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渝怀铁路增建二线新白沙沱隧道四次穿过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煤系地层,煤层层厚0.35~0.81 m不等,隧道设计和施工均需要确定瓦斯突出危险性及瓦斯工区类型。本文在调查、收集临近既有煤矿、铁路隧道煤层瓦斯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瓦斯压力梯度法计算并判定瓦斯突出危险性,采用绝对瓦斯涌出量公式计算并判定瓦斯工区类型,旨在为隧道结构设防、风险管理、施工组织等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新白沙沱隧道埋深位于瓦斯风化带以下,场区瓦斯压力梯度约为4.5×10-3~5.1×10-3 MPa/m;(2)隧道揭煤处开挖工作面瓦斯初始压力超过了0.74 MPa的临界值,为瓦斯突出危险工作面;(3)隧道穿煤系地层段绝对瓦斯涌出量约为2.0~2.2 m3/min,为高瓦斯工区;(4)本研究成果可作为瓦斯隧道设计和施工依据,研究方法可为临近矿井和既有铁路的瓦斯隧道工区及突出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渝黔铁路瓦斯突出隧道安全施工管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渝黔铁路天坪隧道横洞瓦斯突出工区施工特点,介绍瓦斯突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及管理措施,并对瓦斯突出隧道通风、施工供电及设备、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防突技术措施、瓦斯监测及应急救援等进行研究,实践证明各项管理措施安全可靠,为类似铁路瓦斯突出隧道安全施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针对湘桂铁路复线石山岭隧道出口段穿越含煤地层,属低瓦斯工区二级瓦斯地段的情况,提出了特殊的抗瓦斯衬砌、超前支护、气水并防并排设计和工程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某线财神庙隧道在志留系片岩地层施工中出现瓦斯溢出。本文通过对该隧道瓦斯的监测、测试评估,以预测掌子面瓦斯的涌出量,分析瓦斯来源,并提出防治措施。研究结论:(1)财神庙隧道的瓦斯溢出属偶然现象,围岩中的瓦斯并非以吸附状态存在,而呈游离状态;瓦斯的含量低、无压力,瓦斯的自然流量小,且衰减比较快;全工区为低瓦斯工区。(2)自然地质环境是复杂的,瓦斯的溢出不仅发生于含煤气等地层中,在非含煤含气地层也可能偶尔发生。(3)对类似隧道的瓦斯溢出宜审慎对待,既要认清其造成危害程度的有限性,又不可轻视,有备而无患。  相似文献   

5.
金洞隧道瓦斯煤系地层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渝怀铁路金洞隧道进口瓦斯煤系地层施工技术,着重介绍隧道瓦斯工区设置及等级确定、煤层位置的确定、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及判别准则、防突技术与措施、石门揭煤施工要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工程效果及体会。  相似文献   

6.
渝怀铁路黄草隧道DK218+165-DK219+420段有瓦斯溢出,施工中按瓦斯工区处理.介绍了钻爆作业、施工通风、瓦斯监测、衬砌处理和机械设备配置等技术要点,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
论述财神庙隧道磨沟斜井和大沟横洞低瓦斯工区设计主要从超前探测、结构支护设计和施工等方面考虑,提出瓦斯监测、硫化氢监测和安全防护、施工通风等技术措施;提出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瓦斯隔离层均采用全封闭结构,增强衬砌结构抗渗性,可有效防止瓦斯、硫化氢溢出等结论和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的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溶洞分布部位对隧道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研究不同分布部位的溶洞对隧道围岩位移场、应力场、塑性区分布规律及支护结构受力特征的影响,从而确定对隧道稳定性最不利的溶洞分布部位。以宜万铁路某岩溶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研究隧道周围无溶洞以及溶洞位于隧道侧部、顶部和底部4种工况下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支护结构受力性状,得出溶洞位于隧道侧部时对隧道稳定性最不利。  相似文献   

9.
以新建叙毕铁路(川滇段)重要节点工程欧家湾隧道进口工区煤与瓦斯突出风险段穿越C1煤层施工过程为背景,利用现场应用对比、数据收集与趋势分析等手段,通过对原有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不动火工艺改进,并编制石门揭煤专项技术方案,把煤矿井下六大避险系统应用到突出风险段隧道施工中,将现场实时检测的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_1和钻孔瓦斯浓度变化趋势作为措施应用效果的分析指标,达到检验防突措施应用效果的目的。实践证明,煤矿安全避险措施在煤与瓦斯突出风险隧道中切实可行且效果显著,能够保障施工安全快速进行,可为类似铁路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乌蒙山一号隧道高压力瓦斯下施工技术研究,介绍了高瓦斯、瓦斯突出隧道施工中的瓦斯监测技术、通风技术、石门揭煤施工关键技术及瓦斯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等内容,可为同类型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