低了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用现有承载力评定方法对处于“单板受力”状态的桥梁进行承载力评定,为既有不利状态的空心板桥的承载力评估提供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高速公路中小跨径桥梁出现单板受力病害情况的原因,并针对破坏的原因和在河北省青银高速公路施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为桥梁单板受力的预防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宋尧  李国平 《上海公路》2012,(3):40-45,13
铰缝破坏是装配式空心板桥的一种常见病害。为了得到车辆荷载下铰缝破坏程度对荷载横向传递的影响趋势以及每块空心板的最不利受力情况,对一座典型的预应力装配式空心板桥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折减铰缝弹性模量的方法来模拟铰缝的破坏程度;采用影响线加载的方法获得最不利的车辆加载工况,并以主板跨中截面梁底的正应力为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铰缝弹性模量折减到千分之一时,正应力变化不大(铰缝两侧主板错位不大);而当铰缝弹性模量继续减小时,正应力迅速增大(铰缝两侧主板错位迅速增大)。主板最不利的受力状况为单板受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各条路线交通量的日益增加,超载车辆也急剧增加,随之造成路面与桥梁病害加快,诸多桥梁短时间内出现“单板受力”病害。通过对“单板受力”现象的表面特征、产生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单板受力病害给桥梁正常运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给桥梁上部结构正常结构受力造成严重破坏,直接导致上部结构横向分布不利变化和预制板梁的内力集中,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使桥梁承载能力明显下降和预制板梁产生结构性破坏。文章就单板受力出现的规律、原因及处理措施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和总结,希望对处理单板受力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单板受力桥梁常规处理方法的利弊分析,针对单板受力桥梁具体情况,提出采用多种方法处理单板受力桥梁的建议.在半幅施工半幅通车下处理单板受力桥梁,采纳建议将会大幅度减少投资,加快进度,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7.
针对空心板梁桥铰缝破坏导致桥梁出现单板受力的现象,运用MIDAS/FEA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铰缝开裂对桥梁跨中截面荷载横向分布的影响,并通过数据回归分析得到加载板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随铰缝开裂长度的变化,采用等效面积法得到桥梁出现单板受力时铰缝开裂长度临界值,为空心板梁桥日常养护检查中定量判定单板受力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重载条件下小跨径简支板桥的横向铰接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禄生 《公路》2007,(10):14-16
通过对高速公路小跨径简支板桥的重车加载实验,发现铰缝设计、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厚度和桥面钢筋网等因素,决定了小桥涵上部梁板的横向铰接能力。在重载车辆的反复作用下,传统的小几何尺寸接缝将会出现铰接能力衰减,甚至丧失铰接能力,导致车轮直接作用的梁板出现挠度过大,单板受力的不利状况,影响整个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通行。因此,应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小跨径板桥的铰缝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单板受力"是目前中小跨径桥梁的主要病害,分别对空心板相关指标以及结构理论承载能力等进行计算和理论分析,并通过原板未加固荷载试验和采用粘贴碳纤维补强加固对比荷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粘贴碳纤维加固补强与原结构共同受力性能良好,显著提高结构极限承载能力和开裂荷载。结合有限元思想结构进行内力分析,论证了目前中小跨径桥梁,基于"单板受力"采用这种加固方法加固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白丽红  吴承霞 《公路》2012,(6):47-49
新旧桥上部连接、下部不连接的形式拼接的加宽预应力空心板桥,在运营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单板受力的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和现场试验,对-实际加宽桥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新旧板交接区域横向分布系数相差较大,在对旧桥边板最不利车辆荷载作用下,紧挨新桥的旧桥边板与周围板的位移差较大,进而形成了错动;同时连接铺装底部横向拉应力较大,加剧了铺装的破坏,使得旧桥边板与周围板的横向连接减弱,易于形成单板受力.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景区桥梁运营的安全性,对浙江省1座人行索桥进行病害检测及评估工作.通过桥梁病害检测、线形测量、静动载试验和有限元建模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及评估该桥的运营状况.检测结果表明:该桥主要受力构件基本完好,部分构件与附属结构存在缺陷及轻微损伤,可修补完善;桥面线形平顺,试验过程中未出现扭转变形等异常现象;锚体稳定,地锚混凝土及周围岩体在加载过程中未出现裂缝.该桥虽存在轻微病害,但整体状况良好,能满足使用要求.建议在主桥两侧各加1道防风缆,以减小桥面的侧向倾斜,并增加行人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12.
对运营20余年的江界河大桥外观病害进行全面检测,获得该桥的技术状况等级。使用桥梁博士软件对该桥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其静动载试验的各种最不利工况及加载载位,并根据其现场静动载试验,得出其各加载工况下的相应挠度、应变等参数。基于病害检测结果对桥梁承载能力进行评定,并对该桥的病害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体外预应力技术在空心板桥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穗平 《公路》2007,(6):45-47
针对简支空心板桥常见的病害,如横向联系不足、单板受力造成空心板挠度增大、桥面振感强烈等问题,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为同类桥梁加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单板受力现象已经成为营运高速公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梁的一种普遍性病害,结合惠河高速公路桥梁的营运养护管理工作,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单板受力所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提出空心板梁桥单板受力的预防和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空心板梁具有制造施工方便,经济性良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我国中小型桥梁建设中。但在使用过程中,空心板铰缝损坏、发生单板受力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处治单板受力的关键是恢复桥梁的横向整体性。结合工程实际,给出了横向粘贴型钢的加固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汽车购置及使用也飞速增长,导致车流量的快速加大以及超载车辆急剧增加,致使很多高速公路部分桥涵出现了单板受力病害迹象。文章通过对单板受力现象的表面特征及产生原因分析,提出了处治方法及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主跨为114 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病害情况,分析产生病害的原因主要是边中跨比设置不合理,通过裂缝灌胶、增加体外预应力束、粘贴钢板等传统的加固方式,都无法解决桥梁的不合理受力状况,通过在边跨增设桥塔,利用斜拉加固法降低桥梁的边中跨比,彻底解决了受力的不合理状况,确保了桥梁的承载力,跨中挠度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前治理因桥梁单板受力导致桥梁承载能力下降的方法有粘贴碳纤维布、粘贴钢板、增大截面、体外预应力等加固方法。以石太高速公路K316+505主线小桥为例介绍新型体外预应力法加固桥梁的一些体会,该方法解决了石太高速公路长期以来在不能中断交通的紧急情况下保证桥梁安全的加固方法,供同行治理桥梁病害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桥梁单板受力成因分析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史建方 《公路》2004,(10):71-73
单板受力是近年来高等级公路在超载车辆作用下产生的新发病害,本文对单板受力表现特点、形成原因、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对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病害、实际工作状况、局部受力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损坏是引起桥面铺装纵向开裂、板底横裂、板间错台及单板受力的主因;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计算只传递剪力的假定,与实际受力状态不相符,采用弹性支承连续梁法进行计算分析更符合实际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