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在现场维护中驼峰轨道继电器缓放时间测试仍采用老旧的机械式秒表,这样不仅测试烦琐、工作量大,而且存在着安全隐患(临时搭接连线测试方式)。通过使用基于单片机的驼峰轨道继电器缓放时间测试表,可以满足测试要求,且测试精度高、成本低廉、使用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联锁系统电化区段车站中经常有40m左右的短轨道区段,如果出现在正线,就会造成单机通过时联锁进路遗留白光带,影响行车效率。原因是:①单机车体短、重量轻,正线通过时速度快,容易造成轨道电路压不实,轨道电压波动,②轨道复示继电器JWXC-H310的缓动时间为0.3~0.5s,缓动时间不够长,造成了轨道继电器跳动。正线短区段遗留白光带区段示意图如图1所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对既有红柳林车站97型25Hz轨道区段进行高压脉冲轨道区段改造时,利用RC电路对轨道停电继电器电路进行相应改进,保证GDJ保持3s的缓放条件,避免高压脉冲区段在停电恢复时的错误解锁。对电气集中车站及计算机联锁车站高压脉冲轨道区段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1问题的提出 在现场的维修工作中,经常要测试继电器电流,来对驼峰轨道电路进行检查、调整.由于驼峰轨道继电器JWXC-2.3是一个低电阻、大电流型的继电器,长期以来,为了完成对继电器缓放时间和轨道继电器电流的测试,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效果并不明显,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5.
铁路建设     
1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提速据《人民铁道》报道,国内最大的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全面提速。据介绍,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9年修订)》,以及广东省、铁道部共同批复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实施方案》,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明确建成16条线路,形成"三环八射"的路网格局。届时,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不仅将大大缓  相似文献   

6.
路基不均匀沉降值对板式轨道动力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统动力学和有限元理论,建立荷载-板式轨道力学分析模型,模拟了路基余弦不均匀沉降对板式轨道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路基沉降量对轨道板和混凝土底座的动应力和动位移的差异影响。结果表明:在速度为300 km/h的移动荷载下,路基沉降量从0 mm增加到30 mm,混凝土构件的纵向应力、垂向应力、动位移呈先陡后缓的增长趋势,拐点为20 mm沉降量;处于沉降槽起始部位的1号轨道板上表面和位于沉降槽中心的3号混凝土底座下表面受沉降量影响最大,为易发生破坏部位。  相似文献   

7.
25 Hz相敏轨道电路抗干扰分析及改进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特点和对轨道电路产生干扰的途径,分析了25Hz相敏轨道电路防护性能的不完善,提出采用缓动继电器,加大扼流变压器的气隙,增加轨道变压器的容量,增加适配器等方法对轨道电路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局部涂刷反射隔热涂料对路基上纵连式无砟轨道纵向力学特性的影响,建立多层叠合梁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涂料局部涂刷产生的无砟轨道纵向附加力,研究无砟轨道纵向附加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针对CA砂浆黏结强度降低时,局部涂刷可能诱发的轨道病害,提出锚固销钉限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涂料局部涂刷对轨道板纵向力学特性的影响较大,轨道板纵向附加力最大值出现在涂刷区段中心,离涂刷区段中心越远,纵向附加力越小;随着涂刷长度的增加,轨道板纵向附加力的放射范围增加;随着CA砂浆黏结强度的降低,轨道板纵向位移增大;锚固销钉能降低轨道板纵向位移,但随着销钉数量的增加变化趋势逐渐变缓。  相似文献   

9.
基于2.5维有限元法和虚拟激励法进行地铁交通场地随机振动特征分析。基于虚拟激励法由轨道不平顺功率谱得到动态轮轨力功率谱,将其作为轨道—隧道—地基土系统2.5维有限元模型的外部激励,计算得到地面随机振动响应,分析车速和轨道不平顺等级对地面随机振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振动位移受车辆轴重控制,受轨道不平顺随机激励影响较小;地面振动速度和加速度主频随地铁车速的增加显著增大,轨道不平顺等级不改变地面振动响应的频谱分布;轨道不平顺等级降低和地铁车速增大造成地面随机振动响应的离散度和Z振级最大值显著增加;轨道不平顺随机激励下,地面振动速度和加速度上限值以及Z振级最大值在垂直于地铁运行方向的衰减出现明显波动,距轨道中心线60 m外衰减趋势变缓。  相似文献   

10.
客运专线道岔平面设计参数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车辆—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对客运专线道岔的各种平面设计方案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同时研究了道岔渡线不同夹直线长度对行车舒适性的影响。针对侧向速度160 km/h和220 km/h客运专线道岔的各种平面参数设计方案,提出了动力响应较小的优化方案。此外,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由单圆曲线组成的道岔渡线,必须设置夹直线,且长度应大于车辆的长度,而对于圆缓线型或缓圆缓线型道岔渡线,夹直线的长度对车辆横向动力学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缓和曲线之间可插入任意长度的夹直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