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宋辉 《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Z2):136-139,142
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根据不同地质条件、水压和涌水量等实际情况,可分别采取径向注浆、周边帷幕注浆、全断面帷幕注浆、超前管棚注浆等多种注浆堵水方案。实践证明,针对高压富水裂隙,麦积山隧道斜井施工中采用"多种浆材结合、排水泄压开放式注浆"的思路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是可行的,为后续正洞施工及类似隧道工程突涌水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厦深铁路梁山隧道1#斜井左侧迂回导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全断面注浆方案,对注浆参数、注浆材料、注浆工艺、注浆结束标准进行了详细介绍。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案保证了迂回导坑一次性穿越软弱夹层。  相似文献   

3.
广佛环线城际铁路沙堤隧道盾构下穿通过永丰纺织楼时掌子面突发涌水,并导致隧道上方永丰纺织1#楼沉降变形超限。为确保隧道后续施工及地面房屋安全,及时开展补充勘察及水文测试,查明了隧道涌水原因。在加强地表监测的同时,通过对变形房屋基础采取注浆加固、深层岩石裂隙注浆堵水等处理措施,同时在地表无注浆条件的困难地段,在盾构隧道内采取填舱压浆、保压掘进的措施,有效减少了掌子面前方来水,抑制了房屋的沉降变形,确保了盾构安全通过永丰纺织楼高风险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乌鞘岭隧道8#斜井的施工实际情况,简要介绍了大水量、大坡度、长斜井在Ⅵ、Ⅴ级围岩地质条件下实现快速施工的技术方案要点及施工组织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乌鞘岭隧道8号斜井快速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兆昆  郑春 《现代隧道技术》2004,41(Z3):114-116
文章根据乌鞘岭隧道8#斜井的施工实际情况,简要介绍了辅助坑道在Ⅵ、V级围岩地质条件下实现快速施工的技术方案要点及施工组织技术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南吕梁山隧道2#斜井进口围岩以水平层状泥岩、泥灰岩、灰岩为主,层理和节理裂隙发育,爆破后拱部极易出现平顶、落石、掉块、塌顶等现象,快速掘进、成本控制、安全风险等均难以得到保证。文章通过对开挖方法、超前加固、控制爆破、初期支护、监控量测等思考,提出了单线铁路隧道水平岩层施工中短台阶法开挖、超前小导管注浆、弱控制爆破、拱部中空注浆锚杆支护,以及地质超前预报、加强施工监测等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有轨陡坡斜井有关施工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乌鞘岭隧道13#斜井有轨陡坡斜井施工的实际情况,对有轨陡坡斜井施工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长大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通过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在断层带地下水发育、导水性较好、补给充分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突泥涌水等地质灾害,会严重影响施工安全.文章对青云山隧道F高压富水断层破碎带突涌水的特征及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详细论述了穿越该断层所采用的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全断面超前预注浆、超前大管棚、加强型抗水压衬砌及全包防水等综合工程措施.施工中由于采取了这些工程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隧道施工造成的地下水流失,达到了预期效果,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
雅泸高速公路大相岭隧道2#通风斜井存在距离长、断面大、坡度陡、涌水量大等施工难题,难以完全按照传统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对大相岭隧道2#通风斜井各道施工工序的实践论证,合理地选择了有轨运输配套设备,建立了低压接力泵站与移动泵站相结合的排水系统.采用5 t慢速卷扬机和3×4滑轮组组成的牵引系统牵引大吨位衬砌台车.有效地解决了长距离、大倾角、曲线、富水斜井掌子面的出碴、排水和二次衬砌等问题,加快了隧道施工进度,减少了工程投资,拓展、丰富了斜井施工领域,对促进我国乃至世界斜井施工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隧道浅埋段地表深层注浆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铜锣山隧道廖家沟浅埋段地质条件差、水量大,同时布置有两座竖井、一个人行横洞,防止廖家沟浅埋段洞内涌水和坍塌是该段施工的关键.该浅埋段采用地表注浆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章在介绍地表注浆的施工方法及效果检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施工参数,并围绕地表深孔注浆的操作事项作了重点阐述,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关角隧道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以及地下水补、径、排特征;详细计算了隧道涌水量,根据洞内、洞外、斜井的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防排水措施;并对搞好特长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防排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关角隧道、羊八井隧道内燃牵引机车有害气体浓度冬季监测结果,以及拉日线隧址区现场风速观测,提出了拉日线隧道外自然风速的建议值。通过对隧道热位差产生的隧道内自然风速的计算,以及隧道内风速和污染物浓度一维非恒定流数值模拟,确定了隧道内自然风速的合理取值,计算了活塞风风速及活塞风长度;分析了拉日线3 000~4 070 m长度隧道全年内可实现自然通风的时段。研究表明,长度3 000 m以下的隧道,运营期间可实现自然通风;长度3 000~4 070 m的隧道采用自然通风,可在远期运行图周期内使有害气体达标。  相似文献   

13.
帷幕注浆技术是封堵断层带涌水的有效措施,该方法技术标准高、施工工艺复杂、工期较长、成本较大,如果在实施处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对涌水封堵效果会带来遗留问题,甚至造成二次封堵返工。文章结合向莆铁路青云山特长隧道F9断层带帷幕注浆封堵涌水工程的实践,对其施工工艺作了详细介绍,注浆效果检查浆液充填饱满,单孔渗水量符合设计要求,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赖明  刘丹 《现代隧道技术》2011,48(5):87-89,96
在原始灰色GM(1,1)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等间距里程序列的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并对关角隧道6号斜井的涌水量进行了模拟预测。经检验,预测结果精度较高,对隧道工程涌水量的短期预测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桃树坪隧道富水未成岩粉细砂预加固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富水未成岩粉细砂隧道开挖后围岩极不稳定,呈流塑状,极易出现溜塌现象、造成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甚至大的坍塌,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及成本。为确保施工进度、安全及质量,必须采取预加固措施。文章结合兰渝铁路LYS-7标段桃树坪隧道出口段的施工实践,介绍了隧道出口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地层的高压旋喷注浆预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以武九高速高楼山公路隧道为例,针对以断层破碎带为主控因素的隧道突水治理问题展开数值分析研究。基于FLAC 3D有限差分法及流固耦合分析原理,研究了导水洞排水、注浆堵水和排堵结合等不同治理方式对隧道涌水量及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富水断层隧道发生A、B级别的大量涌水时,建议同时采取导水洞排水、注浆堵水的排堵结合措施,导水洞设置在近断层处,且与隧道相对距离为0.75(D+l),注浆圈厚度控制在7 m以内,注浆圈相对渗透系数比不超过10,既能降低涌水量,又能保证围岩的稳定性;对于C级涌水隧道,可采取注浆措施,注浆厚度不低于3 m,相对渗透系数不低于20;对于D级及以下涌水隧道,采取常规抽排水措施即可。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月21日,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突发大规模突水突泥,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从而引起了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宜万铁路是在建的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线路之一,隧道工程多发育岩溶,具有突发性突水突泥的可能,修建风险大。为了进一步规避施工风险,减少施工过程发生突水突泥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设计中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隧道工程特征,对岩溶隧道进行了风险等级划分,并针对Ⅰ级风险隧道进行突水突泥防灾报警系统设计(系统包括预测预报、注浆堵水、安全逃生三个方面),该设计在国内外尚属首次,设计成果在宜万铁路进行了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跨浅埋隧道极软岩富水界面段施工,传统处理方法多为帷幕注浆固结,但此种工法存在施工周期长、工程造价高等缺点。兰渝铁路咀头隧道在此地质施工时,针对隧道埋深浅的特点,采用地表高压旋喷加固,结合洞内分部开挖、φ89钢管锁脚配合强支护参数等综合措施,达到了快速、安全、经济施工,对类似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宜万铁路别岩槽隧道F3断层在初期支护完成后,由于受地表强降雨影响,突发大规模涌水,使初期支护严重变形。文章主要介绍了F3断层的涌水事故、应急预案,以及通过采取“径向注浆加固-初期支护加强-及时施作二次衬砌”等综合技术措施,有效地治理了F3断层涌水-变形段。  相似文献   

20.
齐岳山隧道进口背斜地段岩溶发育特征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齐岳山隧道全长10 528 m,是在建铁路宜万线第三长隧道,隧道进口采取反坡施工。在进口齐岳山背斜地段施工过程中,先后揭示了6个大型岩溶,充填物有水、淤泥、粘土和块石土等多种,水量、水压不等。根据充填介质和工程及水文地质特征,施工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释放、排泄、注浆等不同措施,使不同类型的岩溶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