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道德教育的主体性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在自己自由自觉的活动和同外部世界发生的全面的对象性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地表现和实现自己本质力量、自由地普遍地展示自己真正人性的历史过程。主体力量的展现即主体对实践的驾驶和对精神价值的追求是其关键。新时期的道德教育应立足于主体的全面发展,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道德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2.
论个人自由的四个领域和三个维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个人自由是最直接可体验的自由。个人自由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和自我条件才能实现。从自我条件来说,自我能力和自我意识是个人自由实现的基础。经济自由、政治自由、道德自由、私域自由构成个人自由的四大领域。人在这些领域里的自由选择的实现及其实现程度就体现出人的自我实现的程度。它们共同体现人的现世存在状态。无论哪种自由,就其本质来说都是一种选择,一种自主和自主意识,人自己决定自己的一切。个人自由意味着在“三维立体”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自主性的选择:在存在维度上“选择”不同的个性;在价值维度上“选择”自我的价值;在自我维度上“选择”主体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3.
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日本80年代确立的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宽阔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和“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的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则提出“全人”的观念,即“健康的人、独立的人、创造的人、道德的人”。这反映着现代教育的着眼点已由对“物”即工具的理性层面的关切转到对“人”即主体的价值层面的关切。  相似文献   

4.
从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个人需求的基本界定入手,探讨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满足受教育者的个人需求。一方面,是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将给受教育者带来较高收益,同时可以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正确处理好高等教育满足个人需求的价值追求与满足市场需求的关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理性批判精神,关注人类的精神家园,寻求社会需要与人的需要的平衡,有助于改变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过程中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促进高等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向前发展的需要,是人类教育历史发展的一个必希,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 重事转向重人;重知识转向重素质,重功利转发重价值;勺转 重长期发展。在教育领域贯彻人文主义,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其精髓在地头 的主体价值,在重视人的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完善,本文具体阐述了应如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GPT技术工具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主体转变和速度加快。在GPT技术的辅助之下,确实出现了“学者大众化”的可能,即人人都可能通过终身学习,以及自己运用自由时间在不同的领域攀登知识高峰。然而,可能性与现实之间仍然存在鸿沟。同时,“学者大众化”还可能存在知识民粹主义的风险。在GPT技术应用的影响下,未来社会科学研究可能会出现如下趋势:定量研究会进一步普及;GPT可能会成为研究者的新导师;跨学科变得更加可能;人类研究者的主要工作将可能从创造转向选择;人的智能涌现能力可能会减弱。我们不仅要将GPT当成研究工具,还要把它当成研究对象。GPT技术拥有巨大的创造性破坏效应,这使得智能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变得极为重要。在智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想象力、逻辑力、思辨力至关重要。这一新型交叉性学科的建设,需要打破文理思维的壁垒,实现真正意义的学科交叉;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同样要形成交叉效应,以对人工智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中各个分支学科同样需要在充分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开展带有一定预测性的未来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庄子哲学的主题就是摆脱人生的困境,实现自由,即不受限制,依靠自我,遁世散漫,绝对无为的精神自由.庄子对困境超越的理论,显现出庄子对人自身的关注,对人的生存意义、价值的思考,对人自身的尊严和权利的重视,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它在解决人类精神生活、提高心灵境界方面,具有永久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师生学术共同体是大学中的重要组织。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学术共同体的形式而存在。20世纪中后期以来,由于受专业化发展、不健全竞争机制、功利性学习目标以及师生关系淡化等因素的影响,师生学术共同体日渐衰落,而大学的和谐发展又内在地要求师生学术共同体进行新构。新构师生学术共同体的策略主要有: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守护学术自由;进行跨学科教学活动;完善教师与学生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通过社会机体自身的改革与完善,不断促进社会成员人格独立、主体性自由发挥的真正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尊重和发展主体性人格为立足点。其中,民主法治以主体自由与服从规范的统一为根基;公平正义以对主体人格尊严的确认为标志;诚信友爱以对主体交往差异的尊重与宽容为前提;充满活力以主体创造性被激发为目的;安定有序以主体权利保障最佳化为条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主体的理性和良知为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肇始于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叶。在一百余年的法制建设历程中,历经移植模仿、创建繁荣、受挫停滞和稳定发展等四个阶段,形成了如下特点:在价值理念层面,更多地强调国家主义至上,缺乏大学自治及学术自由的传统;在外部利益主体的协调层面,从政府与高校的单一关系开始向政府、市场、高校三者共同协调发展模式演进,从强化社会本位向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并重的方向发展;在内部利益主体的共享层面,内部权力配置是一种不均衡的发展模式,教师与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权力表达较微弱,大学成员的权利保障没有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论新经济时代的大学文化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具有创新性,大学文化所处的特殊地位也要求不断创新,并且需要自由与开放来促进文化和大学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经济时代,其特征也是创新、自由与开放、本文从文化、大学文化、新经济时代的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新经济时代的大学文化精神为创新、自由与开放。  相似文献   

12.
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强化校地、校企合作,拓展服务社会的内容,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责使命,彰显自身的办学特色。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服务社会的体制机制,努力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主体范畴的定位,哲学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面貌为之一新。世界从本原意义上是统一于物质的,从实践的意义上又同时是统一于人的。物质世界具有辩证的本性,但辩证法的完整形态恰恰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世界。实践不只是与认识相对应的概念,而且是人之为人的基础。主体地位的确立使得实战、自由等概念要作新的诠释,价值、人道主义等概念也应恢复其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使命发生了变化,即从研究如何推翻资本主义转向研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因此,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必须从重批判转向重建设.需要拓宽和改革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任务.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而且要研究社会经济的运行和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要研究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而且更要重视研究服务行业即第三产业领域的劳动;不仅要批判资本主义,而且要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服从“三个有利于”的衡量标准.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越须贴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现实;贴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目的。  相似文献   

15.
如今,"保守主义"一词已经出现泛化的趋势,并引起诸多误解.为重新界定该词的内涵与外延,可以借助对保守主义鼻祖--柏克思想的探讨来认清保守主义的本质.从历史渊源看,柏克思想的核心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强调经验(人类理性的对立物),避免蹈入形而上学;第二,强调传统(上帝意志的中介物),避免蹈入怀疑主义.因此,保守主义的本质也包括这两个方面既破除理性的权威(保护个人自由),又树立上帝的权威(维持社会秩序).由于坚持理性的有限性,柏克在处理上帝与个人之间的中介物--历史或传统时,必定会出现无法分辨的困顿,但这种困顿是基于人的有限(与上帝之间有无限之距离),因此是必要的.任何因之对柏克思想的修正都会偏离保守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构建中的行政责任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一种能够支配他人权利的权力,公共权力的形成源于这样一种承诺:以公共权力为个人权利服务。承诺就是义务和责任。只有将内在立法的责任意识与外在立法的责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才可有效防止行政权力行使者专权、滥权,并为增进人类福祉,维护人的自由与权利作出实质性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的人文意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它不仅能够为知识的传递提供合理的价值导向,而且能够为人类明的传承和科学精神的倡扬提供不竭的动力。我们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赋予人类的巨大能量使其目的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当代社会知识传播的中心,大学唯有重视自身的人维度,才能塑造出既具有知性活力,又富有人格魅力的人,从而实现当代社会发展赋予它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8.
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历来是以育人为己任,是主体人的再生产。而传统的教育观念把学生仅看作是受教育的对象,被动的接受知识,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根据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强调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大学之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应当具有大气大象、大师大量与大行大化的文化精神气质,大学正是以自己这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引领社会前进;“学术自由”是大学与生俱来的传统,而这种传统的生命力又依赖于一个有利于学术自由的生态环境氛围;现代大学文化精神之构建在于价值观的整合、学科的相互尊重、科学人文知识架构的融合与校园文化文明创新。  相似文献   

20.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一项重要使命,但目前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西方思潮大举入侵,航海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中也存在着学科结构单一、重专业轻基础等缺陷,造成了学生人文知识贫乏和人文精神淡薄。航海职业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可通过四种途径:即适当增加人文课程比重;将人文精神的培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营造富于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丰富人文教育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