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水翼船的技术特点及我国水翼船行业的发展,以船舶动力装置为论题切入点,阐明了蒸汽机、汽轮机、汽油机、柴油机、燃气轮机、核动力装置及联合动力装置的技术特点,重点对柴油机及燃气轮机两类动力装置在水翼船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了研究。柴油机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及技术成熟度,曾长期在水翼船动力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但考虑到当前水翼船动力性及轻量化等方面的特性要求,航空改型燃气轮机目前在水翼船上有着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钢便桥及混凝土便桥在地铁、市政工程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便桥及混凝土便桥在地铁、市政工程基坑中一般作为交通疏解通道及施工场地。文章介绍了便桥的发展及在地铁、市政工程中的运用,并对便桥的种类、设计、施工、结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3.
关于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实施意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文章重点论述了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的主要难点、风险分类及影响要素、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及组织形式,并提出了很有创意的几点建议,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及交通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及推动哈尔滨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绿色交通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了哈尔滨市交通发展状况基础上,主要从构建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自行车及步行慢行系统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哈尔滨市绿色交通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国家及交通部相关政策法规确定调研指导思想,结合四川省具体情况确定调研内容及方式,对四川省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主要问题及原因有了充分的认识,同时对四川省各地市州在十三五期间规划的绿色交通项目的投资金额、节能量、降碳量有了总体的掌握,为制定《四川省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三五"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滨海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根据多年滨海电厂的防腐蚀工作实践 ,对滨海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各部分设备、管道的现状及腐蚀原因从不同方面、多角度地进行了分析及总结 ,简要介绍了该领域国内常见的防护技术及最新研究成果及动向 ,指出了目前国内滨海电厂进行防护过程中 ,在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有关注意事项 ,以期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推动滨海电厂腐蚀与防护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广州是"千年商都",是全国对外贸易及货物流动最活跃的地区,物流行业规模持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对广州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分析2020年上半年广州航空、航运、铁路、公路及邮政快递货运量变化及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广州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弱项和短板,并在物流枢纽与网络、产业集聚及相关支持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隧道超欠挖控制的关键因素检测及爆破后效果评价需求,研制了炮眼钻孔检测杆,开发了隧道超欠挖检测手机APP和B/S版隧道超欠挖检测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手机APP连接钻孔检测杆及全站仪,对炮眼钻孔三维角度信息、位置信息及爆破后隧道断面进行检测、计算及传输,实现了隧道爆破过程检测及爆破断面效果评价,为后续动态调整爆破参数及超欠挖控制研究提供有效辅助。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百隆高速公路百色水利枢纽库区段K116+670滑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基本情况,结合滑坡规模特征及形成机理,从卸载、钢管桩注浆、预应力锚索加固及完善排水系统等方面提出了滑坡治理措施,并通过分析论证了滑坡治理的稳定性和加固治理的效果,同时提出了做好坡面防排水及加强滑坡体工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外主要城市市郊铁路发展现状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国外主要城市市郊铁路的发展现状,并对其线形特征、运营组织特征、供电方式及车辆选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归纳。提出了国外主要城市市郊铁路的发展经验及教训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通过江、河等大埋深隧道工程中,盾构始发施工通常面临着涌水、涌沙等风险。文章针对工程特点,介绍了一种采用临时钢筋混凝土箱体辅助始发的工法,即盾构机先下井,修筑混凝土箱体并用回填土将盾构机密闭,使盾构从密闭箱体中始发,待盾构通过洞门后再补充注浆封堵洞门间隙。实践证明,该工法有效地降低了盾构始发涌水、涌沙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地铁盾构隧道,尤其是大型跨江海的水下地铁盾构隧道,局部埋深通常要大于普通地铁盾构隧道,而且要承受较高的水压力作用;盾构隧道作为特长线性结构,其纵向刚度较小,对于外部荷载的变化较为敏感,由此产生的不均匀变形是隧道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针对武汉地铁越长江盾构隧道工程,通过三维数值计算探讨了埋深变化、水压变化、地层变化及穿越刚性结构物等因素对越江盾构隧道纵向不均匀变形及受力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盾构始发和到达安全掘进控制技术是困扰盾构隧道施工的主要难题之一。盾构进出洞施工中,面临掌子面失稳、土体坍塌、涌水涌砂、地表沉陷、盾构"抬头及磕头"等诸多施工风险。本文从基坑及隧道的破坏模式,塑性区分布范围出发,通过有限差分法针对易受扰动的浅埋砂层地层盾构始发段进行了研究,为加固区范围大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在不采取加固措施时,基坑开挖后隧道始发段的竖向位移、拱底的隆起和最大纵向挤出变形量均过大,显示基坑将发生坍塌等破坏。当盾构始发段主要加固措施为旋喷桩,加固后的土体的物理参数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本文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旋喷桩的合理加固区域。  相似文献   

14.
文章依托沈阳地铁十号线11标长青桥站—浑南大道工程,该工程区间全长1.6 km,采用?6240 mm泥水平衡盾构施工,穿越段以富水砂砾层为主,最大粒径110 mm,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优化调整刀盘的合理选型和泥浆参数,有效地减少了刀盘的磨损,全程未更换刀具。研究表明:通过分析盾构设计阶段刀盘的选型配置和隧道贯通后刀具的磨损情况,提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泥水盾构刀盘配置;通过分析施工掘进参数可知,提高泥浆粘度虽然可以增加泥浆支护效果,但易在盾构刀盘的正面形成泥饼,导致正面砾石无法顺利进入土舱内,进而造成扭矩及推力的异常;通过分析不同粘度、比重下盾构机扭矩及推力的变化,总结了富水砂砾层中泥浆参数的合理指标,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徐晓磊 《现代隧道技术》2012,(3):186-192,197
盾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盾构设备安全可靠和高效施工的基础。文章通过对新加坡C902地铁隧道工程项目6 640 mm铰接式土压平衡复合盾构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介绍其设计条件及主要技术参数,着重对该盾构及其相关设备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论述。此复合盾构在系统优化及设计理念的先进性上比原先的盾构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增加了很多人性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盾构理论依据,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沪南路-白杨路区间隧道监测实际,对双线盾构下穿越已运营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进行了探讨,分析盾构隧道下穿越施工引起土体移动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浅析盾构隧道模型试验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型试验是盾构隧道相关研究工作中常用的研究手段。文章对目前盾构隧道模型试验所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将其归结为管片结构的受力问题、隧道结构本身的分析模型问题、结构与围岩的相互作用问题、开挖面稳定问题、结构与邻近结构物的相互作用问题、隧道施工扰动与控制问题,以及其他问题等。通过典型模型试验实例,对每类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系统归纳了模型试验在盾构隧道相关研究工作中的进展和成果。针对盾构隧道模型试验经常涉及到的诸如结构模型、模型土、模型箱等材料的选择,加载方案的设计,以及试验方案的综合设计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珠江口海底隧道盾构法施工方案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盾构法已经在国内外的地下工程中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国外一些著名的海底盾构隧道,如英吉利海峡隧道、日本东京湾海底公路隧道、荷兰W esterschelde隧道;国内盾构技术也发展迅速,先后建成上海大连路、复兴东路过江盾构隧道,还有在建的上海翔殷路越江公路隧道、上中路隧道和已经开工建设的武汉、南京、上海长江桥隧工程等。这些海底、江底隧道的修建为盾构隧道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首先论述了国内外大直径、高水压、长距离推进等盾构施工关键技术,并结合珠江口海底隧道的建设条件与国内外的施工成功实例,对海底隧道盾构法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现场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R413线区间盾构隧道为工程背景,根据现场测试结果对盾构下穿南新环铁路干线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管片结构的内力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盾构掘进过程中,盾构到达和盾尾推出这一阶段对测点沉降速率影响最大,而到后期沉降速率较小;实测的地层压力均小于初始地层应力设计值,这是由于经注浆加固后的地层有效地分担了一部分荷载所致。文中提出的盾构下穿铁路时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广佛线城际轨道交通为背景,详细论述了泥水盾构在施工过程中泥膜形成的过程,以及泥膜对盾构推进的重要作用,并根据泥膜加压试验得到了实际工程中泥膜的特性。研究表明,施工中的调制浆系统所调制的浆液的特性是决定泥膜形成速度和泥膜质量的关键,也是决定泥水盾构推进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广佛线泥水调制浆系统的施工组织与安排,为类似以砂土为主要结构土层的盾构施工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