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故障现象该车因烧机油进厂维修,更换活塞环、气门、气门油封及正时链条等部件后装复试车,发动机故障灯异常点亮。故障排除用故障检测仪检测,读得故障代码"P0335曲轴位置传感器A电路故障"。根据故障代码提示测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线路,正常;测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电阻,为1 680Ω,且带有磁性,正常。难道是发动机控制单元损  相似文献   

2.
正故障现象一辆累计行驶里程约为45万km的2015款东风凯德斯厢式货车,发动机型号为ISB3.9-125E40A,最大输出功率92 kW,国五排放标准,发动机因烧机油送修理厂大修后出现发动机无法起动的故障现象。故障诊断笔者询问车主得知,该发动机因烧机油进厂大修,维修过程中更换了缸套、活塞及活塞环、气门油封、气缸垫,没有涉及其他零部件的更换,正时装配也没有问题。连接故障检测仪读取发动机控制单元的故障代码,  相似文献   

3.
一辆柳州五菱微型车,累计行驶了1 8.6万km,发动机由于烧机油严重而进行了大修。对该发动机进行了镬缸、磨轴,更换了活塞、活塞环、曲轴轴承、连杆轴承、气门、气门油封、气门摇臂和气门调整螺钉等常规易损零件,按照大修要求装配好发动机,试车发现发动机工作时有气门异响声  相似文献   

4.
正气门油封(Valve stem seal)是油封的一种(如图1),一般由外骨架和氟橡胶共同硫化而成,油封径口部安装有自紧弹簧或钢丝,用于发动机气门导杆的密封(如图2)。气门油封可以防止发动机机油进入燃烧室,造成机油异常消耗。气门油封是发动机气门组的重要零件之一,在高温下与润滑油相接触,因此需要采用耐热性和耐油性优良的材料,一般为氟橡胶制作。气门油封多为一次性产品,拆卸后必须更换新的。发动机气门油封损坏后会使机油沿着气门导杆进入气缸,导致燃烧室加速积碳,尾气冒蓝烟,汽车三元催化装置堵塞,发动机动力降低;机油消耗加速,容易导致汽车在长途行  相似文献   

5.
正故障现象一辆宝马1系F20,车辆底盘号为J134XXX,发动机型号为N13。车辆因涉水熄火,对发动机进行维修(更换曲轴、连杆、活塞环和气门油封等)后,发现传动系统故障灯点亮报警,检测发现系统存有"燃油高压系统压力过低"的故障码。故障诊断与排除接车后,笔者对该车进行如下检测:  相似文献   

6.
在四冲程摩托车上,若机油进入燃烧室或排气道,会出现烧机油冒蓝烟。排除此类故障时,通常是更换质量过硬的气门油封、活塞等,但有时却不能奏效。因为异常冒蓝烟烧机油故障成因有别于一般情况下气门油封、活塞环等磨损失效和气缸磨损过量的故障成因,现浅析如下。一、活塞环失效上窜机油故障车分解件表现为:活塞半边磨  相似文献   

7.
型号为1P52QMI的发动机俗称GY6,系单缸、四冲程、强制风冷式,在目前坐式摩托车中应用较为广泛。经过段时间的使用,该机型故障较多集中在排气冒蓝烟上。分析故障时,人们往往从活塞环磨损、活塞与气缸间隙超大、气缸变形、气门导管油封渗漏等方面去查找,但更换活塞、环及气缸等零件后收效甚微,甚至反复拆卸发动机也未能找到故障根源。笔者经过实际排查故障发现,由于发动机为卧式结构,气缸盖与曲轴箱基本处于平行状态,无法在曲轴箱上设置通气装置。为有效防止曲轴箱内机油压力的上升,特意在气缸盖罩内设计了阻隔机油用的迷宫结构,并由一专用软管与空气滤清器进气管相通,使飞溅的机油被迷宫结构阻隔,只有微量的机油被吸入气缸重新燃烧。基于这种情况,设计者特意  相似文献   

8.
一辆丰田佳美轿车,客户反映其排气管大量冒蓝烟,且动力性下降。 排气管冒蓝烟,主要是由于发动机烧机油引起的。导致发动机烧机油的原因主要有:活塞环磨损严重或卡死在环槽内;活塞环弹力不足或气环装反,机油窜入燃烧室;配缸间隙过大:活塞环开口重叠;气门导管磨损严重,气门油封损坏,气门密封不良;曲轴箱强制通风阀(PCV)损坏。  相似文献   

9.
当发动机气缸、活塞和活塞环配合间隙不当、磨损失常,或因气门导管与气门杆间隙过大,气门油封失效,即会引起发动机烧机油。发动机烧机油,不仅浪费了油料,增加了车辆的费用,而且还会使发动机运转不稳,缸内积炭增加,发动机过热,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活塞、活塞环与气缸的磨损,使发动机技术性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发动机烧机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预防并及时治理发动机出现的烧机油故障。  相似文献   

10.
故障现象:一辆东风EQ1146GZ4型汽车配装EQB210-10型发动机.该车装完货物后启动,正行驶时发动机突然熄火,再也不能启动. 故障检查:检查发动机,油底壳内不缺机油,膨胀水箱不缺水,起动机能正常转动;油路畅通,输油泵工作正常,无气阻现象;检查供油正时,拆开气门室盖以后,发现有5~6根气门顶杆(推杆)严重弯曲,气门正时错乱.把前端正时齿轮室盖拆开时,发现凸轮轴断裂,断裂部位正好位于凸轮轴安装齿轮根部.  相似文献   

11.
故障现象部分装有PVC阀的大众车,当发动机暖车20 min左右,就开始发出类似振鸣、口哨的声音。在发动机室内随处都能听见,但在发动机下部靠后部位听起来尤为明显。抽出机油尺或打开机油加油口盖时该噪声会消失。故障诊断与排除当上述噪声出现时,没有机械振动的感觉。顺着异响声的来源查找,可以确定是曲轴后油封引起的。由于随着发动机温度升高,曲轴后油封刚度下降,不  相似文献   

12.
正(六)曲轴箱通风系统(如图31所示)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气体会通过活塞环和气门油封漏入曲轴箱内。这些气体(俗称"窜气")会降低发动机油的质量。在窜气中悬浮的发动机油微粒可在被导入进气歧管前使用离心器进行分离,从而可降低发动机油消耗。曲轴箱通风系统可将这些气体从曲轴箱内排除,并在将其带入进气歧管后再回到汽缸重新燃烧。该封闭式系统可防止扫除的气体  相似文献   

13.
在车辆维修保养中,如发现因气门密封不严引起发动机气缸压力降低时,通常采取研磨气门的办法加以解决。但只研磨气门有时会引起发动机窜机油的故障现象,特别是气缸磨损圆度较大时,这一故障现象更为明显。所以在解决气门密封不严气缸内压力下降的问题时,要综合考虑,采取适当办法。发动机审机油与真空度有直接关系。如果不考虑发动机的气缸、活塞、活塞环、气缸盖和气门油封等密封条件如何,只提高气门的密封性,会使发动机在进气冲程时所产生的真空度得到提高,当气缸磨损国度较大时,从而曲轴箱的机油会被吸入燃烧室,这一现象就是窜机…  相似文献   

14.
<正>1概述通常发动机烧机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气缸磨损严重;活塞环对口、装反或弹性下降;气门油封老化或损坏,气门导管与气门杆的配合间隙过大,气门导管松动;活塞与气缸壁间隙过大;机油油面过高;曲轴箱强制通风阀损坏和废气涡轮增压器油封损坏或回油管堵塞等。然而上述这些烧机油的原因,一般是指在用车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其发动机的配合副,如活塞与气缸、气门导管与气门杆等因磨损配合间  相似文献   

15.
黄礼勇 《汽车维修》2013,(10):40-41
有1辆五十铃柴油车,发动机为4JB1型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发动机大修后,动力很足,但每次运转不久排气管就冒蓝黑色烟,烧机油,需回厂返修。本来以为是一起平常的故障,不难解决。该发动机刚完成大修,更换过活塞、气缸套、活塞环、气门、气门油封、增压器等关键零部件;仔细检查了其它的零部件,合格才继续使用;严格按照大修的技术规程进行维修作业,认真研磨气门,对准喷油正时和配气正时。而且,维修的人员都是5年以上工龄,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什么都看似没有问题,可是返修了几次,都没有解决问题,车停在厂里已经一个星期,车主急得团团转,  相似文献   

16.
李保国  微波 《摩托车》2009,(3):I0010-I0014
看到这个题目,许多维修人员可能会有同感,部分摩托车行驶数万千米后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窜机油或机油消耗偏大现象。在分解发动机,更换成套活塞、活塞环及汽缸复装后,行驶仅数千千米,就又发生了窜机油现象,使人感到困惑。为此,本文就拆机维修后窜机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作一探讨,供大家参考。窜机油分“上窜”和“下窜”两种,如图1所示。上窜,是指曲轴箱内的机油通过汽缸与活塞及环的缝隙在进气时吸窜到燃烧室;下窜,是指机油通过气门与气门导管(含导管油封)间的微小间隙下窜至燃烧室,  相似文献   

17.
故障现象:一辆延安SX2190型汽车,使用中感到油门不灵活,收油门后发动机转速下降的很慢,且发动机功率比一往有所增加。故障检查:翻开驾驶室观察,从机油尺、油底壳垫、曲轴前油封、气门室垫等多处向外渗油。启动发动机,检查机油压力,发现机  相似文献   

18.
<正>不拆缸盖更换气门油封气门油封老化或损坏时,排气管冒蓝烟,发动机烧机油。按照传统的维修方法,需要拆下发动机缸盖并顶住气门后,取下气门弹簧、气门锁片等,然后更换气门油封。这种方法虽然可靠,但比较费时,而且拆装中往往会损坏缸垫,污染冷却液,甚至引起点火正时错乱。  相似文献   

19.
汽车发动机正时齿轮磨损后,需要拆换。更换安装前,应检查安装在汽缸体前端面上用来润滑正时齿轮油道的喷油嘴是否堵塞并疏通;检查曲轴正时齿轮与凸轮轴正时齿轮上有无正时记号或记号不清,必要时更换;装配前应在曲轴和凸轮轴轴端涂上机油,然后先将曲轴正时齿轮套装在曲轴前端,垫上铜棒,用手锤敲人凸轮轴轴端。安装后检查两齿轮的记号是否对准,并转动曲轴,检查两齿轮的啮合是否正常;经检查齿轮安装合格后,可按上述相反顺序将发动机前端零件安装齐全。  相似文献   

20.
通常排除发动机冒蓝烟故障时,都需卸下气缸盖组件,检查气门导管油封唇口是否磨损以及气门与气门导管间隙是否过大;其次再分解气缸、活塞及活塞环,检查拉缸和活塞环组件是否失去弹性、活塞环有无装反、二道气环是否对口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