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地区公路边坡降雨侵蚀破坏严重,且公路边坡具有不同于自然边坡的特殊性,进行黄土公路边坡降雨侵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现场调查及理论分析,首先分析了自然边坡降雨侵蚀破坏的机理,然后结合黄土公路边坡的特点分析了黄土公路边坡降雨侵蚀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黄土公路边坡降雨侵蚀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7,(2)
分析了降雨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考虑降雨作用的黄土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并以山西省临离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K70+465处为工程背景,运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降雨强度、降雨时长、雨型和土体渗透系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从而揭示边坡受降雨作用下的瞬态变化过程。研究成果对黄土地区路堑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土地区的公路工程中分布着大量的边坡,黄土边坡容易受到降雨的侵蚀和破坏,给工程造成极大的隐患。本文采用FLAC 3D岩土数值软件,对银川-百色高速公路(G69)甜罗段黄土边坡进行模拟,得出了降雨条件下黄土边坡浅层的位移、应力、应变规律,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要点,可供同类边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对兰州地区山丘、梁峁、台地的开挖过程中,由于强降雨等气候耦合作用,可能导致坡体失稳,对安全造成威胁,故须对影响开挖坡体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兰州地区公路沿线黄土边坡进行调查,分析黄土特征、地形地貌、降雨及气温等影响因素,研究了黄土边坡在地形、施工过程、降雨等因素影响下的失稳机理,为以后黄土边坡治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土边坡崩塌是一种发生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的地质灾害。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调查黄土地区边坡崩塌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通过现场实际调查了延安地区多处黄土边坡崩塌体,总结和分析了延安地区黄土边坡崩塌的主要类型。其次通过室内试验和统计数据,分析了黄土边坡崩塌形成的各类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延安地区黄土边坡的崩塌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三类。黄土边坡崩塌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黄土土体性质,黄土边坡形状,黄土节理裂隙,降雨作用,冻融作用,人工活动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某非饱和黄土边坡工程,采用有限元软件对不同降雨强度、降雨雨型以及土体渗透系数下的边坡稳定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随降雨强度和土体渗透系数增大,边坡安全系数降低,边坡潜在滑移面逐渐由深层破坏转化为浅层破坏。在峰值降雨强度以及降雨历时相同情况下,雨型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小。雨型为等强型时,边坡安全系数最小,雨型为梯形、正弦型时次之,三角型时最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黄土地区路堑陡边坡的坡体形式,以锚杆护坡和植被根系保水固土机理为基础,结合植被多样性原理,统计分析黄土地区道路生态防护的植物种类及其植被群落组合,研究设计了适用于黄土地区陡边坡的新型土工柔性格框生态防护措施.以定西至平凉高速公路为试验依托项目,模拟分析黄土地区降雨对无防护边坡、普通植物纤维防护边坡和新型土工柔性格框植被防护边坡的冲刷,结果表明:在降雨量分别为2.4 m3/h和3.2 m3/h的60 min冲刷条件下,随着试验历时的增加,新型生态防护技术的边坡水流含沙率与累计边坡冲蚀量较其他2种边坡形式小30%以上;降雨冲刷试验结束后,前2种边坡的坡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而新型生态防护技术防护的坡面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黄土地区由于黄土的性质、降雨特征和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公路边坡溯源侵蚀现象较为普遍。从水源、黄土的性质和地形三方面分析了发生侵蚀的原因。从完善公路排水系统、提高边坡抗侵蚀能力及沟头加固等方面提出了治理措施,并在国道G210陕北洛川塬边坡侵蚀病害治理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水力学、泥沙运动学为基础,从水流对土颗粒做功的角度探讨了坡面流的携砂能力,得出了雨水最大冲刷量的理论坡度值。通过室内模拟降雨对黄土边坡的冲刷试验,得出了坡度比、降雨强度等因素对坡面流含泥量及冲刷总量的关系。试验再现了雨水侵蚀黄土边坡的过程,总结描绘出侵蚀沟在黄土路基边坡纵断面上的分布规律,以及边坡平台与坡面流的相互作用,发现近坡脚侵蚀沟发育最严重,呈现逆源侵蚀的特点。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得出本次试验黄土边坡的最大冲刷坡度为41.1°,与理论值接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公路建设中黄土路堑边坡三种不同坡比,即1∶1,1∶0.75和1∶0.5,通过现场模拟降雨的边坡冲刷试验,研究在三种不同坡比和两种冲刷流量的情况下累计冲蚀量和含沙率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黄土边坡抗冲刷能力最优的坡比为1:0.75。  相似文献   

11.
三维网植草技术在黄土路堑边坡的应用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维网植草护坡的作用机理.通过现场模拟降雨对边坡的冲刷试验,分析了三维网植草对黄土路堑坡面的护坡效果.试验表明,三维网植草防护效果良好,可供黄土公路路堑边坡防护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降雨入渗对黄土边坡破坏面的形成及滑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甘肃一黄土滑坡为例,将流固耦合理论引入边坡的稳定分析,结合数值分析软件FLAC,研究了边坡在不同降雨入渗深度下位移、速率的变化情况以及边坡破坏场的发展规律,提出了以位移和速率为标准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随着降雨的入渗,位移和速率有不断增大的趋势,降雨入渗4m后,位移和速率显著增大,边坡破坏面处于贯通状态,坡体达到临界滑动速率,直至推动整个坡体向下滑动而形成推移式滑坡。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西部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广泛的黄土区,黄土边坡一旦发生失稳破坏,就会对生活和生产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而降雨是引发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由于黄土属于非饱和土,本文在剖析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利用非饱和土边坡的降雨入渗,水分运移理论,得出了渗流方向与坡面斜交时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并且分析了降雨强度、降雨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土中入渗过程或含水量的改变造成土的强度或有效应力发生改变。当斜坡的应力状态达到了其极限强度时,斜坡土体发生破坏,就可能导致滑坡。  相似文献   

14.
以西北地区的黄土路基为研究对象,以夏秋季节大气作用下的降雨—蒸发作用对路基湿度场、温度场以及变形的循环作用机理为研究目的,采用室内物理力学试验、人工填筑模型试验等多种研究方法,详实展开了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非饱和黄土路基土体含水率、温度、孔隙水压力以及变形的动态响应规律和稳定性研究;并对不同大气作用下,路基土体湿度场、温度场以及横向变形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非饱和黄土路基边坡在降雨入渗过程中,对应着一个临界入渗强度,路基边坡的表层土体含水率的变化比较明显,中雨对路基土体湿度变化的影响深度最大,路基不同位置土体含水率受到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非饱和黄土路基中水分的入渗速度要大于蒸发速度。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黄土路堑高边坡现场冲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现场模拟降雨,研究了降雨对黄土路堑高边坡的侵蚀机制,分析了裸露边坡和植被防护边坡的破坏特征以及径流特征、冲刷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暴雨条件下,古土壤的破坏方式不同于黄土,且更易于侵蚀,厚层基材喷播植草对其防护效果很好;同时,坡面上方来水是坡面冲刷最主要的因素,径流量的变化具有“陡涨缓落”的特征,含泥量则呈现“缓涨陡落”的趋势;且连续阴雨对路堑边坡的侵蚀能力比短时暴雨更强。试验研究结果为黄土地区路堑高边坡的植物防护和截排水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土由于其独特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很容易被冲蚀。长期以来,对黄土边坡抗冲蚀防护方面有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但结合黄土本身特性方面防护方式尝试的少。笔者在结合黄土本身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做草泥喷护的方法,并针对有无草泥喷护的边坡做了冲刷降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在冲刷最初时,有无草泥喷护边坡抗冲刷效果差不多,但是20m in后,开始出现分异,有草泥喷护的边坡效果比较明显,冲蚀量明显减少,也没有出现像没有防护边坡那样明显的细沟破坏。  相似文献   

17.
本期导读     
《公路》2017,(2)
正在仅考虑温降和干缩的基础上,结合CRCP结构计算的最新成果,提出并验证了纵向配筋指标的计算方法,对重要设计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配筋设计及敏感性分析(王骁帆等,P1)运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降雨入渗条件下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分析降雨强度、降雨时长、雨型、土体渗透系数等条件变化时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降雨条件下黄土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陈洪江等,P6)  相似文献   

18.
黄土路基坡面侵蚀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黄土路基压实坡面室内人工降雨侵蚀试验,提出了不同因素条件下黄土路基坡面降雨侵蚀强度计算公式,分析了降雨自然因素及坡角、压实度、坡长等因素对坡面冲刷强度的影响程度。坡面降雨侵蚀结果表明:坡面存在冲蚀最大的临界坡度25.9°;坡面压实度越大对边坡抗冲蚀稳定影响越有利;边坡的坡长过长对坡面抗冲蚀防护极为不利;坡面产沙量自上而下增加;坡面水流含沙量对坡面产沙有一定的影响,随坡长越大影响力越小。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北地区湿陷性黄土分布广泛,而其作为一种特殊性土,在外部荷载及降雨的影响下,很容易发生强度破坏。鉴于此,以兰州地区某黄土基坑滑塌边坡为例,采用刷坡+实心钢管桩+土钉的治理措施,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该加固措施的合理性。其结果可以为同类地区相似工程边坡的治理提供有效的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20.
结合陕北榆林地区S302(榆林至佳县段)沿线黄土边坡的调研,对这一地区广泛发育、危害严重的公路黄土边坡崩塌灾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野外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公路黄土边坡崩塌的破坏类型分为自然型黄土崩塌、人为~自然复合型黄土崩塌和人为型黄土崩塌三类。并从黄土边坡自身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对公路黄土边坡崩塌的影响因素和破坏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