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提起长荣.人们自然会首先想到其主营产业——集装箱航运业务。的确.长荣海运在布设全球海运网络上不但匠心独运、精心设计,而且新潮迭出,不断进取。比如,环球东向和环球西向两条航线不但是长荣首倡.而且是这类航线中仅有的且长盛不衰的经营。最近,又决定在1999年3月开辟一条新的周班航线:美西/亚洲/欧洲钟摆式服务航线(WAE航线),从而把原有的欧洲/地中海/亚洲航线延伸到西北太平洋地区。  相似文献   

2.
亚洲/美国航线东行货流增长12.4%:据美国的通关数据公司JOC-PIERS的调查.2003年上半年亚洲/美国间的集装箱货流,东行比上年同期增长12.4%.为442万TEU,实现两位数增长。  相似文献   

3.
徐明瑛 《海运情报》2010,(9):34-35,4
未来几年内,越来越多的船舶将面临拆解。这一过程中的环境压力不容小视——如何拆,在哪拆,都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过去,老旧船舶大多在亚洲船厂拆解;如今,随着该地区人们的环保意识与日俱增,亚洲船厂和拆船之间似乎理所当然的联系也越来越弱了。  相似文献   

4.
丁力 《海运情报》2007,(9):15-15
据主要船公司的总计,亚洲区域内航线2006年运输集装箱1025.3万TEU,比上年的975.3万TEU增长5.1%(增加50万TEU),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日本出口亚洲增长6.1%,为198.5万TEU(上年为167.8万TEU),从亚洲进口增长312%为253.4万TEU。[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丁力 《海运情报》2005,(6):11-11
2004年亚洲往美国东岸集装箱货流首次突破100万FEU,创历史最高纪录。据美国通关数据公司PIERS/JOC的调查,去年亚洲往美国东岸(往美国湾)的货流为1078631FEU,比上年增长18.6%。东岸货物在往美国货流总量中占21.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过去近20年往东岸货物所占比例一直在15%~16%左右.但从2003年起达到20%以上。预计今年4月以后往东岸的货流将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6.
《中国远洋航务》2007,(2):I0014-I0015
马士基物流在亚洲的运营规模有多大?我们在亚洲有81个代表处,员工总数达到3.424人。  相似文献   

7.
过去几年里,亚洲各国顺应全球化潮流,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恢复了经济增长的活力。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在2002年实现6.3%的增长之后,今年上半年义增长了6%,日本经济在上财年增长1.6%的基础上,今年二季度又增长了0.6%。  相似文献   

8.
连接亚洲与南非、南美的南北班轮航线.由于旺盛的船舶需求和集装箱运价的回升,谋求加强航线、扩大供给的船公司频频采取行动。在亚洲/南美西岸航线,继瑞士船公司地中海航运用直达航班代替经由巴拿马的中转运输,日本邮船与智利的南美轮船公司取消了合作,改为单独配船。在亚洲/南非航线.营运Safari航线的三公司联营体(马士基海陆、南非海运、地中海航运)在4月以后一分为二。  相似文献   

9.
数字     
3% IMF在10月份"世界经济展望"中的预测指出,明年全球经济成长可望扩大到3%左右,其中亚洲预计可以达到5.75%。令人瞩目的是,三个成长最快的经济体都来自亚洲,中国预计将达到8.5%,印度为5.5%,印尼约为4%。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中国的干散货和液体货的进口总量中.有54%来自于其他亚洲国家.33%来自于非亚洲国家。非洲供应了大约7%的干散货和13%的液体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在亚洲海事展览会即将于亚洲船东论坛常设秘书处所在地新加坡举行之际,Seatrade主编Sam Chambers采访了亚洲船东论坛,借此了解亚洲在世界航运业日益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今年亚洲船东论坛年会这一航运界首要活动的议题。作为亚洲船东论坛的首位秘书长,王诚在中远集团工作了几十年。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王诚清楚地目睹亚洲船东在世界航运业话语权的日益增加。而18个月前,亚洲船东论坛常设秘书处在新加坡的成立进一步证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远洋航务》2009,(4):47-47
在亚洲海事展览会即将于亚洲船东论坛常设秘书处所在地新加坡举行之际,Seatrade主编Sam Chambers采访了亚洲船东论坛,借此了解亚洲在世界航运业日益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今年亚洲船东论坛年会这一航运界首要活动的议题。作为亚洲船东论坛的首位秘书长,王诚在中远集团工作了几十年。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王诚清楚地目睹亚洲船东在世界航运业话语权的日益增加。而18个月前,亚洲船东论坛常设秘书处在新加坡的成立进一步证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13.
钟秋 《海运情报》2005,(9):12-13
一、港口拥堵与运输基础设施,2004年的集装箱货流.亚洲/北美航线东行比上年增长14.4%.亚洲/欧洲航线西行增长16.9%。2005年的增长率。商船三井预测北美航线东行增长13.4%,欧洲航线西行增长13.8%。太平洋航线稳定化协定(TSA)预测增长12%~14%,远东班转公会(FEFC)预测为17%。  相似文献   

14.
日本海运振兴会于2007年1月18日公布了2005年亚洲18个国家和地区与美国间集装箱班轮航线运输量的正确数字。东行(亚洲往美国)比上年增长13.8%,为1287.8万TEU,与速报数大致相同。亚洲船公司在东行总运量中约占5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钟秋 《海运情报》2006,(1):24-27
一、亚洲/美国航线 日本海运振兴会调查部据美国JOC-PIERS资料公布的2005年上半年亚洲/美国间的集装箱货流量,亚洲18个国家(地区)往美国的东行比上年同期增长lO.1%,为5912565TEU,刷新上半年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越南所占比例大幅上升 2009年亚洲/美国航线东行集装箱货流因世界经济衰退而低迷,已是连续两年下降,比2008年(比上年减少7.7%)减少14.8%,为1134.9万TEU。  相似文献   

17.
亚洲区域内航线集装箱运输量位居第一的中国台湾地区航运巨人万海航运公司,今年2月24日迎来了创立40周年。1965年从木材运输起家的该公司.自1976年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以来迅速发展。如今由本公司营运的集装箱船达到65艘,仅在亚洲区域内就营运21条航线,年集装箱运输量在230万TEU以上。近年该公司更超出亚洲区域内船公司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逸群 《中国船检》2008,(9):66-66
作为减少港口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岸电得到了广泛关注。6月.载箱量达8600TEU的中海集团的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新亚洲”在洛杉矶港成功完成了岸电测试。在实施能源转换之前,”新亚洲”降低了电力负荷:靠岸后,与岸上的AMP系统进行衔接转换,整个过程耗时2个小时。由于这是对该类船舶的首次测试,启用了一些额外设备.并配备了安全检查系统,测试时间比实际的操作时间要长。此岸电功率为1MW,峰值为1.4MW。  相似文献   

19.
亚洲区域内主要船公司2006年区域内的集装箱运输量,干货、冷藏货合计比上年增长5.1%,为1025.3万TEU。其中干货增长5%,为981.3万TEU,冷藏货增长7%,为44万TEU。中国南部和北部两个地区以及越南的出口量都以两位数增长,日本的发运量也增长了6%。虽然没有像亚洲/欧洲航线那样持续出现短装情况,但区域内航线的货流持续扩大,今年第一次突破了1000万TEU。[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世界海运》2008,31(6):38-39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船员的工作被欧洲船员所取代。而在七八十年代,欧洲船员的工作被亚洲船员所取代。20世纪末21世纪初,一部分亚洲船员的工作被东欧船员和其他亚洲船员,例如中国船员所取代。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低成本。雇佣美国船员比欧洲船员要昂贵,同样雇佣亚洲船员比欧洲船员要便宜。同时在欧洲和亚洲拥有船舶与管理船舶的激烈竞争,以及接受培训、获得证书的合格船员数量的增加也是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