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武训  詹荣锋  程道信 《隧道建设》2007,27(Z1):354-360
台北捷运新庄线于松江南京站与忠孝新生站之间,其潜盾隧道工程必须自营运中的台铁与即将营运高铁隧道结构下方通过,且需穿越既有地铁结构下方之六道挡土壁体,包括不规则之连续壁体及非连续性之基桩群等。本项工程由于基地外部环境条件诸多限制,捷运隧道线形与穿越之壁体及基桩群又非正交,壁体无法维持一般完整性与连续性之需求,造成穿越过程中莫大之困扰与风险。本施工案例采取之工法系由潜盾机盾首进行挡土壁体前后之水平灌浆地盘改良,并配合出舱挖掘作业以玻璃纤维喷凝土工法及点井工法搭配使用,以确保挡土壁体敲除作业之安全,敲除过程藉由仅约85cm×55cm之进出通道,进入潜盾机前方狭隘的工作区间内,以人工敲除方式排除障碍。特就穿越前述地下障碍所实行对策与施工方法,以及穿越过程所面临困难、危险状况之发生、因应与克服,做深入之案例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红、橘线总长度42.7km,其中地下段约有34.2 km,而以潜盾工法施作之路段约有23.78 km.潜盾隧道大部分均位于高雄平原的现代冲积层,仅红线穿越半屏山路段为泥岩与石灰岩地质.由于以潜盾机钻掘之路段长达23.78km,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即会遭遇如穿越河道与港口船渠、穿越既有建筑物、桥梁与铁路下方、钻掘岩石及潜盾出发、到达与联络通道之高施工风险等问题.本文除汇整高雄捷运各潜盾隧道工程之基本数据(如地质状况、潜盾机数量、形式、制造厂商等),与说明高雄捷运潜盾隧道在设计之初,如何考虑因应施工时将面临之问题外,主要探讨施工过程中遭遇之各类案例与处理方式,诸如LUO04潜盾到达与LUO09联络通道开挖塌陷、LUO03与LUO04穿越船渠与河道下方、LUR22钻掘抵触桥梁基桩、LUR12、LUR27、LUR26、LUO04、LUO17穿越铁路与建筑物下方之沉陷控制与建物保护、LUR28钻掘泥岩与石灰岩、LUO10近邻建筑物连续壁钻掘及地盘改良区强度过高钻掘困难等,以供未来类似工程之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台湾桃园国际机场联外捷运系统建设计划」中机场区段地下工程的设计成果,并探讨施工时将面临的主要工程问题如,潜盾隧道穿越营运中的机场滑行道下方需考虑对其进行保护、隧道遭遇既有地锚的处理方式,及明挖覆盖隧道或车站于卵砾石层进行开挖,临时挡土措施及潜盾隧道的掘进作业,需考虑卵砾石大粒径与高硬度的特性等等设计考虑.现有数据显示,透过适当的机具改良、辅助工法的应用及良好的施工管理,即使是在高地下水压的卵砾石层,施作地下连续壁及以潜盾机施作隧道并无太大困难,且施工引致的地表沉陷及施工精度亦可获得良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捷运潜盾隧道皆位于人口密集之都会区,潜盾机的发进与到达常为潜盾隧道挖掘过程中风险较大的时间点,本研究拟以潜盾机到达弃壳作业为例,探讨其面临之风险,包括点井降水造成地盘地下水位变化和邻近台电345 kV高压电塔不均匀沉陷,以及站体连续壁因开挖所引致侧向变位使JSG地盘改良区产生缝隙水路,造成潜盾机开舱前渗水的风险.再者,依据工址抽降水期间竖管式水压计、水位观测井和地表、建物沉陷点监测数据分析抽降水引致地表沉陷影响范围,用以回馈将来遭遇类似工况的设计参考依据.潜盾机到达之安全弃壳作业包括以超级点井(SWP)工法尝试降低地下水位,并于松三层(EL.92.42m)和松五层(EL.72.42m)埋设竖管式水压计了解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化,同时监测邻近建物如台电高压电塔的倾斜及沉陷;其次,在潜盾机到达处先行进行JSG地盘改良,再以试水试验检核地盘止水性,潜盾机到达后即进行机壳背填灌浆、土压舱分阶排土及漏水确认.然后,潜盾机历经二次拆解,完成到达弃壳作业,最后进行镜面破除及隧道贯通.  相似文献   

5.
台湾桃园国际机场联外捷运系统CA450A标(以下简称本标)双圆潜盾隧道工程(DOT)路径穿越三重区环河快速高架道路P64桥墩下方,与桥墩基桩发生冲突,必须先进行桥墩托底工程,潜盾机方可顺利通过。针对托底工程之施工做一说明,同时对托底观测系统、圆钢柱移承作业、墩柱与基础切割分离、载重自圆钢柱转移至暂撑架、墩柱与基桩敲除、新桥墩与基础构筑、载重回转等施工过程做重点说明,以提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6.
机场滑行道下方以NATM排除地锚之潜盾施工案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桃园国际机场联外捷运CU02A标穿越WC滑行道路段,其潜盾机到达端遭遇二期航厦开挖施工残留之地锚障碍,上下行隧道预期至少遭遇约20条残留地锚,其钢腱将增加潜盾机钻掘之风险及影响滑行道营运,此为潜盾少见遭遇之特殊障碍情况。为将影响滑行道营运风险降至最低,经评估以NATM隧道方式事先去除残留地锚,并于NATM隧道外衬砌施作完成后,再将土方回填,以便潜盾机直接驶入,于既有端墙弃壳,降低潜盾施工风险。遭遇地锚障碍路段,先由局限地面空间施作垂直双环塞止水灌浆及抽水井降水外,并由航厦地下层之既有侧壁破镜后,进行NATM隧道开挖,前已成功穿越滑行道与完工。本文首先介绍本工程方案评估及对策发展思维,接续由施工阶段NATM隧道施工结果,探讨其开挖安全稳定及沉陷管控,最后就潜盾隧道穿越WC滑行道至到达之施工成效进行检讨,以期供工程界参考。  相似文献   

7.
台北捷运建造的目的,是为减少车潮对交通的冲击,因此捷运路线大部分选在建物邻立、交通频繁、人潮拥挤的路段,加以道路线形的限制,潜盾隧道不得不有穿越民房下方的设计,因此,有关穿越建筑物保护设计与施工,及通车营运后,列车行驶建筑物下方所引起的振动与噪音之防制,诚为捷运建设一相当重要之课题.本文以台北捷运芦洲线潜盾隧道穿越登峰大厦为例,将地下穿越大楼工程在设计规划阶段及掘进前对建筑物保护及噪音振动防治的努力,透过完善的施工管理、建物保护措施及现有建物及地面的监测系统,终能严密控制地层的变形,顺利完成潜盾隧道穿越大楼的工程,并深获住户肯定,对本局协调过程及施工成果相当满意,经由全体住户感谢奖牌,实为台北捷运工程之首例.  相似文献   

8.
探讨潜盾施工对既有桥墩之影响性及评估桥墩保护工法之成效,系都会区推动地下捷运及电缆洞道等隧道工程安全分析之重要课题。为此,以二维有限元素软件PLAXIS为数值分析工具,幷以高雄某地区之潜盾隧道环片外缘与沿线既有桥墩净距1.4~3.0 m且为复合地盘之工程实例,进行一系列分析且与监测资料相互比对。在桥墩之保护工法方面,该工程配合工址之施工特性采用微型桩于不同施作位置、间距等情形下之既有桥墩保护措施。综合数值分析与监测资料比对结果显示两者之变形趋势相似。数值分析成果亦显示潜盾隧道施工过程对于微型桩壁体、桥墩或基桩之变形,土壤漏失率之影响显著高于微型桩间距、角度及位置等因素,综合本工程实例之相关成果应可供未来类似工程之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文城  童念远 《隧道建设》2011,(Z1):394-400
台湾桃园国际机场联外捷运系统建设于桃园国际机场路段主要系以潜盾隧道方式通过,而其穿越之地层属桃园台地卵砾石层,开挖长度约达7 200 m,为目前台湾于卵砾石层开挖最长之潜盾隧道。机场捷运CU02A标潜盾机切刀之设计主要考量为确保砾径大于70 cmx60cm(长x宽)之砾石由滚轮切刀于开挖面破碎;砾径较小之砾石则经由其他切刀扰松动后,再推进土仓内。主要探讨内容为上述潜盾机切刀于设计时之考量、施工过程探讨,及切刀磨损情形等,以提供相关经验供后续类似工程参。  相似文献   

10.
卓彦百  廖铭洋 《隧道建设》2011,(Z1):146-151
本文以CU02A桃园机场捷运潜盾隧道施工工率之统计分析结果,进而探讨潜盾隧道于施工前,针对潜盾机于卵砾石层施工之设计考量,是否能使潜盾机有效的在卵砾石层中进行掘进工作,以及于实际施工过程中所遭遇各种问题之因应对策,是否能确实克服问题。桃园机场捷运CU02A标潜盾隧道工程共使用8台直径6.24 m加泥土压平衡式潜盾机进行施工,经统计分析此8台潜盾机于10条潜盾隧道之施工工率结果,建议于卵砾石层之潜盾掘进施工工率评估时,以初期掘进时2 m/d及主掘进时4.5 m/d来评估较为妥当。并依5个区段潜盾隧道施工工率分别检讨时,发现较后施工之工区施工工率较先行施工工区之工率为佳,显示于先行施工中遭问题时所提出之因应对策,于后期施工之工区得到良好之印证。因此藉由整体施工工率及所遭遇问题之因应对策的检讨,反馈至初期设计考量,以期能对日后施工设计考量及规划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斌 《隧道建设》2022,42(Z1):433-441
为降低特长隧道“一洞双机”模式下2台TBM同时施工的相互干扰,实现2台TBM协同、高效、快速施工,以北疆供水二期工程某标段为背景,针对TBM组装洞结构形式、皮带机出渣、有轨运输、隧洞施工排水等方面,基于“独立运行、统一管理”的思路,形成“一洞双机”TBM高效施工关键技术: 1)TBM组装洞结构优化关键技术; 2)双向多级皮带机出渣关键技术; 3)综合互通型有轨运输关键技术; 4)汇流式梯级抽排水关键技术。从应用效果来看,优化后组装洞结构形式合理,满足2台TBM同步组装的需要,并有助于实现皮带机、有轨运输、施工排水等关键技术系统的建立。在掘进施工阶段,各系统运行良好,有效应对了“一洞双机”模式下2台TBM施工干扰大、效率低等问题,实现了2台TBM的长期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2.
海水泥浆在沿海地区钻孔灌注桩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高质量海水泥浆的研制,质量控制及在岸门大桥钻孔灌注桩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钻孔灌注桩桩孔倾斜度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鑫 《路基工程》2004,(4):38-39
针对施工中常见的钻孔设备,就现有的几种桩孔倾斜度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即利用单摆原理测定倾角,结合滑动变阻器及电流表,定性定量地分析出桩孔的倾斜程度,更好地控制桩基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结合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的工程实践,介绍了钻孔灌注桩自平衡试桩的原理、测试设备、测试方法、分析方法等,为优化设计,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了准确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5.
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广州华南快速路二期工程桥梁钻(冲)孔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工艺、通病的防治及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等。  相似文献   

16.
跨海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海上桥梁施工中钻孔施工工艺和方法的总结与分析,得出一套具有适用性、值得推广的海上桥梁桩基础成孔施工技术,并且有针对性地分析了水上混凝土的灌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泥浆比重和粘度分别为1.04~1.17g·cm~(-3)和20~25s,泥层厚度应小于2mm,含砂率应小于3%,其研究成果对同类工程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祝宏文 《路基工程》2020,(4):181-183,188
为了解决钻孔灌注桩因灌注过程控制不当,导致混凝土欠灌或超灌高度过大的问题,对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受力特征及不同类型超灌控制仪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混凝土超灌高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泥浆密度、超灌控制仪压力传感器的位置、灌注时操作方式,对混凝土超灌高度影响较大。精确监测混凝土液面标高,并采用合理的灌注方式,对混凝土超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安南京铁路潢河特大桥是一座单线铁路桥梁,全长2760.56m,共有430根钻孔桩。介绍钻孔桩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中事故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作者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提出了若干质量控制要点,并总结了对有关问题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