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不同的实测资料,对畸形波的定义做了进一步的深化,解决了一些畸形波定义中困惑的问题。通过对北海实测波形资料的参数化,对畸形波的波形特征做了相应的分析和研究,并分析了畸形波对建筑物的作用,认识了畸形波在对建筑物作用时的破坏性所在,通过对南印度洋强风资料的分析,得出了适宜的风速有助于促进畸形波形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SPWM逆变器电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正弦脉宽调制(SPWM)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说明,并利用付利叶级数对SPWM基波进行了分析,得到载波比N越大调制效果越好的结论,但N受功率开关器件本身允许频率限制,N不能过大.然后对SPWM逆变器谐波进行了较具体的分析,分析了各种谐波对调制波形的影响,最后对全文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3.
我国造船业的变迁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家鸣 《广东造船》2012,(1):37-41,55
对我国解放以来造船业的变迁做了回顾,对近年来我国造船业繁荣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对我国造船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对国内的主要造船企业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4.
《中国修船》2019,(3):55-57
文章介绍了海管陆地组对找正焊接工艺,着重论述了海管组对找正,并对传统方法及现有方法进行了对比,介绍了焊接方法,为以后海管焊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舰船总体任务可靠性的多阶段工程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以往舰船总体任务可靠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阶段工程分析方法,对舰船执行任务的各个阶段进行了详细分析,指明了各阶段任务成功的准则及其与舰船总体任务之间的关系;结合舰船执行任务的实际需求,对装备故障与重要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方法,对舰船执行任务的各个阶段进行了任务可靠性建模,综合得出了舰船总体任务可靠性模型。最后,按不同作战背景对舰船的要求进行了讨论,并以舰船执行对空任务为例,通过建模与仿真得出了舰船执行对空作战任务的可靠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结合具体工程,对大跨度、大吨位吊车梁进行了合理的设计。确定了其截面型式,对其强度、稳定性及抗疲劳性进行了验算,并且对其焊接方法、构造措施进行了设计,提出了满足使用要求的具体措施,取得了很好的工程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谭祖胜 《船海工程》2011,40(1):54-56
结合系列船舶设计、建造及维修实例,对铜管在船舶海水管系中出现腐蚀的现象进行了同型船对比调查,对铜管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对出现铜管腐蚀的船舶进行了针对性的考察找到原因,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并对后续船舶海水管系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介绍了京沪高速沂淮江段路面铣刨治理工程中对基层裂缝的处理方法,对施工工艺、质量要点进行了说明,对材料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裂缝处理效果进行了跟踪评价,总结了基层裂缝处理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与导弹联合火力打击特点相适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基本DEA模型-C^2R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有界DEA模型,通过一个实例对导弹部队火力指挥决策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得到了评估结果,最后对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SEA方法对舰载电子对抗作战构建了一个效能评估模型,并对评估参数提供了量化分析工具。利用实例计算对评估参数进行了分析,对电子对抗作战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针对绞吸挖泥船在挖岩施工过程中绞刀荷载难以定量确定的问题,建立刀齿的坐标模型,根据施工参数判定刀齿大圈切削状态,利用单齿切削岩石的荷载模型建立绞刀整体的荷载分析模型,计算绞刀在不同转动速度、横移速度、姿态角度和岩层厚度等工况下的横向力、竖向力、纵向力以及绞刀功率情况,每种工况以正刀和反刀两种姿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正刀还是反刀施工,绞刀的转动速度和横移速度都对绞刀的功率消耗产生正相关影响,绞刀的姿态和泥层切削厚度对绞刀荷载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绞刀是绞吸式挖泥船的关键机具,对提高挖掘功效具有决定性作用。根据现有土壤切削理论和疏浚施工实践,分别建立了绞刀结构形状与不同类型土质的关系,绞刀切削动力特性与土质特性关系的数学模型,以及各种绞刀刀齿模型库。在VB语言环境下对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绞刀参数化三维建模。设计者输入土质、产量或功率等参数即可得到相应的三维绞刀。这种参数化三维建模的方法使用简便、立体感强,既缩短了设计周期,又提高了设计的精度,更便于绞刀的应力分析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绞刀切削岩石的特点,建立了考虑步进距离和切层厚度的绞刀受力模型,然后分别建立5 000 kW绞刀物理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反刀切削岩石时绞刀的受力情况,绞刀在最大功率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表明,5 000 kW绞刀在设计工况下,最大变形为1.84 mm,最大应力为140.5 MPa,分别满足刚度要求和强度要求,验证了绞刀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张晓枫  丁勇  王倩  周健 《船舶》2011,22(4):15-19
结合七○八研究所自主研发设计的数艘装机功率超过10 000 kW的大型绞吸挖泥船,分别从船型及布置特点、动力驱动形式、疏浚系统配置以及定位形式共四个部分对大型绞吸挖泥船开发设计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绞吸船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石块、杂物糊堵吸入口或泥泵而影响绞吸船的连续施工,目前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绞刀处加装防石设备。然而防石设备没有标准的形式,不同单位研制了不同的防石设备,各种防石设备对绞吸船吸入能力的影响一直没有办法定量评估。首先总结了目前常用的防石设备形式,然后采用CFD方法对加装不同防石设备前后绞吸船吸入口附近流场进行模拟,计算加装防石设备前后绞吸船的吸入段水力损失,确定了由于加装防石设备造成的局部水力损失系数。经研究表明,防石网和双防石环结构引起的水力损失较大,单防石环和犬牙式防石格栅水力损失最小。为选择防石设备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微风化岩具有强度高、裂隙少的特点,绞吸挖泥船在挖掘时产能较低。为提高绞吸船施工产能、降低施工成本,以大连大窑湾航道疏浚工程为例,对新建出厂的自航式重型绞吸挖泥船“天鲲号”开挖坚硬微风化岩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绞刀姿态、刀齿损耗以及横移摆动对产能的影响,从而优化施工工艺。结果表明,“天鲲号”在挖掘硬微风化岩时的产能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7.
绞吸式挖泥船在远海施工常常面临恶劣的环境条件,研究利用现场实际情况提高船舶的抗风能力至关重要。以绞吸式挖泥船"天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环境力的分析,包括风、海流、波浪等环境因素,研究船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受力情况,对船舶锚机建立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提出锚机座改进方案,提高了船舶的抗风能力,提出船舶外海抗风方案,提高了船舶外海施工适应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绞吸挖泥船疏浚系统三维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国跃 《船舶》2015,(5):114-118
以某大型绞吸挖泥船为例,应用参数化软件PROE进行疏浚系统三维设计,探索三维软件设计效果。研究表明,PROE应用于绞吸挖泥船疏浚系统三维设计切实可行。PROE可以满足疏浚系统建模、装配、布置、出工程图、运动仿真和有限元分析等不同的设计需求。该研究对船舶三维设计推广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杨佩瑶 《船舶》2010,21(1):48-52
移船倒桩系统的定位桩结构是大型绞吸挖泥船的重要结构,是绞吸挖泥船在海上作业的基础性定位设施。目前,国内外对移船倒桩结构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静动力分析及安全评定方面。本文基于可靠性的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结合绞吸挖泥船的实际工作情况,建立了移船倒桩结构定位桩优化设计模型,确立了随机参数模型,以大型绞吸挖泥船移船倒桩结构为例进行了定位桩基于可靠性的优化设计。算例结果显示了基于可靠性的优化是合理且经济的。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绞吸式挖泥船产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绞吸式挖泥船实际作业的大量数据,探讨了一种施工经验与施工数据分析相结合的产量优化方法。经过实际工程检验,该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