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晋江市积极实施公交"一镇一枢纽"建设,至2018年陆续规划建设磁灶、金井、池店、深沪、安海、英林、东石、永和及城北等9个公交枢纽站,总投资约2.51亿元;建设期限为2016年到2020年,主要建设枢纽站、停保场及其他配套设施等。2016年12月底开工的磁灶、金井公交枢纽站,预计将于2018年6月份投入使用。2017年底陆续进场的东石、深沪公交枢纽站,目前东石进入基础  相似文献   

2.
1698年,法国商船"安菲特利特号"首航中国,这是法国商业公司首次来华贸易。法国耶稣会士白晋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不仅促成了这次远航,而且几乎包办了法方与中方最初的交涉事务,还把商船改成御船。白晋的这一系列行为蕴含了明显的传教动机,意在为法国耶稣会这个独立的对华传教组织创造有利条件。结果是,他一方面给儒尔丹中国公司谋取了大量优惠,另一方面又给它在华贸易制造了很多麻烦。对传教士而言,宗教利益永远高于商业利益。  相似文献   

3.
康熙三十六年(1697)郁永河到台湾采硫,记沿途所见等成《裨海纪游》一书.该书有一节“宇内形势”,记述郁永河对渡台海船的火长等航海人员的访谈,并附有手绘“宇内形势图”一帧.该图实为一航海图,航海人员凭经验绘出明清时期东西洋的大部分航线,与《东西洋航海图》 (the SeldenMap)契合,与古代航海文献亦能相照应.该图对古航海图、航海文献及古航海术的研究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最早是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引进欧洲的,该公司在1669年首次从爪哇的万丹(Bantam)购买143磅的中国茶,20年之后直接自广州进口生产于福建的茶叶到利物浦,并经此转口到欧洲各国及其殖民地的美国.1842年五口通商之后,上海取代广州而成为茶输出之最大港,太平天国阻断内地交通时,由于洋行在福建从事“内地收购”的风气极盛,所以1853年以降福州崛起,茶输出量超过上海.台湾茶的出现在世界市场上则是迟至19世纪后半叶.1866年以后,台湾茶开始成为对外贸易之商品,经由厦门而输出美国和澳洲.由于精心制造,故在美国极受欢迎,输出量乃逐年增加,渐渐威胁到厦门附近所生产的茶之销路.台湾茶除了在美国市场打击厦门茶之外,因为两者皆以厦门为出口港,所以厦门市场亦逐渐成为台湾茶的天下.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以福建茶为主的中国茶逐渐从卖方市场的地位转换为买方市场.因此福州也随之凋零,厦门却由于吸收了台湾茶之贸易而不致于萧条.而在厦门市场乃至东南亚市场,福建茶与台湾茶却形成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蜈蚣船原型问题上,虽然学界形成了彼此对立的两种观点——"东南亚船说"和"葡萄牙船说",但两说都采信嘉靖八年(1529)汪鋐《奏陈愚见以弥边患事》疏关于蜈蚣船的记载,认可奏疏记载蜈蚣船尺度,认为正德十六年(1521)的中葡屯门海战,葡萄牙人装备佛郎机铳的蜈蚣船,威力巨大,刺激了明朝仿制活动。蜈蚣船的传入和仿制,被视为中葡文化交流事件。而经过中葡文献对读、船舶技术分析,可以确认:蜈蚣船并未来粤贸易或参与1521年中葡屯门海战,其尺度记载亦不准。汪鋐奏疏对蜈蚣船记载含糊其辞,后世转录亦未加辨正,影响了今天学者对蜈蚣船的认识。相对而言,《南船纪》对蜈蚣船的记载,形式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准确,以之为参照,通过形态比较,确认蜈蚣船原型为东南亚兰卡(lancaran)桨帆船,其经由马六甲华人引入中国。蜈蚣船的传入与仿制,是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文化交流事件。  相似文献   

6.
在新安船上装载的与新安船的交易活动范围有关的商品中,最突出的是陶瓷器、铜钱和紫檀木,紫檀木是从属于热带以及亚热带的东南亚购入的,而当时前往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地区的中国商船主要从泉州港出发.由于泉州湾宋代海船的出土,新安船被认为是在福建地区制造的泉州船舶.新安船是以东南亚和中国以及东北亚作为活动舞台的贸易船,在向最终目的地日本博多航行过程中,经过高丽沿岸时遇难,最终没能返回.新安船装载的1017根紫檀木,是把新安船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中国和日本以外的东南亚和西域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的丝、茶、瓷畅销世界,清商在东亚、南海也极为活跃,但清船却颇为费解地绝迹于马六甲以西。本文分析指出,造船和航海技术、商贸及社会经济条件等关乎航海和贸易的"能力"因素,都会制约清船西进,然并未构成绝对禁限。封建传统的政策和文化等因素则对清人从事航海和贸易活动的"能力"和"意愿"均造成严重制约,因此具有更加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泉州东西塔所用度量单位"丈",表明有必要用新的视角看待郑和宝船所用度量单位"丈"。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明史·郑和传》之郑和宝船与《明史·和兰传》之荷兰船尺度所用度量单位"丈"提出新的解读,即其1 "丈"≈1. 6米。据此换算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为70. 4米、宽"十八丈"为28. 8米。洪保等人下西洋所乘坐的"五千料巨舶",也不是长度超百米的郑和宝船。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作为临近台湾的交流窗口,为闽台经济合作以及文化交流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闽台进出口贸易的现状,根据1995-2015年的经济数据利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分析方法,福建与台湾进出口贸易对福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进出口贸易对福建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扶胥港所在的黄埔深水湾具有一定抗御风浪和飓风的条件,<黄埔港计划>和<黄埔港史>都指出古代扶胥港与民国时期建的黄埔港自然条件基本相同,并以之相互参照研究.所谓"海船不易在此停泊较长时间"的论断违背事实.二、从扶胥镇的商业税收入之多,可断其为重要商业中心.从其多海舶停泊,可断其商业之发达与海外贸易密切相关.章望之<重修南海庙碑>也证明其为外贸港口.宋代官员曾噩已指出海舶完全可以在扶胥镇合法停泊."宋代海船不能在此停泊贸易"之说违背史实.三、<元大德南海志残本>证明当时南海西庙一带商业区虽在西城墙外,仍被当时人称其在西城南隅,廖颐、方信孺的记载实质上指的是同一座神庙."南海西庙迁移"之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