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2,(44):26-27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事故是最常见的最主要的事故。车辆碰撞事故有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和车辆翻滚。其中乘员伤亡率最大的是正面碰撞,其次是侧面碰撞。到1996年9月为止,美国机动车辆死亡人数为30840人,正面碰撞占62%,侧面碰撞占25%,在同期伤害人数284.4万人中。侧面碰撞占28%。  相似文献   

2.
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1995年死亡人数统计,轿车车祸死亡人数为30840人,其中正面碰撞(包括正前方、偏前方、斜正前方、斜前方)占62%;侧面碰撞(包括正侧面、斜侧面)占25%:尾部相撞占5%;翻车占4%;其它4%。我国1994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统计,正面碰撞占30%;侧面碰撞占21.9%;尾部相撞占9.8%;翻车占8.4%;同向、相向、刮擦占8.2%;其它21.7%。由此可见,在研究汽车碰撞事故中,对正面和侧面碰撞均应加以足够重视。 安全气囊是一种汽车乘员辅助被动式安全保护系统,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大约3000多人死于交通事故。而在我国。随着道路交通的迅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多。交通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也在大幅上升。因此,汽车碰撞安全性已成为汽车设计和修理时的主要课题。汽车碰撞通常分为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后面碰撞,还有滚翻和撞行人等情况。在交通事故中,发生不同形式碰撞的比例和人员死亡是不同的。如图1所示。正面、偏侧面碰撞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在汽车正面碰撞事故中,腿部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之一,有关研究数据表明70%腿部受伤发生在正面碰撞的事故中。在正面碰撞事故中,尽管腿部受伤很少直接危急生命,但是却可能导致长期的瘫痪和损伤,给受伤人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因此腿部指标也是C—NCAP评价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4.2.2保护车身侧面碰撞的结构设计有统计称,汽车碰撞事故中的死亡人数,侧面碰撞约占1/3,因此,侧面碰撞与正面碰撞同样受到重视,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中国于2006-07-01开始执行侧面碰撞法规。为了满足侧面碰撞时保护乘员的要求,目前采用的方案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1 概述。摩托车是我国主要的机动交通工具之一。1998年我国摩托车保有量就达到了2千万辆,年生产量突破了1千万辆,我国已成为摩托车大国。由于摩托车的车辆特性,在交通事故中乘员的死亡率较高,1998年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明,驾驶摩托车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11986人,占15.35%,严重受伤人数42696人,占19.16%。提高摩托车安全性的研究课题已经引起国际上的重视,欧洲、美国,尤其是日本,在摩托车碰撞安全性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为了使我国的摩托车业能健康发展,必须开展摩托车碰撞安全性研究工作,开发摩托车碰撞安全性防护装置,切实改善摩托车的碰撞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拥有全世界约2.5%的汽车.然而引发的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却占了全球的15%.已成为交通事故多发国家。据公安部网站消息,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万起.造成7.3万人死亡,30.5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0.1亿元。按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驾驶员违法占70~80%.机动车机械故障原因小于5%,道路及相关设施占1%.行人违法占15%。可见.驾驶员和行人违法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30年来,尽管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人口众多并且以混合交通为主导致了人车碰撞交通事故中极高的行人伤亡率。2007年,因碰撞事故导致62706人死亡.占死亡总数的76.8%。所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预防汽车和行人碰撞事故的发生仍然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2005年我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伤,触目惊心的数字再次提醒我们汽车安全的重要性。在目前我国各类交通事故中,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然而,我国的碰撞法规依然落后于国外汽车工业发达国家,2005年的陆风“碰撞门事件”再一次暴露了中国汽车在安全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侧面碰撞事故是最危险的交通事故类型之一。据统计,德国每年约700人因侧面碰撞事故死亡,约占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由采埃孚开发的全新预碰撞安全系统采用外置侧面安全气囊,能在车辆撞击前数毫秒内启动。该气囊产品的工作原理是新增一个防撞缓冲区,将侧面碰撞的冲击力最多减轻40%,从而能够有效保护乘员安全。采埃孚将安全气囊连接到传感器系统,并开发全新算法提前预知碰  相似文献   

10.
韩镭 《汽车与配件》2011,(10):16-17
随着道路交通监督管理加强、道路改善、驾驶员驾照考试日趋严格等多项措施以及汽车安全技术逐步提高,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在2002年达到最高值(109381人),从2001~2003年连续3年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  相似文献   

11.
2002年特别是2004年以后.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均迅速下降,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下降近8500人,平均每年下降率9.47%。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受伤。与2007年相比.事故减少62005起.同比下降19%:死亡人数减少8165人,同比下降10%:受伤人数减少75523人,同比下降20%。虽然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2.
头盔是骑乘摩托车时保护头部、缓解冲撞受伤很重要的保护工具,不戴或不能正确佩戴头盔骑乘摩托车是很危险的。2001年,日本曾对其国内的交通事故进行过一次调查,其中摩托车死亡人数占总交通事故的17.9%,受伤人数占总交通事故的15.5%。从死者受伤部位看,头部受伤的占48.9%,脸部受伤的占1.0%,颈部受伤的占8.2%,和汽车事故比所占比例相当高。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部消息:2005年在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20.9%的情况下,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3项指标均出现下降趋势。2005年,我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与2004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67635起,下降13.1%;死亡人数减少8339人,下降7.8%;受伤人数减少10953人,下降2.3%;直接财产损失减少5.1亿元,下降21.2%。万车死亡率为7.6,比2004年减少2.3。其中,事故死亡人数是在2003年和2004年连续2年减少5000余人基础上,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减少了8339人。这也是自2001年以来我国道路交通死亡…  相似文献   

14.
周宏湖 《轿车情报》2007,(2):111-115
在交通碰撞事故中,受到最大伤害的是人,而行人又始终是高危的弱势群体之一,车辆对这些交通事故中的弱者造成了极大的杀伤。据统计,在欧盟诸国,行人丧命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占所有交通死亡人数的20%。在日本,每年死于车轮下的行人占交通死亡人数的30%。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55起,造成852人死亡、877人受伤.与上年相比上升幅度较大,事故起数上升34.7%,死亡人数上升32.1%,受伤人数上升54.7%.  相似文献   

16.
每年在美国侧面碰撞事故使9000人以上的汽车乘员遭受头部伤害而导致死亡,成为车辆交通事故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称,每年超过1万人由于车辆碰撞被弹射出车外而致死,在车辆倾翻从侧面车门玻璃处被抛弹出去死亡率占1/3以上。  相似文献   

17.
据公安部公布数据,2007年我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人民币。与2006年相比,事故次数减少51572起.下降13.6%;死亡人数减少7806人,下降87%:受伤人数减少50697人,下降11.8%;直接财产损失减少3亿元人民币,下降195%。其中,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为5.1,同比减少1.1。美国万车死亡率为1.9左右。  相似文献   

18.
汽车结构的被动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动安全性是指发生事故时,汽车保护乘员安全的能力。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碰撞事故各异,即很难找出完全一样的两起交通事故。但从对大量汽车事故的统计分析来看,汽车发生碰撞的类型基本分为三种: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追尾碰撞。据统计,正面碰撞  相似文献   

19.
据相关部门统计,2008年11月份.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2,087起.造成7.276人死亡、23.844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0.63亿元。与去年同比.分别下降20.0%.6.5%、20.6%和36.6%。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起.造成29人死亡;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增加1起,死亡人数增加17人。11月份有22个省(区.市)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但有19省个(区、市)雨、雪.雾等恶劣天气交通事故导致死亡人数同比上升。高速  相似文献   

20.
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过程及国内外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盛康 《世界汽车》2001,(11):18-20
汽车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但汽车交通事故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灾难之一,死亡和受伤的损失是相当惊人的.截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战后汽车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相当于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总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公路交通的死亡人数也在逐年上升,如果从万车死亡的人数看,情况则更为严重.2000年我国公路交通死亡人数已高达9万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