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路基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质量。衡量路基施工质量如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压实质量。公路建设经常遇到山体,为了保证工期、降低成本,很多路基的修建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即利用爆破开采出来的石料或其它弃石料填筑路基。由于石料爆破后的粒径较大,变化差异复杂,难以达到满意的技术要求,且细粒土的含量较少,从而导致填料的粒径组成不佳,大块石之间点面接触容易松动,不易嵌锁紧密,再加上填石路基所处的地形一般都较为复杂,斜坡沟谷纵横,如果施工管理上再存在一定的疏漏,将使填石路基不易压实达到稳定的状态,给竣工后公路的正常使用留下较大的隐患。所以说填石路基的压实质量对于整个公路的使用性能至关重要。填石路基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压实工艺的重视,只有对路基进行严格的压实施工控制,提供足够的压实功能,才能提高强度的摩擦分量,使颗粒重新排列,填充孔隙,减少孔隙比,从而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与变形稳定性。但是还应看到,压实功能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既要保证充分的压实,又要避免过分地提供压实能量,出现石料回弹,填料反而得不到充分密实的现象。下面,本人重点对公路填石路基压实质量的控制谈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2.
隋吉军 《北方交通》2005,(Z1):84-86
粗粒土一般是指砂卵石、砂砾石、石渣、堆石料、爆破开采的石料等粗颗粒土石料.具有抗剪强度高、压实密度大、沉陷变形小、透水性能强等工程特性,是一类良好的路基填筑材料.因此,研究它的工程特性对于指导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从以往对粗粒土的研究上看,仅限于粗颗粒含量与密实度、弹性模量、CBR值等关系的研究,缺乏对粗粒土抗剪强度、水稳定性的研究,以及与工程实际的联系.所以本文重点对粗粒土压实密度特性、抗剪强度特性和水稳定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抽象摊铺-压实过程,描述了任意时刻压路机的位置,联合线性降温的混合料温度表达式,建立了紧跟碾压和分段碾压2种压实工艺情况下任意位置混合料压实温度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到了压实温度概率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分析3种压实情况的压实温度历程,证明了碾压-摊铺的速度比决定于压实温度的离析程度,同时得到了速度比的合理范围.基于旋转压实曲线拟合函数,建立了不同压实温度历程的混合料密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田建军 《交通标准化》2013,(24):153-155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应着眼于施工过程而非施工之后.利用无核检测技术,分析施工过程中碾压遍数、碾压温度对压实度形成的影响.针对沥青路面工程,测试并分析了路面压实度与压实功、分布位置、混合料温度等因素的关系,得出结论:前4遍压实对路面压实度贡献最大;路面压实度在横向分布不均匀,两端存在压实不足的可能性;在压实3遍后混合料温度显著下降.研究表明,利用无核检测技术能有效、迅速地评价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并对现场施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描述碎石材料的压实状态,对碎石材料压实成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并利用室内振动压实试验系统对碎石材料成型过程中碎石结构抗力的变化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碎石材料压实状态的变化可以用其结构抗力的变化来描述,而结构抗力的变化可以用压实机具加速度响应的变化来表征;压实过程中,碎石结构压实状态的变化是一个弹塑性变形交替出现的过程,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是不断变化的,呈阶梯式上升.研究成果有助于碎石路基压实状态的现场判别.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对压实工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不同压实温度、不同压实厚度及不同材料组成下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然后对压路机的选择及起振时间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针对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选择压实工艺,可以同时保证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  相似文献   

7.
冲击压实能够显著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提高路基土的整体强度,有效防止由于路基土质量问题引起的路面早期破坏.通过冲击压实试验研究得知,冲击压实的界限值为冲压18次,冲击压实的有效影响深度为1.5m.  相似文献   

8.
结合现场试验路和工程实践,通过对填石路基压实厚度、填料最大粒径,压实机械及压实遍数等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的综合分析,评定填石路基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早期损害的原因较多,压实的非均匀性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文章采用无核密度仪(PQI法)对现场路面的压实度进行检测,并与室内试验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得到现场压实度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快速、无损和连续的检测,可以快速判断压实均匀性,使得及时采取补压措施改善压实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路基压实的意义与机理以及土基压实标准.  相似文献   

11.
通过级配碎石室内动三轴力学性能试验,分析研究级配碎石的动力特性,获取级配碎石近似的回弹模量值,对在云南高海拔地区合理取用级配碎石回弹模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路用性能及设计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成型方式,研究对比了级配碎石的物理力学特性。提出了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设计指标及设计标准,并应用实体工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振动成型方式与现场碾压方式更为匹配,与重型击实相比,振动法设计的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系统有所提高;CBR、抗变形能力等力学指标明显优于重型击实法设计的级配碎石。实体工程表明,振动成型设计的级配碎石为基层的复合式路面路表弯沉与半刚性基层路表弯沉相当;不需特殊设备,采用改进的施工工艺,现场含水量、级配及压实度均能够达到研究提出的振动成型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3.
级配碎石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级配碎石力学机理,通过室内振动法成型的试件,研究了压实度K、含水量W、空隙率V和级配等因素对级配碎石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实度的提高、试件内部含水量的降低,级配碎石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压实度在97%~99%之间,压实度每提高1%,级配碎石抗压强度提高12%~44%、回弹模量提高17%~20%;与最佳含水量眠。的试件相比,当W=0.5Wopt时,级配碎石抗压强度提高28%,回弹模量提高11%-14%,CBR提高9%;当W=0%时,级配碎石抗压强度提高95%,回弹模量提高23%~26%,CBR提高14%.在此基础上,提出级配碎石的最佳级配范围.该研究成果可供级配碎石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路用性能及设计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成型方式,研究对比了级配碎石的物理力学特性。提出了基于振动成型的级配碎石设计指标及设计标准,并应用实体工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振动成型方式与现场碾压方式更为匹配,与重型击实相比,振动法设计的级配碎石最大干密度系统有所提高;CBR、抗变形能力等力学指标明显优于重型击实法设计的级配碎石。实体工程表明,振动成型设计的级配碎石为基层的复合式路面路表弯沉与半刚性基层路表弯沉相当;不需特殊设备,采用改进的施工工艺,现场含水量、级配及压实度均能够达到研究提出的振动成型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5.
级配碎石基层作为沥青路面的过渡层,可以有效地改善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中反射裂缝的产生,但由于气候和交通量等原因,这种结构的使用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针对级配碎石半刚性基层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提出相应的办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以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CSS为基层,碾压混凝土RCC为面层,并采取"两次摊铺、一次成型"复合碾压混凝土路面新工艺。并对复合碾压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及关键施工技术展开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7.
碎石挤密桩全称为振动沉管挤密碎石桩,它是在过去解决软弱黏性土地基承载力的挤密砂桩、砂井等方法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软基处理方法.本文在碎石挤密桩的加固原理基础上,就该法的一般设计方法进行讨论,并结合近年来的一些设计及工程实践给出了一套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级配碎石广泛应用于低等级路面基层和高等级路面的防反射裂缝结构层,级配碎石层的设计对使用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从级配碎石的材料选择、级配选择、级配设计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应力应变特性和永久变形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王书杰 《交通标准化》2014,(11):133-135
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级配碎石两种不同的成型方法(重型击实法与振动成型法)的试验指标进行对比,以确定一种对本项目级配碎石最合理、最适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国内高速公路广泛采用的基层类型。本文针对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原材料、混合料组成设计、试铺及施工等过程的质量要求,提出了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