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润滑油销售渠道优化纵观这几年润滑油的发展,渠道建设还是中国润滑油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中国润滑油市场渠道建设的方式主要体现在:经销商制、代理商制、直销制,这几种方式也是所有生产厂商一般使用的经销模式,但是结合目前国内市场的发展,不管是进口品牌实施的"授权经销商制",还是国产品牌实施的"代理商制",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来看,都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营销机制的建立,从渠道优化上,也很难平衡和经销群体的发展关系,渠道建设到某一环节,同样面临执行不下去的困扰?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目前存在的营销方式在中国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是行业的渠道建设将随着行业的发展重现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的营销机制,经销商的公司化,代理商、经销商从批发商等各种经销方式逐渐向"营销公司"发展,这是一个行业趋势,专业"营销公司"将在很大程度上将厂家销售职能转移。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康普顿隆重推出"能"系列的新产品"顺能"汽油机油。"能"系列润滑油自推出以来就受到经销商和终端市场的热烈反响,销售量一路走高。"顺能"的推出,进一步充实了康普顿"能"系列润滑油产品阵容,为广大经销商和终端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产品选择。至此,"能"系列产品涵盖了"劲能"、"超能"、"顺能"、"速能"和"洁能"等五个系列的产品。级别包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汽车销售量呈现井喷式增长的大背景下,润滑油也由过去的工业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国内国外、或大或小的无数商家纷纷杀入润滑油行业,意欲在这个朝阳产业中占得一席之地。一时间,国内润滑油市场群雄并起、硝烟弥漫。  相似文献   

4.
市场真是变化无常,2005年,全国的SUV的增长率高达99%,销售量更是增长了200%,在销售奇迹和巨大的利润面前,众多企业纷纷投入到SUV的生产上来,截至目前,经济型SUV的这一细分市场领域已经挤进40多家生产企业。然而,SUV这件令人窒息的增长速度只持续到2004年初,2004年的第一季度,国产SUV的生产销售量同比增长了29.7%和34.9%,而2005年的前4个月,经济型SUV只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8%,远远低于全国轿车70%的增长水平,大多数SUV生产企业面临步履维艰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郑云 《时代汽车》2012,(10):60-61
今年我国的汽车行业进入了薄利时代,经销商们在面临这一局面时也积极探索着新的道路。近十年,我国的汽车行业飞速发展。今年进入缓增长阶段,逐步趋于稳定,井喷式的增长方式很难再现。再加上汽车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车企的大量扩张,汽车经销商已走进微利时代。迫于这些压力,经销商们为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也慢慢创新探索出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汽车市场产品结构变动与企业竞争态势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我国近年汽车销售数据和国内汽车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对汽车市场未来几年发展中销售量增加的主要产品品种进行了预测,并对我国汽车主要生产企业竞争态势作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机动车市场的不断发展,机动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极大地刺激了润滑油市场的发展,润滑油的使用量不断增长,不断有新的润滑油品牌出现,市场的这种表现,一方面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扩大了各类机动车用户选择机润滑油的空间,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润滑油企业在油品标准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各种润滑油在品质上有很大的差别,一些大型润滑油企业的产品,质量稳定,有较好的使用效果,而一些杂牌润滑油,由于质量上的问题,在使用中会给用户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由于国内广大机动车用户对润滑油企业不是很了解,对润滑油的使用知识也很欠缺,所以在选择机油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为了让更多的摩托车用户更了解润滑油企业和他们的产品,更好的选用市场上质量可靠的润滑油,使车辆性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在此我们把市场上一些知名的润滑油企业及他们的产品介绍给大家,以方便广大用户在市场上选购适合自己的润滑油产品。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配件》2001,(14):17-19
2001年,中国汽车有形市场面对四大压力: 一是加入WTO后,国外汽车营销模式对中国现有营销模式的冲击;二是我国汽车生产企业进一步整合经销商,大幅度减少经销商数量的影响;三是汽车销售市场上消费者继续持币待购,短期內很难复苏;四是有些传媒对有形市场和专卖店发展中的不客观舆论,给汽车有形市场创建新营销模式带来困难。 如何面对和化解中国汽车有形市场的这些压力,如  相似文献   

9.
临近年末,汽车市场的竞争又一次达到了顶峰,企业与企业之间、车型与车型之间、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的竞争都在年底冲量时非常完整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不得不提的还有汽车有形市场与4S店之间的竞争,这类竞争平时并不受人瞩目,但又无时无刻不表现出来,特别是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汽车有形市场和4S店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互相之间的竞争就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0.
朱敏 《汽车与配件》2002,(50):13-15
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在逐年翻倍的增长,预计到2005年汽车消费的主体将会发生本质的变化,由原来的集团企业转变成家庭私人消费者,从而造就一个繁荣的新车市场,与此同时,与新年市场密切联系的二手车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二手车经销商  相似文献   

11.
库存压力大、市场竞争激烈、新车利润下滑、成本上涨、盈利困难……走过2019年,国内不少汽车经销商满身压力,满眼难题,在2020年初又遇上新冠疫情,资金压力空前,销售几乎停滞,人员流失,在一季度末才渐渐开始有好转迹象。国内汽车经销商正面临哪些挑战?疫后从政策到消费再到市场环境,出现了哪些主要变化,又有哪些机会?  相似文献   

12.
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在逐年翻倍的增长,预计到2005年汽车消费的主体将会发生本质的变化,由原来的集团企业转变成家庭私人消费者,从而造就一个繁荣的新车市场,与此同时,与新车市场密切联系的二手车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二手车经销商如何在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市场中掌握商机,开拓市场的客户群、提升企业的知名度是很值得思索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饶达 《轿车情报》2006,(5):40-41
乘用车市场总体分析 今年三月份。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又创历史新高。但是月销售同比增长率比一、二月份有所下滑。由于消费税的税率上调。在4月1日新消费税实施前,对税率上涨的乘用车(过去占市场总量的26%),经销商大量提车,以便赚取税差。使三月份销量至少多增长了2万辆,因此,“五一黄金周”前的四月份乘用车市场销量可能不如三月份,但是,包括微型客车在内。全部乘用车市场今年的销售量在600万辆左右估计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新车市场出现井喷式的增长,与之关联紧密的二手车市场也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本文对二手车的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提出较完善的营销方案。"汽车经销商功能的完善,新车销售压力的需要,以及经销商及汽车生产厂商本身盈利性的需要,使二手车业务成为汽车厂商的当务之急。"二手车的定义直接关系到所涉及车辆的范围,2005年10月1日,由商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此办法总则的第二条,对二手车定义为:二手车  相似文献   

15.
陈芳  刘坤 《中国电动车》2008,(10):100-101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周期性的市场,自2002以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期,然而随着政府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出台,现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房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销售量也明显下降,中国房地产面临"拐点",市场压力增大。面对当前低迷的市场行情,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去应对。  相似文献   

16.
<正>润滑油竞争日趋激烈,市场越来越艰苦,在这个市场变化中,经销商也在不断分化,逐步形成了"迷茫困惑"与"闲庭信步"两种类型,他们代表了经销商发展的不同层次,也是目前许多经销商的真实写照和缩影。那么,不少经销商创业的起步时间、资金都差不多,为什么发展到现在,  相似文献   

17.
各类转向拉杆总成和前控制臂总成销售量逐年大幅度提高,其球销套的粗加工将是制约公司增长的工艺瓶颈。本报告是研究一种少切削和无切削的加工工艺达到取消粗加工工艺及其设备,达到总成生产高速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及社会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带来汽车配件供应需求量的增加,汽车零部件生产,销售也逐年增长,促使汽车配件销售在全国出现了市场热。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兴建的规模化、规范化的汽配城,汽配销售中心成为一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产业品牌的窗口,市场品牌和地方文明建设的形象工程。汽配市场成为物质经销商择业所关注的热点,因此,汽配市场被他们炒的火热。  相似文献   

19.
1998年轻型载货汽车市场僧多粥少 我国轻型载货汽车的销售量自1995年达到高峰之后,近3年来需求总量每况愈下,受到市场容量的制约,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产能过剩已是普遍的问题。 1998年我国全年生产轻型载货汽车29.74万辆,销售29.25万辆,分别比1997年增长0.33%和-1.34%,产量基本持平,销量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20.
李伟 《商用汽车》2012,(5):84-87
随着我国商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市场竞争已从销售逐步转向售后服务市场。作为售后服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客户满意度管理越来越受到汽车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重视。客户满意度管理是以客户感受为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