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面向”与高校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教育要“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在方法论和战略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新,论述了实施创新教育的内在要求,提出了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儒墨作为两大教育学派,在教育思想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从总体来看,儒家突出“乐学”,墨家强调“强教”。在教学方法上,儒家注重启发式教学,而墨家则注重注入式教学。二者的差异最终是由他们各自的教育目的所决定的。儒家认为教育是“为己”,培养目标是君子,而墨家则认为教育是“为义”,培养目标是兼士。“乐学”与“强教”具有各自的价值,只有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型”师资培养存在教师综合素质不高,综合教育专业学生态度模糊、热情不高,课程缺乏综合性以及师范性不突出等核心问题。因此,创建胜任“综合型”师资培养的新型教师队伍,培养适应国家、社会需要,立志到教育第一线的师范生,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型”师资培养深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师生“零距离”: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道德含量极高的事业。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学识,又必须有很高的理论修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要上好这门课,还应该比别的教师更多地与学生进行接触,经常与他们保持“零距离”。  相似文献   

5.
华丽 《城市公共交通》2014,(3):19-19,21
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党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端正党风和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的主题性工作中,党员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应当是重中之重。结合实际工作,我认为党员教育内容、形式、载体、机制的创新,对于取得教育实际效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为“外适性”的,以满足高等教育外部需要、“生产合格产品”为质量标准,高等教育增长主要是一种量的增长而非质的增长。在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下,高等教育发展应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并以追求卓越为质量取向,而大学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卓越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单位,为了将好事办实,在学校构建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的人本化、规范化、网络化教学管理模式的总框架下,针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初步构建了具有本土化特征和本校特色的“11531”教学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管理制度的系统化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交通》2014,(7):53-53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集团公司党委严格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完成既定动作,同时结合企业实际积极开展多项活动,通过“一二三齐步走”,不断推进集刚公司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努力将洛阳公交打造成“群众公交”。  相似文献   

9.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以始料未及的速度在校园中掀起“微浪潮”。它在深刻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方式,也日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在微信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者微能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微体系等方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的本专科教育是通识教育,应该跳出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壁垒,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知识、能力和人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从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应时代的发展采取多元的教学方法,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以实践育人.  相似文献   

11.
上海和全国许多大中城市一样,“黑车”十分猖撅,这已是一个顽疾。查处“黑车”,须要取证,且证据使得“黑车”司机无法抵赖、认罚。要群众举报吧,难!有的人说“举报啥?你又不能解决我的出行问题。”有人说“‘黑车’司机都是藏刀带棍的,我举报后被查处,还不将我捅死或致残?”有的人干脆讲“开‘黑车’也是出于无奈,混口饭吃呗!  相似文献   

12.
一、传统教育思想的由来和历史划分 传统教育是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提出来的。在二十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宣称自己的教育主张为“进步教育”,而把在欧美一些国家盛行的,以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思想称为“传统教育”,这就是“传统教育”一词的由来。从历史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和学生就业选择“错位现象”的根源在于忽视学生的职业志趣。解决之策是发现学生职业志趣、改革招生制度、建立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学生志趣为根本”的专业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14.
古代“匠人精神”是中国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和工匠阶层内部自发性发展相结合的文化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匠人精神”逐渐演变为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以人为本、尊师重道等为主的中国“工匠精神”。中国“工匠精神”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环节中,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是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以国家政策文件为重要依据,结合高校教育体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并对“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路、基本运行等做了详细阐述,以期对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1986年是“七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我们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精心组织好“施工”的一年。今年一月份我部召开了部属高等院校教育工作会议,讨论制定了《“七五”期间部属高等院校工作纲要》,在总结“六五”期间交通高教工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卫远 《交通与运输》2007,23(3):73-73
所谓三“E”是法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和工程(Engineering)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三“E”首先是由美国堪萨斯州安全委员会主席哈维在1923年为解决交通安全问题而提出的,后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威廉斯对三“E”又作了补充和发展。他们认为要搞好交通安全,必须以法规、教育、工程为主体,  相似文献   

18.
经过30多年的开拓与探索,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中国教育改革开始进入更为复杂与曲折的深水区,愈来愈触及深层次的结构与机制问题。高校制度改革不仅是教育自身的改革问题,更是一个统合了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于一体的综合性改革课题。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看,高校需要直面政治和教育自治问题,进行“宪政”意义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我国各高等学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上海各高校纷纷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在学分制体制下,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有较高要求,不少学生通过选课自加压力,争取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发展后劲,掌握一种以上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和开发性人才。  相似文献   

20.
根据“并轨”后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论述如何做好“并轨”后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