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托某隧道的设计及施工,建立小净距隧道的三维计算模型,对小净距隧道IV级围岩段台阶法开挖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其开挖过程中位移场、应力场、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随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先行洞和后行洞相互扰动的现象,量测断面的位移主要产生于隧道开挖至量测断面及通过后;边拱和仰拱所受弯矩大,在拱腰位置出现较大的正负弯矩容易造成初期支护混凝土开裂。  相似文献   

2.
在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山体冲沟较发育,地表层峦叠嶂,隧道往往会遇到浅埋软弱围岩段,施工进度慢,技术要求高。当隧道开挖至浅埋段时,如果提前采取措施不当,则很容易出现掌子面塌落和地表明显沉降现象,严重的威胁了隧道施工安全。以福土龙隧道左幅出口浅埋段为工程研究背景,结合隧道实际工程地质概况,应用监控量测与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对隧道开挖至浅埋段位移变化与掌子面围岩特性进行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指导现场施工采取经济可靠加固预防措施,确保隧道安全通过浅埋段。  相似文献   

3.
针对偏压和浅埋及软弱围岩并穿越断层破碎带的隧道施工中遇到进、出洞困难、较易发生大坍塌、冒顶等问题,根据隧道所处的地质情况及围岩特性,通过采用合理的洞口加固及进、出洞方案、严格超前地质预报、控制超前支护、优化围岩开挖方案、运用"人造拱"施工方法、加强初期支护、谨慎施工断层破碎带,勤于围岩量测等综合施工技术,解决了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坍塌、冒顶等风险,以期为今后同类浅埋、偏压、软岩及穿越断层破碎带的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实际,对黄土公路隧道的综合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主要对黄土隧道边仰坡防护技术、明洞施工技术、Ⅰ类及Ⅱ类围岩开挖和支护技术、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结构防排水施工技术、洞身二次衬砌施工技术、仰拱施工技术以及洞内路面施工技术等进行了介绍,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中,干阳沟作为线路的重难点工程,其湿陷性黄土具有很强的土质代表性。文章以此实际工程为例,重点对交叉段支护与正洞挑顶施工进行了分析探究,解决了其重难点问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京沈客专东伍岭隧道进口出洞工程的分析总结,重点介绍了偏压式隧道的反压处理及洞内出洞的施工控制技术和安全注意事项,工程施工后满足了施工要求,达到了预期效果,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围岩较差的大断面黄土隧道采用挑顶施工极易发生变形或坍塌,存在在施工难度大、风险高等难点,应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控制。基于此,结合刘家塬黄土隧道工程实例,提出导洞斜交进洞后渐变扩挖的施工方法,并对其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旨在为隧道施工创设安全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以陕西省定汉线坪坎至汉中高速公路某浅埋偏压隧道单向掘进出洞工程为例,分析了在处理浅埋偏压和洞口高边坡问题的一种思路,对于同类隧道施工及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着重介绍八仙岩隧道施工小净距、浅埋段、洞口偏压段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取得的实际效果,为日益发展的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纪文武 《中国水运》2009,(3):242-243
以某隧道的软弱围岩段实体建模,应用有限元程序对其施工全过程进行二维弹塑性数值模拟,得到了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等支护构件的受力和围岩位移收敛状况。另外,现场实际量测拱顶下沉和拱腰水平收敛值以及支护受力与计算数据的相互比较表明,两者变化规律吻合较好。说明采用现场动态监控量测与有限元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可为隧道衬砌设计和施工的安全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以白云山车站隧道为依托,采用有限差分数值分析软件,对连拱与大跨度车站隧道过渡段进行了施工力学行为研究,获得了过渡段施工过程中隧道周边位移、塑性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隧道地质复杂多样,在施工中很容易发生涌水、断层、塌方等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造成直接影响。所以,隧道地质灾害进行系统的分析,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有重要的意义。某引水隧洞具有复杂的地质环境,隧址区的不良地质带有岩爆洞段、断层破碎带、涌水洞段、高地应力带等。想要使隧洞修建顺利以及安全运营得以保障,就需要合理的选择施工技术,本文以该引水隧洞工程为例,分析了其岩爆洞段和断层破碎带施工技术,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工程下穿五棵松车站近接施工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工程计划采用暗挖法在五棵松地铁车站下方修筑两条输水隧道。由于输水隧道与地铁车站距离较近,并且穿越地层的围岩等级较差,因此需要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预测下穿隧道施工对五棵松车站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模拟施工过程发现,按原设计的施工方法将会导致地表下沉量和轨道下沉量超限。通过对地表位移和车站顶、底板位移随开挖过程变化规律的分析发现,需要对输水隧道扩大段、注浆通道和下穿隧道周围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才能确保地表和轨道位移不超过规范所规定的限值。并提出为了降低施工过程中,地铁车站两侧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扭矩,需要在车站两侧采用对称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介绍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珠海段第三合同段大尖岭隧道施工技术和工法。施工中顺利地解决了隧道线间距小、洞口段浅埋偏压严重等技术难题,在质量、安全、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湿喷碳素纤维混凝土在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嶂3号隧道是新建太中银铁路全线最大断面黄土隧道,最大断面面积为193.73m^2,洞身穿越地层主要为老黄土,受黄土软弱性、离散性、湿陷性和膨胀性影响,洞周出现较大变形,造成喷射混凝土支护的破坏和失效。结合实际情况,选用碳素纤维作为湿喷混凝土的添加料,研究了配套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现场应用表明,湿喷碳素纤维混凝土能够减少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改善洞内施工环境,有力保证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并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残余强度。此项技术在隧道施工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类似工程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旧屋基隧道为一座山岭暗挖分叉隧道,受洞口地形及桥隧相接的影响,隧道由分离式渐变为小净距、连拱至大跨隧道。论文对连拱隧道段采用独立双洞法修建的隧道结构受力规律及安全性进行了研究,从工期、造价等角度结合现场工程实际予以分析。应用结果表明:(1)连拱隧道段采用独立双洞修筑方案,能够满足结构安全要求;但在Ⅴ级围岩条件下,隧道开挖存在不稳定风险,通过施作对拉锚杆和采取注浆加固措施后,隧道开挖稳定性能得到满足。(2)采用独立双洞法施工连拱隧道段时,应重视超前支护和中夹岩的加固,注意先行洞与后行洞的施工工序关系,并采取控制爆破或机械开挖。(3)在现场实施过程中,隧道变形较小,但中夹岩附近的初支钢架应力较大,施工时应重点关注,加强监测工作及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以山西某浅埋偏压隧道为依托工程,全面总结分析其工程特性,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其初期支护结构的应力、应变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施工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浅埋偏压地形条件下,隧道支护结构受力极不均衡,左右边墙、地表部位发生较大的水平位移,拱顶、基底处产生较大的竖向位移;而最大轴力值和弯矩值均发生在隧道右侧拱脚处,不利于隧道的整体稳定性;通过采取增设临时支撑、地表注浆等工程措施,提高初期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研究成果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田继业 《中国水运》2014,(6):286-287
浅埋偏压是隧道工程建设的关键点之一,控制不当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或坍塌现象,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03省道后山坞隧道跨度大,左线进口段埋深浅、偏压严重,施工中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采取了大管鹏超前支护、合理开挖顺序及方法、爆破过程中减少药量、及时支护等措施控制围岩稳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偏压地形条件下的安全进洞,确保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9.
占保华  郑维  余莉  陈建平 《中国水运》2014,(2):358-359,362
绢云母石英片岩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围岩大变形。为了控制变形,通过分析隧道围岩蠕变特性的位移一时间公式,确定绢云母片岩隧道最佳二衬支护时机,利用现场监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得出隧道拱顶和边墙的位移一时间公式,确定该类围岩隧道的最佳二衬支护时期为20d。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在开挖隧道过程中内外的土体由静止土压力转为主动土压力或被动土压力,应力状态的改变将导致隧道主体位移和变形问题。由于当这些位移量达到一定界限,必然对围护结构产生破坏,直接威胁施工及结构安全,特别是水池和地下压力水管,对沉降和位移相当敏感,常规对表体的监控量测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文章提出一种光纤光栅技术对深层土体(岩体)内部沉降位移量进行的监测方法,通过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监测效果更好,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