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珠江 《珠江水运》2007,(11):15-16
当人们对今年春天长洲枢纽大塞船事件还记忆犹新时,自10月12日开始的船闸滞航现象再现长洲水利枢纽,时隔仅仅4个多月。上一次滞航是由于水电枢纽1号船闸未与2号船闸同时建成通航和2号船闸通过能力有限,滞留船舶最高峰达1500多艘,这次是因枢纽下闸蓄水及航道维护等原因引起,最多滞留船舶700多艘,滞航船舶每天还以几十艘的速度增长,如不尽快解决,滞航塞船现象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的长洲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预计逼近亿吨,成绩喜人。但是谁也想不到,昔日的长洲枢纽船闸,却是另外一番光景。长洲枢纽处于西江航运干线咽喉位置,枢纽建成后改善了航道通航条件,沿江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对水运的需求不断增长。自2007年长洲枢纽一线、二线船闸建成后,一直持续到2015年初,频繁出现的船舶滞航问题令人尴尬不已。直到长洲枢纽三线、四线船闸投入使用,船舶滞航问题  相似文献   

3.
“战枯水,保畅通”是西江每年枯水季节无法避免的任务。10月份以来,受船闸通过能力饱和、船舶日报到量增多和三线四线船闸施工等因素影响,长洲坝区航段出现了船舶滞航。10月25日,长洲水利枢纽上游滞航船舶数量超过300艘,且持续48小时以上,梧州市西江黄金水道通航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启动了Ⅲ级响应。12月15日8时,坝区滞航船舶总数量达到峰值868艘,为入冬以来最高。  相似文献   

4.
自2007年5月15日广西梧州长洲枢纽船闸正式通航以来,5月22日中午12时03分,上锚地待闸下航船舶已于11点58分全部进入闸室,下航状态畅通,宣布长洲枢纽船闸上下游滞留的船舶结束待航,船闸进入畅通运行,见《长洲船闸通航情况表》。  相似文献   

5.
<正> 长达近半年之久的长洲水利枢纽航段滞航到4月27日终于结束,今后相关部门会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存在问题?长洲水利枢纽相关部门人士透露: 长达近半年之久的长洲枢纽航段滞航在4月27日终于解除Ⅰ级响应,截至4月30日8时,上游滞航船舶数量仅有132  相似文献   

6.
长洲水利枢纽位于广西梧州市上游12km处,长洲枢纽过船设施为2座一级船闸,其中2号船闸(1000吨级)于2007年3月3日建成运行,1号船闸(2000吨级)于2007年5月15日建成运行,两线船闸设计双向年通过能力3200万吨。长洲枢纽的建成,为渠化西江航道,提高西江通过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船闸规模偏小,管理体制不顺,经常引起船舶过闸堵塞,影响了西江航运干线的畅通。  相似文献   

7.
提高长洲枢纽现有船闸通过能力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洲枢纽现有船闸建成后有力地促进了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能力,但其瓶颈效应也渐显。为缓解其堵航滞航问题,通过分析一线二线船闸的通航现状,基于改进的一次过闸平均吨位计算模式,预测了现有船闸近期(2010—2015年)的通过能力,并针对性地从船闸管理模式、船型标准化和大型化、船舶调度、工程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长洲枢纽现有船闸通过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11月,长洲水利枢纽"船舶吃水智能化检测与预警系统"的建成和使用,实现了对长洲船闸上下游过往船舶"吃水深度"的实时监测、视频证据智能化采集和"超吃水预警"自动化上报,有效保障了船舶、船闸的运行安全和通航效率,在业界尚属首创。弥补了长洲船闸过往船舶"吃水数据"的监管空白,直接将监管带入了"智能化"时代。  相似文献   

9.
正11月10日,记者从珠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珠航局")获悉,2017年10月,西江航运干线长洲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达1093万吨,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据介绍,10月份,长洲枢纽上游来水情况理想,通航条件良好,过闸船舶总数达10666艘次,同比增长53%。船闸各项运行指标不断优化,日均船舶报到数344艘次,同比增长50%;日均待闸船舶数35艘,同比下降71%;船舶平均待闸时间为2.5小时,同比下降10.4小时。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回暖,珠江水运需求旺盛,运价持续上涨,长洲枢纽货物通过量继续高速增长,10月货物通过量达到1093万吨,同比增长90%,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是长  相似文献   

10.
朱光富 《珠江水运》2011,(Z2):63-65
2009年,长洲船闸全年双向过闸货运量已经达到4433万吨,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中"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的"一横",西江黄金水道的水运便利优势得以显现。但是随着运量的迅速增长,长洲船闸通过能力不足,发生滞航事件的瓶颈问题更为突出。本文从长洲船闸的管理体制出发,就解决长洲船闸滞航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去年入秋以来,由于珠江流域上游旱情严重,江河来水持续减少,水库蓄水量不足等原因,造成长洲水利枢纽长时间出现大量船舶滞航的状况,严重冲击西江航运市场,对沿江港航和厂矿企业影响巨大,经济损失十分严重,也  相似文献   

12.
正长洲枢纽船闸通航主要情况:过闸船舶数和货物通过量有一定幅度上涨本月长洲枢纽船闸运行情况总体良好,船舶过闸顺畅有序,过闸船舶数和货物通过量同比、环比均有一定幅度上涨。当月长洲枢纽过闸船舶总数为11373艘次、货物通过量1129.2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0.4%和56.0%,环比分别增长17.1%和20.6%;日均船舶报到数为370艘次,同比增长60.9%,环比增长14.6%;日均待闸船舶数为29艘,同比下降31.0%,环比下降6.5%;船舶平均待闸时间为2.1小时,同比减少2.3小时,环比下降0.2小时。  相似文献   

13.
方伟迅 《珠江水运》2011,(11):37-37
在如此严峻的现实面前,我们不禁要问,难道水利没施建没就容不下区区舟楫之席?近年来,枢纽闸坝断航碍航、河道采砂乱象丛生、水量调度顾此失彼等现象让内河水运承受了太多的煎熬与无奈。2007年至今长洲水利枢纽连续7次的大规模船舶滞航堪称全国之最,千余艘船舶聚集坝区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右江的百色枢纽和红水河的龙滩、岩滩、大化枢纽因未建或缓建过船设施所导致的珠江航运不通不畅30余年,更是让每  相似文献   

14.
正截至1月8日18时,长洲船闸坝上待闸船舶568艘,坝下待闸船舶120艘,已过闸115艘,过闸174艘。相比1月7日最高峰时期的待闸船舶数量已经有所下降,但是通航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5.
黄庆锋 《珠江水运》2009,(11):52-52
8~10月,珠江水运主要经济指标继续总体向好,外贸货物吞吐量继续保持稳步回升态势,降幅总体继续收窄;珠江三角洲到香港集装箱运输也出现较快回升。但是,由于受西江航运干线广西长洲水利枢纽船闸滞航的影响,过闸的货物通过量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2月15日,珠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任建华率队到梧州进行长洲水利枢纽船舶滞航问题现场办公,牵头组织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海事局,广西壮族自冶区交通运输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管理局.  相似文献   

17.
<正>梧州港是国家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是西江重要的货物"中转港"。随着长洲水利枢纽三四线船闸的建成运行,长洲水利枢纽船闸成为国内通过能力最大的内河船闸群。广西区内90%以上的内河水路货运都从长洲水利枢纽船闸通过,2018年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突破亿吨大关,达到1.32亿吨,同比增长33.4%,西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亿吨黄金水道。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2月)2月长洲枢纽船闸运行情况良好,受春节假期影响,过闸船舶总数和货物通过量较上月均有一定幅度下降。当月长洲枢纽过闸船舶总数为4611艘次、货物通过量511.4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4%和增长15.4%,环比分别下降67.3%和59.6%;日均船舶报到数为166艘次,同比下降2.4%,环比下降61.9%;日均待闸船舶数为25艘,同比下降35.9%,环比下降92.5%;船舶平均待闸时间为2.7小时,同比减少0.3小时,环比减少14.8小时。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月)1月由于临近春节,大量船舶和船员集中返乡过年,长洲枢纽迎来集中返航高峰,船闸运行情况总体平稳,船舶过闸秩序良好,顺畅有序。当月长洲枢纽过闸船舶总数为14086艘次、货物通过量1264.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8%和0.2%,环比分别增长5.9%和6.5%;日均船舶报到数为436艘次,同比增长7.4%,环比下降1.6%;日均待闸船舶数为332艘,同比增长361.1%,环比下降24.7%;船舶平均待闸时间为17.5小时,同比增加13.3小时,环比减少7.2小时。1#船闸运行396闸次,同比增长7%,环比下降5.3%;2#船闸运行434闸次,同比增长103.8%,  相似文献   

20.
12月11日,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一行在部水运司、海事局、珠江航务管理局、广西交通厅、广西海事局、梧州市人民政府等有关单位领导陪同下,来到珠江长洲水利枢纽滞航现场,传达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曾培炎、国务委员华建敏等中央领导关于10月下旬因特枯水位而发生的滞航事件的重要批示精神,看望并慰问了因堵航而滞留在长洲枢纽的广大船民及奋战在一线的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并要求各相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切实解决长洲枢纽船舶滞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