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宝马来了、奔驰来了、凯迪拉克也来了……中国豪华车市场上该来的都来了,仿佛一夜之间,豪华车市场汇集了8大品牌展开争夺,称今年是“国产豪华车元年”一点不为过。在奥迪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后,未来谁将成为豪华车市场的赢家,“德系车”、“日系车”还是“美系车”?“B(奔驰)B(宝马)C(凯迪拉克)”的市场格局是否会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在丰田汽车深陷“召回门”之际,被丰田汽车前任社长张富士夫会称为“可怕对手”的韩国现代起亚汽车集团(以下简称现代)事实上已经成了日系车强有力挑战者。现代起亚和其它日本车企相比,车型定位类似,国内本土市场狭小,都要依靠国际市场来实现扩张,  相似文献   

3.
汽车作为现代工业的杰出产物,已经历经长达百年的飞速发展,在变幻无常的全球市场上,德系车、美系车、日系车都以其鲜明的产品特色占据着不小的市场份额。尽管各自都从不缺乏拥护者,但近年来日系车以其实惠的价格在美国市场步步为营倒是事实,一场经济的波动更是令美国汽车三巨头的日子有些难过。不过这些都抹煞不掉美国车骨子里对于激情和动感的追求,正如品红酒首推“法国酿造”一样,一辆印刻着“美国制造”的SUV永远能给你最纯正的驾驭感受。  相似文献   

4.
《汽车驾驶员》2009,(9):119-119
大家印象中无论从制造质量还是车辆性能来说,韩系车口碑都不如德系车和日系车。然而新车市场上的表现韩系车一点也不差,不但车型多,热销车型也多。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其新车价格和竞争对手比都低不少,相对而言性价比就更高。二手车呢?口碑同样不如德系车和日系车,然而近期在二手车市场和专家还有经纪公司的人聊天,问到最近买什么车合适,回答竟然都是伊兰特、赛拉图。  相似文献   

5.
隋一 《汽车导购》2005,(6):72-73
从20世纪末开始,眼看着“韩流”从娱乐圈刮到汽车界,还刮得一发不可收拾。比日系车更朴实,比德系车更经济,韩系车早已摆脱了先前人们的偏见,成为市场上阵阵旋风中的领跑者。不去抢占欧美系车占据的高品质.高价位的高端市场,而是脚踏实地站稳更贴近大众的中端市场,韩系车没有理由不受人尊重,不让人喜欢。在2005上海车展上,本刊有幸对Cerato的设计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肖费潜力普遍看好,世界各大汽车生长厂商纷纷抢摊中国汽车市场,德系车、美系车、日系车、法系车各种车系充斥着整个市场。各个国家的车型,具备不同的个性特点,也吸引着不同的中国消费者。从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形势出发,消费者最喜爱哪国车系呢?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公司与新浪汽车频道联合推出了“您最爱哪种车系”的热点调查,共收回26424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5258份。  相似文献   

7.
阳光与花冠     
黎晓 《汽车与安全》2004,(12):14-16
在中等家轿市场,花冠的出现让国内的日系小型车阵营越发地壮大.它同先期上市的阳光一起,让三,四十岁且有一定经济基础.钟情日本车的人们多了一个选择。日系产品以“油耗低”的优良口碑在市场上有着根深蒂固的优势,阳光,花冠同是传承日系车经济、实用、精致的风格.不仅在造型设计上注重家用车的简约,大方的形象,还不失时宜地将这个级别不多见的豪华气质溶入其中,  相似文献   

8.
11月22日-25日的广州车展,日系车的本田和丰田,俨然是两大主角,双方都亮出了最强的阵容,要在力争成为“东方底特律”的广州秀一秀。广本除了新雅阁和两厢飞度之外,还展出了新一代智能型机器人“奥斯曼”,意在表现自己智能化操控的水平一流,东本携CRV远赴广州,  相似文献   

9.
“大黄蜂!书信看!大黄蜂!”这是我在上海街头试驾Camaro 时窗外经常响起的声音。的确,Camaro在中国的街头太耀眼了,而“大黄蜂”这个名字也太响亮了。中国的公路被德系车和日系车占领了太多年,以至于我们的自主品牌车都在走着德系车和日系车的路线。今天,我们终于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了纯粹的美国车。它是那么张扬,那么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0.
SAM 《汽车杂志》2007,(10):220-221
环顾国内汽车市场,国外品牌的车型越来越多,人们对新品牌的认可程度也逐渐提升。传统的进口车和合资车已经有了派别之分,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韩系车等早已分门别类地得到消费者们的广泛认可。而随着上汽荣威和南汽名爵的面世,一股新的风潍——英国风已经悄然升起,或许随着更多英国车型的出现,消费者有了新的选择;或许又将在众多品种中增加英系车的派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国内市场上重性能、重操控、重设备、重派头的车都已经好多,重情趣的车也不少。每辆法国车都很浪漫,但法国车的超前始终不太适合国内市场。结合法日风格的日产将两者进行了中和,有灵气又不过于另类。还保留了日系车的精致和舒适。  相似文献   

12.
雅坤  冯欣 《世界汽车》2009,(11):94-97
习武之人都知道,在与对手较量时,单独的一招一式往往很难将对手击倒,一套组合拳则能发挥攻其不备的奇效,从而使己方占据明显优势。上海通用在争夺中高级汽车市场份额时,就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继推出新君威之后又为我们带来了更豪华的新君越,增强了自身在与德系车和日系车争夺B级车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汽车实用技术》2005,(11):93-98
随着德系车代表帕萨特日趋衰败,君威,蒙迪欧等美系车又后劲不足,国内中高档轿车市场渐被日韩品牌所占据,号称“中高级车的标杆”的雅阁在2005年上半年取得市场佳绩的同时,天籁,锐志、NF御翔等日韩车系的新选手也规划着各自的市场蓝图,最终,我们将视线投向目前中高档车市场中竞争激烈、价格区间基本相同,不分伯仲的四款主流车型:NF御翔2.4L、广州本田新雅阎2.4L、锐志2.5L,天籁2.3L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4.
2012年的寒冬对于日系汽车企业来说本该是一个难熬的冬天,中日领土矛盾的激化导致爱国热情集中爆发,这对8月以来的日系车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由于日系车在日本本土市场和美国市场的优异表现,营业收入和盈利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同时截至11月份日系车在华市场销量有所恢复,所以这个冬天对于日系汽车企业来说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寒冷.  相似文献   

15.
AMT  赵迪 《车时代》2007,(7):112-115
在国内的改装市场上,玩儿车的群众比比皆是,多以日系和德系的车型为主。而中华的改装却少得可怜,尤其是由4S店出车出资进行的改装个案,也算是改装圈子里的“稀罕物”了。  相似文献   

16.
云上日内瓦     
《车迷》2020,(5):8-13
日内瓦车展的“云上媒体日”几乎成了德国品牌的专场,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等五大德国品牌都推出了重磅新车,展示了“德系战车”在汽车界的绝对地位。除了保时捷,各家车企在电气化的发展上加快了脚步,众多重磅车型也将不久后落地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中产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豪华车市场的消费群体也在快速增长。处于30-50万元价格区间的入门级豪华车,成为各大豪车品牌的销量主力。与动辄百万的高档豪车相比,豪车的入门款以富有亲和力的价格和毫不打折的品质备受消费者关注。以宝马3系、奥迪A4、奔驰C-Class为代表的德系入门级豪华车,以及以雷克萨斯IS系列和凯迪拉克新CTS为代表的日系、美系入门级豪车,是这一细分市场的主力车型。本期我们选取这5款代表车型,为您作一对比。  相似文献   

18.
日系车传统的4S店模式,使品牌配件很难在独立售后市场流通。而“中联”的出现从相当程度上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价格也远比4S店维修站便宜。这是“中联”业绩连年升高的主要因素。六年来,“中联”正是认准这一需求在拓展市场,并逐渐被市场所认可和接受。  相似文献   

19.
金山 《车时代》2007,(12):42-45
自从宝马成为了国产车,它的销售势头就始终强盛不衰,定位于豪华商务轿车的5系更是车市中的热点产品,于是宝马公司为中国市场特别推出了加长轴距离的BMW5系轿车。当新款BMW5系长轴距版推出后,老款车将会停产,消费者们自此便可体会到这匹“新马”所带来的商务、休闲乐趣。  相似文献   

20.
戴丽 《时代汽车》2012,(10):58-59
自主品牌为了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也都各自出奇出新,上海汽车2011年就推出了“宅捷修”的服务。老生常谈 钓鱼岛事件争执的愈演愈烈,抵制日货,尤其日系车的呼声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自主品牌汽车趁此机会抢滩国内汽车市场也成为一个有利的机会,这个时候自主品牌是否能够取得民心成为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