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的病害日益突出,对其病害成因、加固技术的研究已是迫在眉睫。以佳木斯公路大桥为背景,对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以体外预应力的方式进行了加固,详细论述了采取体外预应力加固方式的设计理念。为同类型桥梁结构的加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的体外预应力结构设计计算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将体外预应力桥梁视为由体外索构件和主梁构件构成的组合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计算方法。依据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截面配筋的估算方法对体内外混合配束梁的预应力筋(含体内及体外预应力)用量进行估算,阐述了体外预应力筋索力及偏心距的确定方法,并以白马垄体外预应力大桥为例进行了实桥的预应力筋(含体内及体外预应力)配置与结构验算。  相似文献   

3.
贾国庆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0):266-266,268
随着我国交通经济发展,相应的公路桥梁也越来越多,而作为建设桥梁工程技术之一的体外预应力技术,其作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技术加固结构,已广泛地应用于我国桥梁工程中。现结合相关的实例,简要的介绍了体外预应力技术的概念、研究发展历程,详细论述了体外预应力技术及预应力桥梁和高强度混凝土在我国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作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殊型式,与一般意义上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仍有本质区别。本文就体外预应力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在构造上,受力变形特点及平衡方程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作一概括性介绍。  相似文献   

5.
体外预应力索加固技术作为一种主动加固方式,可有效改善原结构受力,改善原桥下挠,增加应力储备,在对混凝土梁式桥的加固上效果显著,应用也越来越多。但目前针对桥梁的体外预应力索加固技术相关的设计标准、锚固转向装置采用材料及构造形式差异性较大,加固施工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使得很多桥梁的体外预应力索加固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加固效果难以保证。文章通过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对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等多种结构类型的梁式桥进行加固,对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装配式技术的流程、应用进行探索研究,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体外预应力结构的发展史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就是把预应力筋放在梁的主体结构之外.只通过两端的锚固以及梁的中间处的偏心偏向部与梁体相连。在现代结构工程中,体外预应力的运用要早于体内预应力。早在1936年德国工程师Franz Dischinger设计了世界上第座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主跨径为2520+69+2340m。这座桥在1962和1983年两次维修及对预应力筋重新张拉后使用至今。第二座体外预应力桥梁1950年在比利时修建,  相似文献   

7.
体外预应力砼桥梁锚固结构分析及配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锚固结构是体外预应力结构中最关键的结构之一,需对其进行细致详尽的分析计算,以保证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拉压杆模型方法(stmt—and—tie modle)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受到了相当的关注。本论文运用有限元技术结合拉压杆模型方法对锚固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配筋计算。通过分别对锚固结构力流传递形式及应力分布情况的分析,总结了相应锚固结构的受力特点并给出相应的计算方法和拉压杆配筋计算模型,并提出了相关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8.
引言 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与体内有粘结预应力结构相比,其主要具有如下优点:预应力筋布置在构件截面外,便于检查、修补及更换;可提高构件的抗弯甚至抗剪能力;荷载产生的应力沿预应力筋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变化幅度小,对承受疲劳荷载及重载的构件有利等。但是,在外荷载作用下,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可以产生滑动,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不能由单个截面的特性确定,其取决于整个构件的变形。因此,在计算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弯承载力时,应首先确定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与梁体跨中挠度及混凝土压应变的相关性,提出了盖板体外预应力筋加固的结构计算模型.利用结构变形前后的几何关系,导出了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统一表达式,并用室内模型试验证明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分析了影响体外筋应力增量的力筋面积、预应力值、外荷载形式及既有梁配筋率等参数的敏感性,可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体外预应力的技术特点 ,分析了体外预应力结构设计计算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论述了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