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陶继东 《船舶》2004,(5):1-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船舶设计和实际制造过程结合得越来越紧密.船舶设计呈现了集成化、面向制造、灵活的新特点.由此,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加快了制造的进程,降低了船东和制造商的成本,提高了制造质量.  相似文献   

2.
孙玲芳  王念新 《船海工程》2006,35(5):111-114
分析船舶制造的特征和船舶制造目标成本控制的现状,以单条船舶为基本研究对象,以产品形成的全过程为主线,运用控制点的思想,建立船舶制造全过程目标成本动态控制体系,该系统包括经营报价、成本分解、设计成本、采购成本、制造成本、专项费用和完工分析七大控制点,最后简要介绍了该体系的计算机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3.
造船成本是决定船舶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材料成本是整个造船成本的三分之二,所以控制造船成本的关键就是要控制材料成本。本文对当前船舶建造材料设计变更种类进行分析,同时根据设计变革对于船舶材料成本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控制成本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船舶建造专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造船效率、降低造船成本、提高造船质量,造船行业需要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理念。船舶制造作为典型的离散型制造行业,其传统的船舶设计、制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能制造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应用,从船体零部件标准化设计角度,研究如何利用标准化设计手段来扩大船厂智能制造应用范围和场景。形成船体零部件标准化、批量化设计原则和标准,达到降低船舶智能制造技术难度,最终实现船舶制造向连续型生产模式转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徐宏伟  王学营 《船舶》2021,32(1):17-21
随着《中国制造2025》提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的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智能制造工程正在各个产业迅速推进。但作为制造强国基础的智能工厂并不仅仅局限于智能制造,还应该包括智能设计、全范围的智能物流和智能管控等。其中智能设计是缩短产品研制周期的关键,通过智能设计产生最优化的数据、高正确率数据是缩减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的关键。文章简要剖析智能设计在船舶行业的应用,基于现状展望智能设计的发展方向,并分析了发展智能设计所需的数据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船体外形与设计理论线型吻合,在船体分段建造及整体建造时,都必须按照设计线型设计制造出分段及总段建造胎架。复杂完整的胎架实际上是整个船体的外模,所以用在制造胎架上的工时及材料甚多,势必增加建造成本,影响生产进度。据有关资料统计,复杂胎架所耗材料占船体总材料的30%以上,计划工时占26%左右,建造成本占船体总成本的15.4%。因此胎架形式的选择,是船体建造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为了使胎架既保证船舶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洋石油161外输滚筒存在对中精度不够,影响旋转接头寿命,并存在原油泄漏等问题,设计旋转接头软连接装置.该装置有效地降低了外输滚筒旋转法兰的对中精度要求,同时降低外输滚筒制造成本,并有效地降低了法兰偏心、管道应力及振动对旋转接头的影响,延长了旋转接头寿命,增加了整套系统的操作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集成和对船舶敏捷制造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LCC的船舶敏捷制造作业成本和目标成本集成的控制方法,并建立了基于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集成的船舶敏捷制造成本控制模型,在工期-成本均衡的情况下实现船舶敏捷制造的成本最优。  相似文献   

9.
王利  陈维扬 《江苏船舶》1999,16(5):30-33
本文提出现阶段提高造船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降低建造成本,其主要途径是系统化设计船舶,降低制造成本,控制采购与库存费用,促进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内河造船成本的控制,必须从过去重视现场建造成本的控制,转移到以设计为中心的成本控制.在方案和技术设计中,注重船舶总体方案和主要机电设备选型的合理与优化;在施工和工艺设计中,注重船体结构工艺性、现场施工工艺的先进性;在设计业务管理中,注重设计与经营、采购和标准工作的密切配合.文章分析了这三方面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及其控制要点,最后指出必须以这三方面工作的有效性来控制原材料、机电设备和工时的综合成本费用,以提高船厂在造船全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