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鹰潭枢纽现有沪昆、皖赣、鹰厦线3条干线引入,衔接杭州、株洲、景德镇、厦门4个方向,为客货纵列布置的顺列式枢纽,拟建鹰梅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阜阳—六安—景德镇—鹰潭—瑞金—汕头”内陆腹地至东南沿海新通道的组成部分.文章针对鹰潭枢纽格局及鹰梅线与其它通道的关系,结合研究年度内的运量预测和车流分析,从吸引客流、对既...  相似文献   

2.
南北走向的皖赣新双线与东西走向的九景衢铁路在景德镇地区十字交叉。综合分析客货运量的流量和流向、既有设备状况、地形和地质条件,并结合城市规划等进行方案比选,旨在对景德镇地区铁路总体布局提供合理建议。景德镇地区皖赣新双线与九景衢交换客流量大,客站应在共同的轴线上,且主要转线方向车流应顺畅;货流以直通车流为主。地区总图筛选出皖赣九景衢引进景德镇站、九景衢南进北出方案,九景衢北取直、皖赣九景衢共设新客站、皖赣经既有通道方案与皖赣新双线外绕三个同精度比较方案。方案比选集中在城市规划、运营、工程造价等主要矛盾方面。经综合比选,推荐皖赣九景衢进既有通道、九景衢铁路南进北出景德镇站方案。  相似文献   

3.
芜湖,地处皖中南的中心地带,位于宣杭、宁芜、芜铜、皖赣、淮南五线交汇点上。随着长江公铁两用桥的建成,宣杭复线的开通,华东二通道的提速、扩能、分流,芜湖基本形成了二通道上的“枢纽”,客流吸引范围也越来越大。芜湖站年客发由1998年的109万人,发展到今年的230万人,八年间增长了110%,但芜湖客运市场还存在着较大的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4.
合肥机务段主要担当淮南线、宁西线、皖赣线等18条线路的客货运输机车牵引和30多个站区的专调及枢纽小运转列车牵引任务,机车交路里程达3 079 km,现有职工5 500余人,内燃机车380台,是华东二通道上主要客货运输动力单位.2008年实现全年安全零事故,完成机车牵引总重1 082亿t·km,总走行5 872万km.  相似文献   

5.
沪汉蓉通道(简称通道,下同)是指上海一南京一合肥一武汉一成都快速客货运通道。通道东段利用宁西线东段线路运行,西段从六安站并轨。沿宁西线西段接人合肥枢纽。通道引入合肥枢纽(即宁西线西合段引入合肥枢纽Ⅰ类变更、宁西线合宁段引入合肥枢纽和沪汉蓉通道合武段引入合肥枢纽工程)后,枢纽通过车流量将显著增长,畅通压力越来越大。合理开行枢纽小运转列车。加速枢纽内车辆移动,是确保枢纽畅通的一项重要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研究客运专线引入既有大型枢纽,分析枢纽内客运系统结构及定位与分工,确定合理的引入方案。通过对哈牡客运专线引入哈尔滨枢纽的分析研究,提出哈牡客运专线引入哈尔滨站枢纽的方案,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在研究新建客运专线引入既有枢纽时,应结合既有铁路枢纽布局、枢纽客运系统规划、客流的主要走形方向,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引入枢纽,尽量利用既有通道,减少对城市的分隔;(2)从哈尔滨枢纽总图规划、工程技术条件和工程实施难易程度、与城市规划协调方面进行分析,多方面、多方位论证和经济比选,推荐哈牡客运专线沿既有通道引入哈尔滨西站。  相似文献   

7.
正1武汉铁路枢纽概述武汉铁路枢纽处于京广通道和沪汉蓉沿江经济带"十"字形的交叉点,枢纽内有京广线、京广高速贯通南北,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武九线和汉丹线承启西东,以武汉长江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忻保、兰太高铁引入太原铁路枢纽造成的既有设备设施难以满足运输需求的问题,分析南北向四线通道与"两主一辅"客站格局对枢纽发展的制约。结合城市空间布局与规划、枢纽车流特点、枢纽内通道通过能力与既有客站通过能力适应性等因素,对既有8条干线与规划京昆、呼南、青银3条高速铁路干线引入后,枢纽总图规划与客运系统布局思路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枢纽问题、促进枢纽客运系统发展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为枢纽后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兰州枢纽规划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既有兰州枢纽为一字型枢纽的特点,结合陇海客运专线、兰渝线的引入及兰州市城市现状和发展规划,提出新建枢纽北环线,将一字型枢纽规划为环行枢纽的规划方案;枢纽内兰州西编组站迁出市区,其位置用来发展客运设施;强化既有兰州客站为枢纽主要客站的地位;规划兰州西为枢纽第二客站;规划既有线为客运通道,北环线为货运通道,在市区内实现客货分线运行。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西南路网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四川出川通道进行规划展望,提出四川南向通道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探讨建设川南通道的方案和通道引入相关枢纽及地区的改扩建方案。 研究方法: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从西南片区铁路路网的特点分析,逐一分析出川通道的规划和发展;采用技术经济比较法对南向通道方案进行比较论证。 研究结果:在西南片区形成沟通广东广西地区的一条新路网,有利于西南路网布局及发展;带动相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相关枢纽总图布置特别是成都枢纽客运站布局提供合理的发展前景。 研究结论:四川南向通道宜采用沿成昆通道至峨眉,修建峨眉经宜宾、叙永至贵阳的双线大能力通道,经黔桂铁路至柳州,分别经湘桂线南下广西地区,经柳肇线可达广州及东南沿海地区;成都枢纽成都南站可作为川南通道客车的始发终到站;贵阳枢纽结合川南通道引入需新建枢纽内第二客运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