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运科技信息》2009,(1):I0001-I0002
肖汉斌,男,1963年1月生,湖北省天门市人。1988年5月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港口机械系硕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5月至1989年3月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任教、1989年3月至今于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系任教(2000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任物流工程系和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2003年获博士学位),现任物流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交通部跨世纪重点培养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2.
《船海工程》2007,36(4):F0004-F0004
武汉理工大学系统仿真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心是一个以科研、培训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研究中心,教师8人,其中教授(博导)2人,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本中心现有博士研究生12A.,硕士研究生32人。中心成立于1994年,主要以国家横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军工项目和横向项目为主,近十年科研经费达5千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交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技推广二等奖等荣誉。  相似文献   

3.
《船海工程》2008,37(2):F0004
武汉理工大学系统仿真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心是一个以科研、培训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研究中心,教师8人,其中教授(博导)2A,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本中心现有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32A。中心成立于1994年,主要以国家纵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军工项目和横向项目为主,近十年科研经费达5千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交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技推广二等奖等荣誉。  相似文献   

4.
《船海工程》2008,37(6)
武汉理工大学系统仿真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心是一个以科研、培训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研究中心,教师8人,其中教授(博导)2人,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本中心现有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32人。中心成立于1994年,主要以国家纵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军工项目和横向项目为主,近十年科研经费达5千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交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技推广二等奖等荣誉。  相似文献   

5.
据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发表的报告,中国于2001年完成了政府制定的煤炭供求平衡目标的调整,但2002年以后煤炭生产的发展跟不上迅速扩大的内需,从2003年下半年起煤炭供求处于严重紧张状况,2005年起虽然有所缓和,但仍未完全摆脱。[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船电技术》2013,(9):5
夏立——海军工程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1964年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气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领域学科带头人,兼任湖北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力教育院(校)长联席会常务理事等职。长期致力于电力系统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先后主持国家、军队重点科研60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20余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2部,教材1部。指导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3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武汉市第二届优秀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船电技术》2012,(7):403
夏立——海军工程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1964年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气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领域学科带头人,兼任湖北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力教育院(校)长联席会常务理事等职。长期致力于电力系统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先后主持国家、军队重点科研60多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二等奖1项。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20余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2部,教材1部。指导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3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武汉市第二届优秀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船海工程》2009,38(1)
武汉理工大学系统仿真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心是一个以科研、培训和研究生培养为主的研究中心,教师8人,其中教授(博导)2人,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本中心现有博士研究生12人,硕土研究生32人。中心成立于1994年,主要以国家纵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军工项目和横向项目为主,近十年科研经费达5千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交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技推广二等奖等荣誉。  相似文献   

9.
"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教学计划概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是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由世界海事大学(WMU)和大连海事大学(DMU)联合创办的一种继续教育模式。该合作项目主要由技术、法律(法规)和管理(经济学)三个关键部分构成,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海事专业人才,解决海上安全与海洋环境保护中凸现并日益复杂的重要问题。经过几年的运作,到目前为止,该班已有两期学员取得毕业资格。"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的教学计划,体现了国际海事教育主要内容和趋势,在此编发旨在为国内海事培训部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IALA AIS委员会颁布了IALAA-124建议-自动识别系统(AIS)岸站与联网服务的1.2版本,对1.1版本(2003年)有所增补,其中,原来空缺的第3篇-B第45章-AIS物理岸站FATDMA配置,作为附件F补写了部分内容。附件F主要以ITU—RM,1371—1有关FATDMA的原则规定为基本依据,考虑到基站以FATDMA时隙保留发射各种类型电文的特性,提出了主管部门为指定区域的AIS物理岸站进行FATDMA时隙配置的方法。A-124建议尚未最后定稿,初步修订的第45章及附件F,目前可作为世界各地区基站制定FATDMA时隙配置方案的指南。  相似文献   

11.
趋向成熟、稳定的中日航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中国/日本航线的集装箱货流双向合计比上年增长10.1%,达到约287万TEU,突破300万TEU已近在眼前。中日航线集装箱货流第一次突破200万TEU是在2003年,从那时起仅3年运输规模就扩大了5成。1998年以来,中日间的集装箱货流连续7年以两位数增长。对于日本,中国已牢固地确立了进出口都超过美国的贸易伙伴国的地位。然而,中日间的经济关系已经成熟,一直扩大的贸易已出现增速减慢的征兆。虽说去年仍是两位数增长,但双向货流的增长已明显放慢。在这种情况下,在中日航线营运的船公司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变化。与中日航线的持续兴旺相反,日本方面认为航线环境已极为严峻,主要是中国地方船公司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往日本的运价为适应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往中国的运价因货流不平衡经常处于低位。由于日本大型厂家进人中国,日本船公司从数年前起就正式开展该航线的运输,但经营非常艰苦。然而,部分中国船公司已从中日航线撤退,日本主要船公司也已减少中日航线的运输,这是从未有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许艳 《中国海事》2005,(1):12-16
逐步建立以安全诚信为基础的船舶监督管理机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001年,交通部海事局作出有益尝试,制定并实施了《重点跟踪船舶监督检查管理规定》(黑名单制度)。2002年底,在总结该规定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决定改变以往“仅惩不奖”的管理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引导船公司及船东、船员自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于2003年4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安全诚信船舶”评选规定》(白名单制度),并于2003年6月1日正式实施。146艘船舶于7月18日被评为首批“安全诚信船舶”,随后,对该批船舶进行跟踪,及时掌握其获取“安全诚信船舶”称号后的安全状况。2004年8月,“浙海108”等4艘船舶因有不良安全记录被取消“安全诚信船舶”资格。同时,部海事局对《重点跟踪船舶监督检查管理规定》也进行了修订,并于2004年7月重新发布。2005年2月,部海事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安全诚信船舶”评选规定》进行了修订,补充增加了评选“安全诚信船长”的内容。相应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安全诚信船舶”、“安全诚信船长”评选规定》。 目前,黑、白名单制度已实施一段时间.船公司和船员反响强烈,该制度究竟对船舶安全以及船公司的安全管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海事系统逐步建立与新形势下航运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以安全诚信为基础的船舶监督管理机制是否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和难点,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为此,本刊记者于近期走访了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海事局,般公司及船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2007年8月23日,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大的水面战舰——16DDH(舷号DDH-145)直升机驱逐舰将在石川岛播磨重工横滨船厂下水,计划于2009年3月服役。16DDH满载排水量达18000吨,拥有全直通飞行甲板,最多可搭载11架直升机,可同时起降4架直升机,一旦搭载美国F-35B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即可成为轻型航空母舰。作为日本海自护卫队群(即“八八舰队”)的新型旗舰,16DDH配备有日本最新研制成功的先进舰载作战指挥系统与指管通情电监侦(C4ISR)设备,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则是被称为日本版“宙斯盾”系统的先进技术战斗系统。 日本海上自卫队是亚洲装备技术水平最高的海上力量,在美国海军装备“宙斯盾”系统后不久,日本海自即于80年代末期引进4套“宙斯盾”系统建造了4艘“金刚”级防空驱逐舰,并在21世纪初期又建造了2艘装备先进“宙斯盾”基线7.1系统的“爱宕”级驱逐舰。但“宙斯盾”系统体积庞大,造价也非常昂贵,难以大量装舰。因此,早在80年代“宙斯盾”系统诞生后不久,日本即在自身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仿效“宙斯盾”系统研制新型舰载作战指挥系统,并将其命名为先进技术战斗系统(ATECS)。该系统历时20多年,在21世纪初期方研制成功,其间技术指标不断调整,并吸收了“宙斯盾”系统的部分先进技术。ATECS是日本海自新型驱逐舰的作战神经中枢,首艘配备该系统的是16DDH直升机驱逐舰,第二种配备该系统的是将于今年开工的19DD多用途驱逐舰。由于ATECS与“宙斯盾”系统一样综合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与高速数据处理系统,所以也被称作日本版的“宙斯盾”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世界海运》2001,24(2)
赫尔基Ormsto技术公司推出的新式无线电遥测系统,可用来传送海上各种船舶,包括眺望游艇,挖泥船,拖船和成对拖网渔船之间的航行数据。为了与DGPS接收机和高分辨标绘机一起使用,这种Pairlink系统可图解显示两艘船的航迹、航向和航速,以便以最佳精度进行停泊地的管理,而也能保证船位的精确距离。 该系统结构紧凑,耐用且安装简单,可在船舶间距离达2 km范围内工作。Pairlink配套的OMNILINK4000系列无线电遥测组件,是为内部数据通信研制的,由与区域控制电子设备连接的UHF或VHF无线电通信设备组成。航运业务通过因特网发布 航运智能网是一项因特网基航运信息业务,它可提供新闻、市场报告和参考资料。其网址为www.clarsons.net.。据称,其业务还包括新闻连续更新部分,人员、公司和事件的联系部分,以及调查及参考的方便条件。要求现有所有货船装用综合VDR设备 在油船“EriKa”号海损之后作为旨在提高油船安全水平的一系列建议的一部分,欧洲区域海运业联盟(AMRIE)要求欧洲委员会在要求现有所有货船装用综合航行数据记录器(VDR)方面起示范作用。 这项要求完全超出提议的IMO要求,它只要求客船和新型货船装用VDR(通常叫做“黑匣子”)。AMRIE认为,只要欧洲委员会准备实现航运的“安全文化”,所有船舶立即采用VDR是绝对必要的。 许多制造厂最近已推出按IMO要求设计的VDR系统,其中包括,Broadgate的“VER 3000”,Kongsberg Norcontrol的“Maritime Black Box”,Kelvin Hughes的“NDR2002”,Aeoliki Marine的“Totem VDR”,Jotron Electronics的“Tron VDR EPIRB”,Consilium Navigation的“VDR M2”,以及Litton Marine Systems的新式VDR系统。渡船喷水式推进器的ICCP系统 法国两艘高速渡船将在其钢制船身和7个喷水式推进器之间装用总共9个BAC Corrosion Control外加电流阴极保护(ICCP)系统。此ICCP系统是BCA迄今供应最大的,它们可保护遭受高速水流作用和比正常腐蚀的危险较大的喷水式推进器的隧道和 零部件。为了监控此ICCP装置,以及装在与阳极邻近的和与此系统电连接的参考电极,在驾驶台上设有遥控设备,监视设备和报警装置。DNV强调滚装船设备的故障 挪威船级社(DNV)在其最近的事故信息公告中指出,有缺陷的压载舱通气管引起一次(几乎是)事故。这起故障与一艘滚装船有关,它呈现出显著的向右舷横倾,恢复到左舷已使某些汽车遭损坏。在调查中发现,水进入No.3右舷压载舱,该压载舱结构是水密的,但通风管的关闭球未落到其上,可能丢失到船外。看来,水是通过通气管进入压载舱的,充满该舱并引起船舶横倾。进一步检查查明,其他关闭球也丢失了。DNV推测,档杆可能被用作装燃料驳船的系泊点。DNV强调滚装船设备的故障 挪威船级社(DNV)在其最近的事故信息公告中指出,有缺陷的压载舱通气管引起一次(几乎是)事故。这起故障与一艘滚装船有关,它呈现出显著的向右舷横倾,恢复到左舷已使某些汽车遭损坏。在调查中发现,水进入No.3右舷压载舱,该压载舱结构是水密的,但通风管的关闭球未落到其上,可能丢失到船外。看来,水是通过通气管进入压载舱的,充满该舱并引起船舶横倾。进一步检查查明,其他关闭球也丢失了。DNV推测,档杆可能被用作装燃料驳船的系泊点。 被扣留的DNV注册船居世界最低位 挪威船级社(DNV)宣称,比较3个港口国监督(PSC)区的数字显示,1999年DND注册的被扣留船居世界最低,仅3% DNV注册船在PSC检查后被扣留。日本海事协会和德国船级社注册的被扣留船,二者相同,居第2位,刚刚超过4%。巴黎、东京MOU和美国海岸警备队3个PSC区在世界范围内扣留的船舶占90%以采用最新视窗技术的 海洋气象预测新业务 这项新业务通过过滤输入的气象数据,形成并压缩该信息,以便在用户请求时使其易于读出。用户接口的主要功能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明白清楚的方法,来显示和解释该气象数据。 此数据源于跨越欧洲的各个国家气象局,且每天更新几 次。这项业务可通过PSTN(公共转接电话网)或PSDN(分组交换数据网),Inmarsat Mini-M卫星电话以及Inmarsat A/B乃至GSM蜂窝电话在任何时间均可利用,获得短期预报。此外,这项业务还提供MCA认可的重要的波高预报。Castrol公司推出Marlin 信息网和液体管理系统 Castrol公司以其船用滑油住处网(Marlin)和液体管理系统的形式为船东推出一种因特网基业务。 Marlin用户可检查其船舶的耗油量,而在其船队信息更新(例如,新的分析结果)时,则通过电子邮件来通知船上。其装备费为7 880美元,年维护费为1 580美元。据称,Marlin的优点是:可减少日常文书工作,更易于编制预算和能够对各船舶进行比较。 在液体管理系统方面,可跟踪船舶储备物料中剩余的滑油量,以及由计算机直接订购滑油。它计算是否必须在第1个停靠港为船上订购滑油,或者船上是否留有足够的滑油,确保到达下一个目的港。 因为该系统在每个港口都有每种产品价格,所以它能够计算,在那一个港口会得到最廉价的新鲜润滑供应品。该系统的装备费取决于模块数。发动机事故减少 瑞典俱乐部的分析指出,中速主机驱动的船舶较低速机船舶的索赔趋势已不再增加,该俱乐部的最新数字还表明,主机事故的平均支出(按每年每船计)自1998年以来已减少1/3。 平均索赔支出的最大减少值,就中速机(以前作为一个特定问题来鉴定)来说,1988~1999 10年间从34 615美元减少到1999年的16 969美元。但该俱乐部说,中速机的平均索赔值仍为低速机的7 503美元的1.5~2倍。 尽管有了这些改进,但瑞典俱乐部已决定,继续调查研究主机事故。机械故障占1988~1997年间所有索赔的38%,比下一年最高索赔形式:接触损伤的15%翻了一番。第9次海上事故调查人员国际讨论会 此次讨论会于2000年8月8~11日在伯利兹举行,有来自29个海事管理机构的37位代表参加。3天热烈讨论的课题均与海难调查与防止海上事故有关。 在讨论的许多课题中涉及,在重视导致事故的事件中使用电子证据,以及渔船的安全性可能是最值得注意的。芬兰、巴哈马、德国和瑞典的几篇文章论及,在重造和模拟3起碰撞和1起搁浅事故中利用航行数据记录仪(VDR)、计算机存储器和岸基交通服务站。 由日本、冰岛、挪威、新加坡、澳大利亚、巴拿马运河和新西兰等代表提出的有关各种不同题目的其他文章包括日本内海事故,调查程序,培训,以及包括船舶安全挂钩在内的事故等。润滑油集装箱问世 英国国际TEC公司推出一种新型ISO(国际标准化组织)集装箱,用于运输无甚危险的液体货物,包括润滑油和蜡。称作“润滑油集装箱”。箱体与普通20 ft海运集装箱相仿。只不过没有门,装卸须经由箱体顶部的舱口。完全可用于多式联运,双层箱体,以提高安全和强度。 这种箱体的巨大利益在装载量比通常的20 ft罐式集装箱大40%,节省运费。 此种箱型的主要参数如下: 最大总重:35 t 最大计费重量:30 t 估计皮重:5 t 长度:6.058 m 高度:2.438 m (蔡 观)电子海图上 显示天气预报数据 Transas Marine推出一种名为Weather Wizard系统,它能自动接收和处理天气预报数据,并将其直接显示在电子海图屏幕上。该系统通过卫星、调制解调器或移动通信接收天气预报,并且在海图背景下以矢量形式显示这些气象参数。 可以显示5天前以及船舶航线的天气预报,并能在考虑潮流,流和气象条件如风、风浪和浪涌下为船舶航速损失进行计算。 Weather Wizard和天气预报业务可以从该公司www.transas.com.的网站点下行传送。沪东造船集团将为希腊再建一艘74 500 t散货船 沪东造船集团将为希腊迪亚曼斯·莱莫斯航运公司再建一艘74 500 t散货船,合同签字仪式前不久正式举行。 该船总长225.00 m,型宽32.26 m,型深18.70 m,设计吃水12.50 m,符合并满足国际上常规的公约、规则要求,并集当今世界先进的船舶设计技术于一体,其载重量在国内同类型散货船中首屈一指,现已成为批量建造的重点船舶产品,引起了海内外船东的关注,表明沪东造船集团在船舶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邵天骏) 74 500 t散货船“永欢”号在沪交船 由沪东造船集团为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建造的74 500 t散货船“永欢”号,在创造了国内建造同类型船舶65天船台周期和85天码头周期两项新纪录后,日前在沪正式交付船东。 该船总长225.00 m,型宽32.26 m,型深18.70 m,设计吃水12.50 m,结构吃水14.25 m,续航力22 000 n mile,设计航速14 kn,符合并满足国际上常规的公约、规则要求,主机采用沪东重机公司自行制造的5S60MC-C型柴油机。该船由于在开发中认真吸收世界先进造船设计技术,增加船体结构吃水,压缩机舱长度,从而提高了船舶载重量和航运效益,并在船舶市场上具有很强竞争力,受到客户们的欢迎。(邵天骏)ICS反对取消单壳体油船的建议 国际航运协会(ICS)已向IMO提交下列建议:反对比利时、法国和德国提出的要求——及早取消单壳体油船的“与实际不符的建议”。当IMO正在认可加快取消单壳体油船的理由时,ICS宣称,双壳体并没有避免“Erika”号海难,并强调船东所关心的是,及早取消那些根据国际规则建造的船舶。ICS指出,许多事故包括一些重大结构事故,均有相似的原因,包括与验船效果、做法和监督有关的问题,IMO必须保证有效地进行验船。 ICS建议,采用静水压平衡装载(HBL)的单壳体油船可持续贸易30年。船舶设计与管理中人为因素国际会议 这次国际会议是由英国造船学会与人类工效学会、航海研究所和轮机工程师学会联合组织的,于2000年9月27~29日在伦敦市会议中心举行。这是第一次有关“人为因素”的国际会议,计划以后每两年一次。提交会议的论文总共26篇,论文课题范围较广,从居住舱室的设计到造船师、人类工效学家和心理学家代表大学、船级社、政府机构和私人咨询公司提出和描述的船员行为和工作负荷。 为了对此次论文会的课题进行综合评述,将这些课题分为:(1)引论——利用“人为因素”的简史;(2)船舶可居住性——综合因素和设计;(3)事故与差错;(4)安全设计;(5)造船工程中人的因素;(6)设计过程对人的因素的处理;(7)不断变化的环境;(8)船员行为;(9)船员定员与工作负荷。许多公司现已认识到船员行为与船员运动之间是直接相关的。新型设计在这方面尚无历史数据可供使用,因而这个问题具有重大意义。2000年航运风险管理 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于2000年9月25~26日在雅典进行。研讨会的副标题是“在航运中的质量管理与保险理财的关系”。提交会议的论文30多篇,其中许多文章均涉及“Erika”号事故。迄今,美国海岸警备队已利用1个目标系统来大概地确定低标准船,以便选出进行检查。英国海难调查局总验船师、海军少将J Lang提出一篇非常有意义的文章,题为海难调查人员的任务,其中包括支持航行数据记录仪(VDR)的强有力的理由。 这次研讨会可为船舶操纵人员和保险业之间建立联系。防止亚洲太平洋地区海洋污染专题研讨会这次在澳大利亚汤斯维尔于5月召开的专题研讨会上,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代表参加。研讨会涉及5个主要课题:(1)船基污染(包括废物管理和溢油);(2)陆基污染(包括暴雨、河水排出口和各种排污物);(3)海岸发展(包括港口、动物栖息地的改变、土地开垦、疏浚和倾倒废物);(4)危险品穿越沿河区的转移/管理;(5)引入海生有害物、防污底和压载水等议题。 研讨会第四天试图寻求一些解决办法,成立新加坡和澳大利亚船舶溢油响应中心,以及地区性开创东亚地区的船舶污染管理。此外,还有文章和报告谈及太平洋地区防止海洋污染立法问题。  相似文献   

15.
《船海工程》2001,(1):46
1 概况   第六届编辑出版委员会工作期间(1997年~2000年),《武汉造船》杂志社正式出版《武汉造船》24期,共发行3.6万余册,全部按期出版。其间,1998年改版,1999年加入《中国期刊网》,并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2000年再次改版,每一次变更都使杂志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封面及内芯纸质和印刷质量较之以往均有大幅度提高。编辑部排版设备、办公条件也逐年改善。   2000年度本刊在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刊的探索中迈出了较为关键的一步。共有9个单位参与协办,协作办刊既缓解了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办刊资金不足的难题、又推动了本刊发展的社会化进程。   武汉造船工程学会2000年4月召开了常务理事会,在会上就变更《武汉造船》刊名一事展开了讨论,经慎重研究后决定,由《武汉造船》编辑部具体办理变更刊名的申报工作。   武汉造船工程学会秘书处始终关心和支持本刊的工作,及时向编辑部提供武汉造船工程学会的活动安排和各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交流和活动动态、会员单位的变动情况,为编辑部开展工作积极创造条件。 2 出版质量   从总上来看,在栏目的设置上基本涵盖了造船行业的各个方面,全年所载论文内容很丰富。但从论文的来源分析,我们还没有能够做到有目的地征集能够代表本刊办刊方向的高水准的实用技术型论文。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今后的主攻方向应以本刊的特色为立足点,主动出击,进一步树立本刊的实用技术形象,摆脱被动接稿的局面。   近年来本刊每年都有新的进展。2000年采用了最新的版式,增加了文章编号、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收稿日期和作者简介,为《中图学术期刊(光盘版)》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检索与评价数据。另外,增加了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便于被收录和检索。   全年期刊编辑加工没有大的质量问题,排版无明显缺陷,印刷无错页、漏页、倒页,出版发行无拖期现象。 3 编委和编辑部工作情况   本刊第六届编辑出版委员会因部分编委所在单位工作调整,先后有过几次人员变更,但新老编委对本刊的出版和编辑部的工作保持了很好的沿续。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几位老编委长期以来为《武汉造船》倾注了极大的热忱,把真实的感受和很具体的方法传授给我们,为刊物的发展出谋献策,对办刊人来说,这是巨大的推动力,《武汉造船》也因此而不断地向前发展着。   本刊第六届编委会所聘请的常务专业编委本着对《武汉造船》作者和读者负责的态度认真审阅每一篇来稿,对论文中的观点、方法、结论乃至具体的表述都严格把关,保证了《武汉造船》的质量。   编辑部成员密切合作,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出版发行计划,在人员少、时间短的情况下编辑出版了《第八届全国船舶操纵性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保证了第八届全国船舶操纵性学术讨论会在武汉顺利召开,赢得了好评。   编辑部密切关注各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并在刊物上及时给予报道和宣传。   编辑部在经费许可的条件下有步骤地派编辑参加编辑业务学习,并在编辑部的建设方面投资购买了新设备。 4 2001年主要工作设想 1)继续完善本刊的协作办刊机制。 2)补充和扩大常务专业编委队伍,聘请年青、有专业特长、热心于造船工程学会工作的科研人员担任专业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 3)更改刊名工作前阶段我们付了很大的努力,后面的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应积极创造条件,取得各方面的支持,争取尽快启用新的刊名。 4)把握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上网条件建立与专家、作者、读者的广泛联系,采取必要的鼓励措施征集高质量的论文;筹建本刊的数据管理系统。 5)继续认真对待每一篇来稿,把好稿件的审理关。 6)限于创刊至今的历史沿续和经费、人员等多方面的制约,还没有走出地域限制,今后的发展应考虑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使期刊真正走上社会化的发展之路。 7)关注造船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有重点地报道实用技术的新突破和热点问题的研究新进展。 8)严格按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要求,抓好期刊出版发行的每一个环节,保证准期出版和及时送审。 9)与造船企事业单位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开展合作与交流。 《武汉造船》杂志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