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前进型蒸汽机车是中国第1种自主设计的干线货运机车,1956年9月由大连工厂试制成功。机车全长26 036 mm,构造速度80 km/h,轴式1-5-1。原称"和平型"(代号HP),图中即是和平型时期的形象。前进型机车先后由大连、长春、牡丹江、沈阳、大同、唐山等工厂生产,机车轮周功率达到2 190 kW,机车全长  相似文献   

2.
《中国铁路》2013,(Z1):2-2
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唐车)始建于1881年,是中国轨道装备制造业的发祥地和摇篮。唐车曾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机车"中国火箭号"中国第一辆客车"蜜舆龙车‘’等一批批领先于同时代的机车车辆产品,1994年至今.唐车为中国六次铁路大提速批量提供了新型客车,累计  相似文献   

3.
正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唐山公司)始建于1881年,是中国第一家轨道装备制造企业。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中车唐山公司曾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机车——"中国火箭"号,中国第一辆客车——"銮舆龙车",研制了中国第一辆货车、第一辆轨道检查车、第一辆特种车和第一辆高级公务车,创新开发出中国第一列双层内燃动车组、第一列摆式列车、第一列70%低地板轻轨车、第一辆常导中低速磁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高端产品基地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唐车)始建于1881年,是中国轨道装备制造业的发祥地和摇篮。唐车曾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机车——"中国火箭号",中国第一辆客车——"銮舆龙车"等一大批领先于国内外同时代的机车车辆产品,累计生产各型客车数万辆。进入二十一世纪,唐车抓住国家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的历史机遇,创新发展,搭建起了世界一流的研发制造平台,成为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高端产品基地。  相似文献   

5.
<正>公司简介Company Introduction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唐车公司)始建于1881年。曾以制造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中国第一辆客车——"銮舆龙车"而闻名中外。建国60年来.唐车累计制造客车近万  相似文献   

6.
正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唐山公司)始建于1881年,是中国第一家轨道装备制造企业。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中车唐山公司曾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机车——"中国火箭"号,中国第一辆客车——"銮舆龙车",研制了中国第一辆货车、第一辆轨道检查车、第一辆特种车和第一辆高级公务车,创新开发出中国第一列双层内燃动车组、第一列摆式列车、第一列70%低地板轻轨车、第一辆常导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创造了一批又一批领先于国内外同时代的机车车辆,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坚韧有为的铁路工业栋梁。  相似文献   

7.
<正>人民型蒸汽机车由青岛四方机车厂1958年制造。属于客运机车,轴式2-3-1,动轮轴重21.04t,轮周功率1400k W(1900马力),构造速度110km/h。截至1966年,人民型蒸汽机车共制造了258台。人民型-1001号蒸汽机车现保存于中国铁道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带有龙饰的“中国火箭”号就是“首台”吗? 关于中国诞生的第一台蒸汽机车,一位名叫彼得·克拉什的外国朋友寄来了它的设计制造者、英国工程师金达的一篇文章:《华北的铁路和煤炭运输》文中这样写道“在1880——1881年冬天,一台设计特殊的机车在修车厂车间悄悄地诞生了。这台机车由不起眼的零星材料组装而成:发动机来自一台轻便式提升机,机车车轮是买来的碎铁浇铸件,框架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铁路"胜利型"蒸汽机车是客运型机车。最早由南满铁道日立制造,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为"胜利3型",由青岛四方制造。车轮轴式:4-6-2;动轮直径:1 750 mm;装备质量:89.4 t。  相似文献   

10.
<正>1907年美国制造。机车全长16002mm,动轮直径1270mm,机车总质量102.9t,轴式为1-3-1。曾运用于京山铁路,主要用于调车及小运转。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第一个铁路工厂是胥各庄修车厂,即现在的唐山机车车辆工厂的前身。该厂始建于1880年5月,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胥各庄修车厂是中国早期的近代工业企业之一,是晚清洋务运动中兴建的中国第一家铁路工业企业。1881年建厂之初,即组装并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制造了第一批运煤货车.还制造了中国第一辆客车等,成为中国铁路机车车辆的摇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铁路》2021,(1):78-78
建设型蒸汽机车是新中国成立后制造的第1台干线货运蒸汽机车,为大连机车车辆厂制造,机车加煤水车总长23.39 m,动轮直径1 375 cm,设计速度85 km/h。模数牵引力250 k N,轴式1-4-1。1957—1988年,共制造1 916台。  相似文献   

13.
正1957年大连机车厂对胜利型机车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升级换代产品。1958年起由青岛四方机车厂生产, 1966年停产,共生产了258台。人民型(客运)机车轴式2-3-1,机车全长23.3 m,设计速度110 km/h。  相似文献   

14.
正1937年日本制造,机车总质量199.91?t,机车全长24?705?mm,动轮直径1?850?mm,轴式2-3-1。当年电影《21次列车》中的牵引机车就是SL8,京山线上的客运列车大部分由SL8担当牵引任务。1990年取消该型号。  相似文献   

15.
《铁道技术监督》2014,(4):104-104
<正>自2014年4月3日起将2014年3月18日发布的原认证公告第2号(总第149号)中"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的"CRCC10213P10721R1L-7"证书信息删除。特此通知。  相似文献   

16.
正新西兰铁路赫特机车工厂生产,1932—1950年共制造71台。机车高3502mm,宽2589mm,轴式2-4-1,总质量88t,轨距1065mm。  相似文献   

17.
正1940年日本制造。机车及煤水车总质量151.76 t,机车全长22 119 mm,动轮直径1 450 mm,轴式1-4-1。曾运用于我国华中铁路,担当短途运输及调车作业。1990年取消该型号。  相似文献   

18.
<正>1937年曾在京沈铁路运用,总质量199.91 t,机车全长24705 mm,轴式2-3-1,1990年取消该型号。  相似文献   

19.
从1994年7月1日起,我国铁路旅客列车的旅行速度终于实现了每小时100公里的纪录。创造这一成绩的是行驶在沈阳至大连间的“辽东半岛号”旅客列车,由两辆机车牵引16节客车,在400公里的距离内,耗时整4小时。 历史的回顾 各国铁路都在为不断提高速度而付出巨大的努力。速度每提高一步,就需要机车、车辆、线路、信号、通信、运输组织等技术的相应提高。因此,一部铁路发展史,实际上是列车速度提高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末,京奉铁路前身的津沽线刚通车,从天津到唐山3天的行程,立即减少到只要5小时,按目前津唐间铁路里程计算,其旅行速度为每小时  相似文献   

20.
<正>在2015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览会上,中国北车主打"中国创造"概念,展示了自主研发的轨道车辆核心系统及一系列新品,包括动车组牵引控制系统、网络控制系统以及机车制动系统,是轨道车辆最核心的"三大件"。未来上海的3号、4号、8号线等轨交线路的列车有望实现全国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