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炭质岩具有软化性、膨胀性、环境敏感性、崩解性等工程特性。文章以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工程为例,阐述了炭质岩边坡破坏模式,提出了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并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了该炭质岩生态护坡加固前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贵阳市南环线边坡绿化护坡为例,从植物选择、施工材料要求、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介绍乔、灌、草植被砼护坡绿化关键技术。通过采用该技术可解决贵阳南环线高等级公路岩石边坡防护与植被恢复的技术难题,快速绿化岩石边坡,形成"以绿为主,乔灌草结合,多树种、多层次结构"的近自然生态景观,从而达到对高速公路岩石边坡进行植被恢复和坡面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厚层基材植被护坡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速公路上边坡防护绿化形式。文章结合浙江省诸永高速公路挖方路堑边坡防护绿化工程,介绍了厚层基材植被护坡施工方法,为高速公路边坡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TBS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岩质边坡植被护坡绿化技术。文中简要介绍了TBS技术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指标及应用条件,分析了TBS技术的经济及环境效益,并以TBS技术在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A3合同段边坡防护中的应用为例,进一步介绍了植物种类选择与配比及其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青海高等级公路护坡植物建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青海省高等级公路边坡调查,并结合生态恢复的实践,提出了公路土质边坡应采取的植被护坡施工方法和适宜的植物种类及建植技术.  相似文献   

6.
路基边坡进行植物防护后可以防护边坡、绿化环境、提升公路景观效果。针对不同的路基边坡的结构、土质、状态,可以分别采用骨架植草护坡等工艺,使边坡保持长久的良好状态,本文对目前采用较多的植物防护的施工工艺予以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炭质岩边坡的治理历来是边坡防护工程中的一个难点。文章基于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经验,总结分析了炭质岩边坡的破坏形式及破坏机理,并针对不同的破坏形式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工程实际效果,为炭质岩地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检索分析对公路炭质岩课题研究的资源投入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预测,并从炭质岩自身特征研究、炭质岩区路堑边坡研究、炭质岩区公路路基研究三个方面阐述了炭质岩公路建设研究现状,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最后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今后的数十年里,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修建公路的情况会越来越多,高填深挖、开山通路是难以避免的;同时工程建设所面对的气候、地质状况也更加复杂,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环境的反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工程建设破坏沿线生态系统、植物覆盖层消失、边坡裸露在大气环境中,不仅可引起水土流失,还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及行车安全。采用植被固坡可以弥补传统工程措施的不足,在实现固土护坡的同时,还能恢复生态环境。本文针对公路边坡的植被防护技术展开研究,介绍植被防护技术理念、技术的发展,提出植被防护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工程提出边坡植被防护设计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0.
依托工程实际情况,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以及地形地貌,从草种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介绍和探讨道路边坡喷播植草防护技术在道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边坡绿化防护已经成为公路边坡防护的主流,绿化就像公路的绿衣,不仅能美化道路环境,还能对裸露的边坡进行植被恢复和绿化。只有做好基础的边坡防护工作,才能更好的保证绿化植物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根据喷混植生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条件,结合北京地区公路岩质边坡的特点及植被特征,从边坡立地条件、植物种类、养护管理及投资条件四个方面,对该技术在北京地区公路岩质边坡生态护坡中应用的适宜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陈戈 《工程科技》2005,(3):71-76
由于对铁路隧道洞口的绿化不够重视,使隧道洞口仰坡防护的生态环境效果很差,本文提出采用厚层基材喷播植草技术对隧道洞口进行绿化,并详细介绍了厚层基材喷播植草护坡的构造原理及其在西南铁路硬质岩隧道洞口边坡、仰坡绿化中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3.
山区公路设计不可避免出现高边坡深路堑结构形式,采用锚杆框架TBS生态植被绿化进行边坡防护已经较为普遍。本文对高边坡锚杆框架TBS生态植被绿化防护施工工艺以及植物配置进行研究,结合351国道路堑边坡应用,阐述其生态防护绿色环保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高速公路边坡防护的三种方法(工程防护、植物防护、工程结合植物防护的综合护坡),重点介绍植物护坡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的优缺点、适应性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炭质岩隧道围岩变形具有量值大、变形快且持续时间长、受开挖扰动大及蠕变变形等特点,是炭质岩隧道施工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基于此,文章以广西河百高速公路炭质岩隧道围岩位移、温度变化情况作为统计依据,将温度与时间建立函数关系,引入Weertman蠕变模型,从机理上研究温度随时间变化下围岩的蠕变特性,揭示炭质岩隧道围岩蠕变机制及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渗压条件下,改进Weertman模型能有效计算分析及预测温度随时间变化下炭质岩隧道围岩的蠕变发展规律,对炭质岩隧道设计、施工和运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多年以来,在公路边坡绿化中应用的灌木种类始终较少,多数理想的乡土植物难以通过客土喷播方式在公路边坡进行建植。而这些速生植物往往非乡土植物,极易造成生态危害。在以时间换空间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开展生物坯育苗结合客土喷播边坡生物防护技术研究,克服部分优良乡土灌木植物难以应用客土喷播工艺进行公路边坡生物防护的难题,探索实现公路边坡生物防护更加生态和自然的植被建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由于传统的挂网喷混和浆砌片石封闭护坡技术的持续性和生态效果达不到公路边坡的功能需求,文章对处理软岩边坡的新型生态防护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分析,研究其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的适用性,以期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实践,为提高高速公路安全指数以及环保性能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实际,以高速公路工程为资料背景,对喷播植草技术在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施工的应用进行阐述,技术包含客土喷播技术、三维植被网护坡喷植技术与直喷植草技术。同时在分析客土喷播材料配比要求基础上,详细论述该技术的应用步骤。通过喷播植草技术的应用,在改善公路边坡质量的同时,还能大大的提高水土环境及周边生态环境质量,具备较好的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共和至玉树公路位于高寒草原区,高寒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十分缓慢,造成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长期低温和短促的生长季节使高寒区的植被一旦破坏,恢复过程十分缓慢,而且加速冻土融化、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在共玉公路建设过程中,维护好植被,充分利用原生草皮移植于路基边坡护坡,对环境保护和防治水土流失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速公路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普遍存在着植物生长困难、绿化效果较差、景观效果自然维持时间较短、群落结构简单、无自我更新能力及后期养护成本高等问题,究其原因是高陡岩质边坡粘附性差,抗雨水冲刷能力弱,保土、保肥、保水能力不足。文章从高陡岩质生态修复的原理出发,重点介绍了植生槽法、鱼鳞穴法、飘台法、挂网客土喷播法、新型植被毯法等几种近年较为常用的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方法,阐述了这些边坡生态修复方法的技术特点和优缺点,可为高速公路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