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近日,由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公司研制的第三代"高铁动力"——高速列车永磁同步牵引系统成功完成"首秀",并顺利通过铁总评审,即将开始整车型式试验与运行考核。这首列永磁高速动车组成功"首秀",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高铁永磁牵引系统技术的国家之一。高速动车组永磁牵引系统项目是国家863项目子课题,该牵引系统被誉为下一代轨道交通牵引传动系统。这"首秀"动车组是国内首列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高速动车组,代表着目前国内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系统领域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牵引控制单元(TCU)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牵引系统的核心关键部件。在分析中国标准动车组牵引控制单元系统功能的基础上,依据顶层设计,完成基于CPCI(Compact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高速数据总线的牵引控制单元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开发与研制。自主研制的牵引控制单元在国家交流传动试验室已完成地面组合型式试验,装载自主研制牵引控制单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已在正线载客运行,装车考核状态良好,充分验证了牵引控制单元软硬件平台的可靠性、可用性。  相似文献   

3.
高速动车组牵引传动单元的工作状态关系到列车的运行安全,对其温升情况的监视尤为重要.通过对动车组牵引电机轴承以及齿轮箱温度监控技术进行分析,并结合运用情况提出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高速列车牵引电机控制的原理和策略,介绍了CRH2型动车组电机牵引控制系统中功能模块的作用与工作原理,进行了部分仿真研究,验证了相关结论.本文对高速动车电机牵引控制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速动车组对其牵引电机效率、功率密度等性能以及可靠性有苛刻的要求,而传统异步牵引电机性能提升空间较小,很难满足新一代高速铁路牵引系统的需求,因此提出研制高速动车组永磁牵引电动机来提高牵引电机的性能及可靠性。根据高速动车组永磁牵引电动机的技术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通过磁路结构设计、抗失磁分析、轻量化设计及热管理优化,设计并制造了一台永磁牵引电动机。样机试验结果满足电动机技术条件的要求。高速动车组永磁牵引电动机研制的方法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坚持自主创新,我国铁路掌握了动车组核心技术和相关配套技术,构建了时速200~250km、300km的高速动车组技术平台。CRH动车组的主要技术特点体现在动力、车体、转向架、制动系统、牵引传动、网络控制、弓网受流、编组、内装9个方面;技术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高速化、多品种、轻量化、高运行品质、模块化、舒适性、安全性与可靠性、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8个方面。CRH动车组技术创新重点是在高速转向架、车体、牵引控制、制动系统、网络控制、电磁兼容、车内环境与设备、运用检修、安全评估9个方面,为构建和谐铁路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CRH1型动车组是中国高速动车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CRH1型动车组牵引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对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介绍了CRH1动车组牵引系统的基本概况,重点介绍了网侧变流器和矢量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中的电气系统模块,构建了CRH1型动车组牵引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其牵引特性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基本符合CRH1型动车组真车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CRH3型高速动车组牵引变流器输入断路器的功能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着重研究了输入断路器的控制逻辑和保护策略;结合动车组实际应用情况,对输入断路器常见故障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暴露出的缺陷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
机车交流传动系统试验台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月6日,铁道部“九五”重点投资技改项目机车交流传动系统试验台顺利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机车交流传动系统试验台由模拟供电网、主变流器、滚动负载试验台、异步牵引电动机试验台、微机控制与监控装置等五大部分组成。可完成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动车组、地铁轻轨车辆等交流传动系统及其部件的功能研究试验、优化验证试验,能满足高速、重载机车对交流传动系统试验的要求,也可以模拟重现多种轨面条件下轮轨蠕滑率与牵引力/制动力的关系,对机车实现粘着控制、防空转/防滑行控制,提高机车控制性能和综合技术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工况ANFIS模型的高速动车组运行速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动车组运行环境复杂多变,其运行过程需在牵引、制动和惰行工况中多次切换,难以建立有效的控制模型实现动车组安全、正点、高效运行。借鉴ANFIS在复杂系统建模的优势,结合动车组牵引/制动特性曲线和实际运行数据,建立高速动车组运行过程多工况ANFIS模型,设计相应的动车组运行速度控制器。与基于全局ANFIS模型和基于线性多模型的控制对比试验表明:基于多工况ANFIS模型的高速动车组运行控制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控制效果,保障了动车组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