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论第三方物流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骆温平 《集装箱化》1999,(1):9-10,23
工商企业越来越重视与其它公司的紧密合作.包括与顾客、供应商及各种类型的物流服务供应商。这一现象是供应链活动中.公司努力建立起有意义的相互之间关系所引起的.许多公司正处于供应链成员“扩展”物流组织的过程之中。扩展物流组织的方法之一就是采用第三方或合同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2.
所谓现代物流,就是指最大限度地优化从制造者到消费者之间的运输和运输流动信息的分配,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专业能力尽可能地减少商品库存、降低运输费用、加快交货时间并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系统.港口是此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在此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三方物流或称合同物流,即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无庸置疑,作为港口重要功能的储存和配送,能够为这种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实际上,这两种功能也正是港口现代物流发展实现腾飞的一对金翅膀!  相似文献   

3.
一、物流与电子商务根据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该定义具体突出了物流的四个关键组成部分:实质流动、实质存储、信息流动和管理协调。由于物流过程是物质产品从供应者到顾客之间复杂的空间流转过程,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现代物流管理包含的内容已越来越广泛。物流服务提供者通过供应链管理对整个渠道的产品和信息实行增加值流动管理,以便获取最大的运作效率和效益。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爆炸式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水运文献信息》2004,(4):18-18,20
目前我们习惯于根据物流的服务领域和技术手段等特征,将物流分为“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但本文认为,“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最主要区别既不是在服务领域上,也不是在技术手段上,而是在服务的目的和功能上。首先,从目的上看,“传统物流的目的是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给顾客以尽可能好的物流服务,而“现代物流”的目的则在于提高效益,并把满足顾客  相似文献   

5.
绿色物流走进我们的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运文献信息》2004,(1):18-18
绿色物流的内涵绿色物流也称环保物流,是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6.
现代物流的定义及重要性 现代物流从其核心意义上可以表达为:把供应商方向之上游功能和顾客之下游活动联成一密切关系,以获得整体最低成本提供给顾客高价值之最佳服务.  相似文献   

7.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现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物流术语GB/T18354-2001)。现代物流是当今世界一种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方式,1991年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将物流定义为:“为迎合顾客的要求而进行的有效益、高效率的物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流动或储存的计划、执行、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8.
第三方物流选择的几种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捷 《集装箱化》1999,(8):16-16,23
由于供应链、配送链的全球化,物流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物流成本与资金密集度也随之越来越高。利用外协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不仅可以节减物流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服务水平。此外,由于将资源集中用于其最主要的业务,使固定成本转变成可变成本,使物流活动更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机构也更加精干了。正是由于使用第三方物流有如此大的优越性,近年来第三方物流在世界各国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9.
成功管理逆向物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逆向物流管理,其动因来自3方面:需要处理的用过的产品数量的激增、新的环境法规更严格的要求和企业对物资最大利用率及高效率的追求。国外许多知名企业把逆向物流战略作为其降低成本、增加顾客满意程度及强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中国,作为物流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逆向物流管理还几乎处于空白。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有效管理逆向物流,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应该提到我国物流管理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相似文献   

10.
中远物流为华晨集团提供的中华轿车、金杯汽车整车中转库项目在上海和广州相继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中远物流在成品车物流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单纯的零公里运输上升为全面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近年来,中远物流公司积极与国内主要的汽车制造业控股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