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高桥隧道出口下穿南同蒲既有铁路施工中,根据黄土的特性对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将设计的在总长100 m、φ159大管棚超前支护条件下采用双层支护形式的(外层为喷混凝土,内层为模筑混凝土)双侧壁导洞开挖法优化为双层支护形式的(两层均为喷混凝土)弧形导洞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并通过仰拱和二次衬砌紧跟的方法,开创性地解决了在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构筑物施工中安全和进度的矛盾,有效地控制了洞内、外沉降变形,保证了下穿段隧道的安全快速施工和既有铁路的安全运营,并降低了工程造价,丰富了黄土隧道设计施工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高速公路设计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阌乡隧道科研试验段测试结果,对大断面黄土隧道(175 m2)、浅埋(10 m)、斜交(15°)、长距离(270 m)下穿连-霍高速公路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制定了双层大管棚超前支护、双层初期支护及双侧壁导洞法施工的下穿方案.施工实践表明,本工程的设计是成功的,特别是设置双层大管棚效果明显,有效地保证了施工安全,使连-霍高速公路路面沉降控制在5cm以内.  相似文献   

3.
赵志江 《现代隧道技术》2011,48(3):136-139,143
文章介绍了在确保上方高速公路地面交通正常通行的情况下,超宽断面、埋深仅为0.5~2.5m的超浅埋平顶直墙下穿隧道工程采用管棚超前支护,结合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多导洞施工方案和微台阶开挖法来达到控制地表沉降和保证施工安全的"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建设的迅速发展,浅埋或超浅埋隧道在隧道工程建设中频频出现,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防塌施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水平山隧道浅埋段施工实例,介绍了该隧道浅埋段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双层超前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形式、三台阶七步开挖方法及防止钢拱架下沉的技术措施,其经验和方法可供类似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5.
厦门机场下穿34号楼隧道工程,隧顶到建筑结构底3 m,属浅埋大跨下穿既有建筑物连拱隧道工程.论文根据工程类比法,采用CRD法优化隧道施工步骤;借助数值分析方法,分析既有建筑的沉降规律,把握了CRD法重点施工步骤.根据现场实测及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超前注浆、地面硬化及补偿抬升注浆、洞内全断面帷幕注浆、大管棚超前支护等多种施工辅助措施.实践表明,施工过程中既有建筑结构沉降得到有效控制,最终沉降量小于40 mm.  相似文献   

6.
浅埋黄土隧道洞口是隧道施工的一个关键点,关系着隧道进洞的安全.文章以设计时速为200km/h的古迹坪双线铁路隧道洞口V级围岩段的施工为例,介绍了采用大管棚超前预加固、三台阶七步法的浅埋黄土隧道的进洞施工方法.工程实践证明,此施工方法快速有效,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
针对西河口浅埋大断面隧道下穿明长城施工难点,为有效保护文物,确保施工安全,文章提出了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地表注浆加双层大管棚的洞内外预加固措施、双侧壁导洞超短台阶施工工法及支护参数局部优化的综合安全控制技术。通过模型试验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给出了确保下穿明长城安全施工的地表沉降控制标准,并通过现场监测评价了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大断面黄土隧道弧形导洞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西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总长约52 km,涉及多种类型黄土地层,且隧道埋深及含水量变化大,属于极为复杂的大断面黄土隧道群.为保证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结合现场施工实际和测试结果,对大断面黄土隧道采用弧形导洞法施工的变形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弧形导洞法不仅适用于不同埋深条件下的砂质及粘土老黄土隧道,而且可用于浅埋非饱和砂质新黄土隧道.文章针对三台阶七步开挖的弧形导洞法提出了核心土、短台阶、大拱脚、快封闭等关键施工技术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成都博览城综合交通枢纽18号线西博城站超浅埋暗挖大跨隧道施工实例,针对原设计CRD法施工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超浅埋暗挖大跨隧道下穿既有隧道的沉降控制和CRD法施工优化技术方案,并在施工中采用旋喷桩、超前大管棚和超前小导管注浆等辅助措施进行地层加固,优化CRD小分部台阶开挖法及衬砌分部分块施工方案。实践证明,采用优化的CRD法施工方案和措施是有效的,减少了安全风险、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成本,可为今后类似工况条件下地铁区间暗挖大跨隧道下穿既有城市道路、隧道的施工和地表沉降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铁路隧道施工中黄土隧道所占的比例逐步提高。文章以兰山隧道工程实例为背景,介绍了该隧道洞口段的总体施工方案,并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沉降过大导致衬砌裂缝及地表裂缝的问题,提出采用反压墙控制边坡滑移、仰拱紧跟及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控制隧道拱部沉降等一系列保证黄土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安全的开挖支护技术措施,以便为今后同类型隧道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隧道台阶法施工因其适应性较强而受业界青睐,但高速铁路大断面隧道台阶法施工技术要素的合理选取有待深入分析论证。文章试图通过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综合分析多种围岩条件下不同台阶要素对洞室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台阶长度、高度及上断面扁平度等重要参数的选取提供理论支撑;并通过西南艰险山区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实践证实了其科学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铁路隧道施工亟待解决的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建设标准高,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施工管理要求严格。文章以贵广铁路隧道工程为实例,结合当前国内隧道施工技术现状和贵广铁路隧道创新技术的现场实践,研究分析了制约隧道施工安全和施工效率的突出技术问题,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①基于精细爆破技术的微台阶开挖工艺可有效解决IV、V级围岩隧道开挖进度与工序安全距离之间的矛盾;②得益于通风技术和空气净化技术的进步,无轨运输方式可以适应于长大隧道的施工;③隧道仰拱快速施工设备和隧道沟槽移动模架的开发应用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④信息化施工是未来隧道施工技术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某采用双侧壁导洞法施工的大跨隧道在导洞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支护破坏现象,结合实际的净空收敛监控数据对支护内力进行了反分析,重点就支护破坏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导洞下台阶开挖时,导洞内壁会产生较大的水平变形,且后续导洞开挖对先开挖侧导洞临时支护变形影响较大;下台阶位置处临时支护以承受弯曲应力为主,受力状态较为不利,易因弯曲应力过大而导致拉裂破坏;先行开挖侧导洞临时支护在后开挖侧导洞施工的反复影响下,无论是轴向应变还是弯曲应变均明显高于后开挖侧导洞,破坏程度因此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新建青岛地铁8号线青岛北站—沧口站区间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3号线,初期支护距3号线底板结构仅0.4 m,在不影响既有地铁3号线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施工难度极大。通过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新建线路下穿施工全过程,制定针对性措施:采用非爆破机械开挖减小震动;加强超前支护和及时支护封闭成环,控制沉降;自动化监测快速反馈3号线结构变形信息以指导现场施工。通过现场技术手段和安全管控手段,下穿施工期间3号线隧道结构最大沉降仅2.11 mm,道床最大沉降仅1.55 mm,满足沉降控制要求,施工期间未对地铁3号线的安全运营产生影响。相关工程经验可为今后小净距、小角度、长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双线大断面铁路隧道通过碳质板岩地层时,极易发生大变形。在现场工程实践和试验的基础上,文章从地质条件、地下水、支护参数、施工工艺等方面着重对碳质板岩地段变形演化机理及引发大变形的各类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支护参数、加强锚杆对结构变形的控制、注浆纳入工序化管理等控制此类大变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杜文  伍军  王勇 《现代隧道技术》2011,48(2):164-169,177
兰渝铁路肖家梁隧道为双线铁路瓦斯隧道,进出口同时掘进,采用台阶法和光面爆破法开挖、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出碴运输、以压人式通风为主并辅以竖井和斜井射流通风的施工方案.文章以该隧道为例,主要介绍了采用无轨运输的瓦斯隧道快速施工设备配套以及施工机械的防爆改装技术.  相似文献   

17.
百丈隧道左洞ZK152+433~ZK152+463段穿越流塑状富水破碎带施工时反复出现变形侵限、塌方等情况,给工程施工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详细阐述了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各种处治措施,总结了不同处治方案和效果,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隧道结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流塑状富水破碎带,加密超前支护是防止开挖时围岩出现较大变形或者坍塌的最有效措施。百丈隧道流塑状富水破碎带最终采用了每榀钢架(钢架间距50 cm)都打设一环3.5 m长?51自进式锚杆的超前支护方式,即每个断面都有7层超前支护,最终有效控制了开挖后围岩变形,避免衬砌侵限与塌方;(2)对于流塑状富水破碎带,加固围岩尤其是边墙与基底处围岩非常重要,可有效减少开挖过程中衬砌的整体式下沉。采用抛石挤淤+注浆的方式进行边墙与基底围岩加固,其效果比采用单纯注浆方式好得多;(3)对于外部荷载较明确的隧道,采用计算分析结合工程经验的方式确定衬砌支护参数,既能保证隧道结构安全,又使其经济合理;(4)在双车道隧道施工中,采用三台阶法施工,应尽量缩短台阶长度,使初期支护及时封闭成环,从而可以较好地控制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18.
郑西客运专线秦东大断面黄土隧道防排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郑西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秦东隧道工程实例,针对客运专线隧道防排水技术标准高和质量要求严等特点,就如何解决大断面黄土隧道防排水设计和施工中的难题进行了总结,对类似工程施工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梅 《现代隧道技术》2011,48(3):1-6,13
文章以宜万线野三关隧道"602"溶腔为例,对深埋大型富水溶腔隧道的综合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主要包括查找溶腔、判释溶腔、锁定溶腔、打开溶腔、处治溶腔等释能降压技术,以及泄水洞、信息化注浆、开挖支护、长期监测、结构安全评价等过溶腔安全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兰渝铁路关子岭隧道工程为依托,针对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对台阶式、双侧壁导洞式、全断面开挖,以及导洞超前扩挖四种开挖方式进行计算,对比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得到较优的开挖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双侧壁导洞式与导洞扩挖式开挖位移变化幅度较小,没有出现拉应力,塑性区对称分布,施工难度较小,且面积较小,优于其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