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京九线桥涵设计中比选优化方案的经验,总结出平原地区设计中优化桥涵方案降低桥涵造价的措施,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程相茹 《铁道勘察》2009,35(6):100-102
分析了铁路桥涵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强调在桥涵设计中要加强基础资料与现场实际情况的符合性,重视桥涵与地下管线干扰问题,加强既有线施工防护。详细说明复杂结构设计边界条件、桥梁设置在陡坡起伏等复杂地形及滑坡体等不良地质区时,应加强基础设计安全,以及湿陷性黄土地区需加强排水设计等观点,并针对设计安全风险提出了具体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桥涵设计与施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本文论述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桥涵研究、设计、施工方面的问题。根据桩基场和涵洞试验研究,结合青藏公路改建、整治工程实践总结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钢筋混凝土板桥、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T梁、钢筋混凝土箱梁等能适用于该地区。对于位移量要求较严,附加内力要求小的超静定的连续梁不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圆管涵和合金钢波管涵等都适应于多年冻土地区。(2)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桥梁基础可采用灌注桩和插入桩,插入桩具有减少野外作业量、施工简便、施工热干扰小、地温场回冻快等优点;灌注桩具有承载能力高、桩径尺寸灵活等优点。分希设置涵洞基础的学降缝可以有效防止不均匀变形引起的圬工开裂。(3)桥涵工程施工阶段与竣工后一年时间内,破坏的最多,也最严重。因此,施工阶段为防止大气热量与水的潜热介入桥涵地基,采用低温、早强、耐久性混凝土是防止桥涵工程冻害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介绍了平原地区铁路的枢纽进出站线路、桥涵及车站地段,如何进行坡度组合比选优化,做出技术条件好、工程投资省的线路纵断面设计。  相似文献   

5.
刘思文 《科技交流》2004,34(4):21-25
新疆地域辽阔,戈壁漫流地区较多,水文计算结果与实际差异较大,文中结合新疆流域特点,对小流域流量计算进行了探讨,力求流量计算准确,桥涵设计基础资料详实.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包西线神木北至榆林段沙漠铁路的勘察设计,对沙漠地区水文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对影响洪峰流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沙漠地区大中河流和小流域洪峰流量计算公式及有关参数的选用,并在此基础上,对桥涵过水建筑物在沙漠地区如何布置和定位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李彤 《科技交流》2000,30(2):56-62
本介绍了软土地基的桥梁、涵洞在设计中所应注意的方面,从桥涵类型、基础稳定等方面针对软土地区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桥涵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桥墩基础施工的方法、要点,并介绍了冻结法基础施工、拼装式桥墩台施工、高原冻土涵洞施工,对青藏铁路桥涵施工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南方多雨地区修建铁路复线路基出现的一些问题,作者根据自已的经验,分别对路堤,路堑,桥头锥体积坡和顶推桥涵施工提出一些已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软土是一种具有工程不利特征的土类。软土地区桥梁基础工程设计必须认真考虑其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的问题,要在全面掌握软土地区工程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桥涵布设,选择合适基础型式,并且要采取可行措施确保桥台与桥头路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浅论湿陷性黄土地区桥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在黄土地区修筑铁路或进行其它工程建筑,经常会遇到黄土的湿陷性问题,建筑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桥涵,尤其是部分小桥涵,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基底进水,触发了黄土湿陷,从而导致桥涵不均匀沉陷以致结构破坏是屡见不鲜的。因此,必须查清建筑地区黄土是否具有湿陷性及湿陷性的强弱,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2 概述21 湿陷性黄土的分布我国黄土分布面积约64万km2,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山东、内蒙及东北等地区,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的陕、甘、青及山西、河南等地,这些地区黄土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地…  相似文献   

12.
铁路立交桥涵施工重点为桥涵预制和铁路架空顶进,桥涵顶进是立交桥施工质量控制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桥涵顶进施工采用多种方法,如:一次顶入法、对顶法、解体顶进法、开槽顶入法等,常用施工方法为一次顶入法。顶进施工常见质景通病为后背变形过大终止顶进、滑板下沉断裂、桥涵扎头开裂、线路横移影响行车等,本篇结合工程施工实例,详细阐述了桥涵顶进施工的技术要点,针对常见质量事故,提出了预防及处理的技术措施,实践证明本篇文章所提出的桥涵顶进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切实可行,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徐宿淮盐铁路桥涵勘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徐宿淮盐铁路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区,连接徐州、宿迁、淮安、盐城四市。沿线地形地貌以黄淮冲积平原、滨海平原区为主。介绍了在徐宿淮盐铁路桥涵勘察阶段及可研设计阶段的注意事项,并根据审查意见优化桥涵布设,可为以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万更新 《科技交流》2003,33(2):26-28
本通过对西大滩漫流区漫流成因与发展及青藏铁路、青藏公路运营情况的分析,阐述了漫流区内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对铁路桥涵工程的影响及桥涵的布设原则,对本段线路桥涵的设计、运营、养护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重点分析了青藏铁路特殊的自然,地理,气象,水特征,总结了桥涵流量的计算方法,为设置合理的桥涵孔径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桥涵设备养护维修周期的评估确定,落实检查养护标准,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在桥涵养护维修中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鄂尔多斯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本地区铁路桥涵水文勘测情况,研究分析本地区小流域水文特征,进行水文参数验证,经过对比一院法和地方法的水文计算结果,确定一院法为本地区铁路桥涵小流域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同时针对本地区主要为流域面积小于2 km2的内陆闭流水系的水文特征,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数据拟合,得出改进型的一院法概化计算公式,为本地区铁路桥涵水文勘测提供便捷算法。  相似文献   

18.
王永东 《科技交流》2002,32(4):69-76
本文结合外业实践,浅析数字测图及其对桥涵外业的影响,谈学习应用数字成图技术的体会及其在桥涵外业应用中的基本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盐湖区桥涵设计建造的主要技术难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我国的盐湖分布广泛,随着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越来越多的铁路需要穿越盐湖地区。根据察尔汗盐湖区的工程环境特点,分析盐湖地区桥涵修建的主要技术难题,研究提出盐湖地区桥涵的主要设置原则、综合防腐措施及施工方法。研究结论:在总结西宁至格尔木铁路相关设计、研究及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对盐湖区桥涵设计建造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对策措施:选择受力明确、施工简便、耐久性好的桥涵结构形式及基础类型,进行恰当的构造处理,采用耐久混凝土,设置合理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合理运用环氧涂层钢筋、钢筋阻锈剂、纤维混凝土、硅烷浸渍、防腐涂层、渗透性模板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附加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拉日线、兰渝线为例,通过总结山区铁路桥涵设计工作中的经验、体会,对山区铁路桥涵设计的一些规律、特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山区修建铁路要综合考虑当地地形、地质、环境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以保证桥涵布设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