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电信基站对铁路GSM-R基站进行信号干扰的问题,分析上行干扰时干扰信号在移动网络上行频段,移动基站收外界射频干扰源或内部频率规划不合理产生的同邻频等干扰原因,提出解决GSM-R基站的上行干扰问题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结合既有铁路的特点,就平原区段和山区两种覆盖场景,从覆盖距离和投资两个方面对GSM-R系统宏基站、分布式基站、数字光纤直放站等无线设备的选择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分布式基站产品改进建议。对既有铁路450 MHz无线列调改造GSM-R系统工程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秦沈客运专线光纤/无线射频传输系统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系统特点、技术指标以及在山海关—绥中北试验段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4.
1 漏缆的基本工作原理 漏缆全称是泄漏电缆.在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通信,通常是依靠无线传送.目前通信技术发展越来越要求基站与移动站之间随时随地能接通,即使在隧道中也是如此.然而在隧道中,移动通信传播效果不佳.隧道中利用天线传输通常也很困难,所以漏缆在隧道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目前铁路GSM-R系统使用的E-GSM频段,漏缆主要用于隧道内无线信号覆盖.  相似文献   

5.
光纤直放站利用光纤作为中继媒介,具有中继传输距离远,信号质量高,稳定性能好的优点,可以解决铁路长大区间的无线覆盖问题,包括铁路提速后,取消中间站的信号补盲、铁路隧道的盲区覆盖、区间的弱场覆盖等.本文通过对比光纤直放站与现有区间弱场中继器在安全性、稳定性及运营维护方面存在的优势,说明利用光纤直放站对无线通信区间弱场进行补强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由于模拟光纤直放站的时延问题,造成直放站远端机之间、基站与直放站的重叠区存在多径干扰,严重影响通信质量,导致铁路GSM-R通信系统产生40%以上的超时现象;通过研发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有效解决了该问题,具有组网灵活、底噪低、时延调整等特点,减少了网络多径干扰,并提高了GSM-R重载铁路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远程图像传输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在交通、工业现场等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设计一种基于H.264视频压缩技术的嵌入式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详细给出了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和相应的软件实现方法,随着铁路信息化的逐步深入,在铁路领域中应用远程图像传输技术则可以进行远程观察,从而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监测网络,提高铁路技术的现代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由多个基站形成一个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网络,由无线交换控制中心设备、网络维护管理设备、调度台、基站、光纤直放站、列车车载台、车站固定台、移动人员便携台、天馈系统及传输通道组成。随着地铁线网化运行,调度指挥中心范围不断扩大,调度系统设备不断增加,为了确保调度系统稳定运行,在既有线调度系统出现不能及时恢复故障时,考虑对现有专用无线调度系统进行容灾备份,避免集群交换机故障影响下挂线路业务。  相似文献   

9.
刘魁 《都市快轨交通》2017,30(5):103-108
市域铁路各无线传输系统独立建设,分别运营维护,增加了前期建设投资和后期运维成本。通过分析市域铁路各业务承载需求,比选当前主流无线通信技术,提出基于TD-LTE技术的综合承载信号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PIS(乘客信息系统)、无线语音调度系统、列车状态监测系统和AFC(自动售检票)系统手持终端在线传输等业务的多网融合解决方案,并介绍在工程实际中TD-LTE频率资源的选择和网络架构的搭建,为后续市域铁路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传输损耗、上行噪声叠加、传输时延和组网等方面来比较模拟光纤直放站和数字光纤直放站的优缺点,试验利用数字光纤直放站在既有包西线GSM-R系统中替代模拟光纤直放站进行弱场覆盖,发现数字光纤直放站近、远端机之间的光纤传输链路不受光功率衰减的影响,并能通过调整远端机时延可以良好解决实际应用中多个远端单元RRU之间重叠覆盖区域的时延色散问题,对数字光纤直放站今后在铁路推广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