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一种不锈钢薄板的浅球面形带凸缘零件的加工工艺特点,并对其拉深模具的结构设计进行了介绍,对于批量加工的此类零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交示规则零件在任意形状的材料上进行排样的一种方法。排样位置通过不规则零件与科材料间的形状匹配来确定。在处理过程的每一阶段,采用各种不同细化层次的几何特征来描述零件和材料的轮廓,从而智能地选择零件以及将其在材料上进行排样。本文列举了实际应用的实例,将此算法的效率与已有的算法进行了比较,并采用船舶产品的数据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大曲率船体球面零件在压制成型后同时存在增厚和减薄情况,最大减薄出现在零件中心外围区域,零件边缘区域增厚现象较明显。进一步分析零件成型前后的板厚数据变化情况,总结大曲率船体球面零件压制成型的减薄规律及实际加工的注意事项,并建立压制减薄风险控制流程,可有效避免大曲率船体球面零件压制减薄现象成为结构建造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4.
戴轩  张延松  金隼 《船舶工程》2021,43(6):1-6,161
现阶段船体板材零件理料过程中完全依靠人工进行零件特征和编码识别,不利于开展理料装备自动化和智能化作业.针对该现状,提出基于视觉识别的船体板材零件理料原型系统.通过工业相机拍摄零件图像,对零件特征进行识别,获取零件类型和位置信息;对零件编码进行识别,获取零件流向信息.然后将类型、位置和流向信息传输至理料控制软件处理,机器人根据指令完成理料过程.结果表明,提出的理料原型系统及工作流程能够替代人工完成船体零件理料过程,为后续实现理料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行及装备集成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蔡云南 《船舶》1999,(3):58-60
船体结构图纸中,零件标注占了很大比例。在AutoCAD绘图中,简单的一个零件标注就要用到画圆,画直线,输入文字和插入图块等诸多命令,相当烦琐。为此,笔者用Auto lisp编制了实用的零件标注程序,使烦琐的标注过程变得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6.
应跃明 《船艇》1998,(6):26-27
作为热处理工艺方法之一的调质,可使零件获得较高的强度与韧性相配合的综合力学性能,常作为零件的最终热处理方法。热处理工艺的制订通常不是孤立  相似文献   

7.
基于启发式搜索策略,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排样算法——剩余矩形的动态匹配法来求解不规则船体零件的矩形化排样,并通过自动正交碰靠实现零件的紧密靠接和定位。动态匹配包括对入排零件与未排放的剩余矩形区域进行宽度匹配计算和排样高度的调整,并以其匹配度最佳及最低排样高度作为排样布局的评估准则来实现排样过程中的实时动态寻优。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排样中定位与定序的协同思路,实例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半创成式计算机辅助回转类零件工艺设计系统。该系统以成组技术理为基础,用交互方式输入零件的几何信息和工工艺信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零件的GT代码,并根据GT代码自动生成零件工艺路线,该系统云能进行尺寸链解算,计算工时定额,绘制零件工序图,打印车出零件工序卡和工艺路线卡。  相似文献   

9.
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LS-DYNA3D对圆筒件拉深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在圆筒件拉深成形过程中,影响成形质量的因素很多。设计6组模拟试验进行分析,得到了压边力、摩擦系数、凸模圆角半径和模具单边间隙对工件拉深过程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区分机构和零件的载荷谱系数的必要性,指出应以零件载荷谱作为零件疲劳计算的依据。从实用的角度,提出以弹性振动最大载荷作为疲劳计算基准载荷,并给出了相应的载荷谱系数定义。还对零件的应力循环次数计算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