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导报》2009,(40):1-1
後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关系正在发生两大变化,一是贸易格局的调整,二是货币金融体系的变革。这两大变化都将对美元的地位造成空前的冲击。二战以来,曾发生过数次世界性的危机,但美元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申的地位从未受到真正的挑战,其根本原因在於美国在全球贸易的地位和美元的不可替代性。现在,这一切都在发生变化,美元地位正在日益受到其他区域化货币的挤压和冲击。  相似文献   

2.
张锐 《经济导报》2007,(17):36-37
在4月17日英镑兑美元突破了2美元这-15年以来的罕见关口、欧元兑美元站到了7.35美元的历史性高位之后,欧洲货币在最近几年中所形成的强势被张扬得更加明显。尽管欧洲货币的外汇比价可能会出现偶然性向下调整,但人们相信其长期走高的曲线下会改写。这种情况不仅让美元的霸主地位受到撼动,而且使得美欧两大经济强体之间的博弈将变得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3.
在伦敦G20峰会之前夕,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提出了挑战。这一招兵行险着,既因为现时尚未有其他货币能根本动摇、甚至取代美元,也因为万一美元因受到致命挑战而大幅贬值的话,持有庞大美元资产的外国个人、机构和政府投资者要蒙受巨大的购买力损失压力。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报》2010,(7):55-55
2008年,由美国次按问题引发的一场金融海啸,严重影响全球经济。而美国政府为了挽救其经济,推行了令美元贬值的货币宽松政策,此举令人们了解到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走向转折,但同时亦令市场重新明白到以黄金作为投资工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次贷危机影响的扩散和美元颓势的显现,各国纷纷加快了"去美元"进程,纷纷号召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国家间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日渐频繁。本文从货币互换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亚洲、欧美和中国的国家间双边互换协议的签订情况,并对其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经济导报》2010,(13):5-7
近30.000亿的外汇储备,是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重要标志和基础。但面临美元不断贬值的压力下,庞大外汇储备的管理和使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未来的若干年里,通过收购、并购国外企业和资产的方式参与国际投资,是转换外汇资产形态,减轻外储压力,回避汇率风险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七十年代早期黄金依然代表货币总储备的三分之二,依然被看作是稳定货币市场动荡的最佳工具,今天它仅仅代表了三分之一的货币总储备。与此同时,作为全球无可争议的主要货币,美元最近才显示出其主要竞争力货币的本色。  相似文献   

8.
全启仁 《经济导报》2007,(49):36-37
77月21日,美元创下1欧元兑换1.49美元的新低.伊朗总统内贾德对美元的贬值表示出强烈的不满:“他们得到了我们的石油,却给了我们一钱不值的废纸。”同时强调,伊朗已经把外汇储备中的一大部份转为了非美元货币。美元的无情跌势引来对美国批评者更严厉的批评’刺激着投资者的神经’并让政策制定者们头疼不已。  相似文献   

9.
暮宾 《经济导报》2007,(15):17-19
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0,663亿美元,中国将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运用好这笔庞大的资产。专家分析,新公司可能管理2,000亿美元的资产,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投资公司,也将是国家实施战略意图的工具。正在加紧筹备中的新公司已在投资方向、投资策略,收益率、人才选用等方面面临不少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张太元 《经济导报》2007,(22):32-33
第十届东盟和中日韩(简称“10+3”)财长会议本月初在日本京都发表的联合声明,同意建立一个共同的外汇储备库,任一国家在面临货币危机时都可动用。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不希望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悲剧”重演。而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日中两国将在稳定东亚金融秩序上承担更加强大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外汇储备数额如此巨大,以至於人们对具体数字几乎已经麻木。在短短六个月期间,中国外汇储备又增加了3.180亿美元,接近阿根廷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2.2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足以让中国抵御任何金融危机,但今年中国发现.这样的储备也是一种陷阱,尤其是在三分之二储备以脆弱的美元资产形式持有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遭到普遍质疑,改革之声此起彼伏。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是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也要求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制定清晰、可行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逐步确立与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相匹配、相适应的货币地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黄耀明 《经济导报》2007,(48):60-60
虽然美元指数再跌至74水平的历史新低,但是近期走势再次出现反覆回升的情况,欧元兑美元由1.49回落至1.47水平,美元兑瑞士法朗由1.08回升上1.70水平,而美元兑高息及商品货币的反弹实际上在11月初已经出现。澳元兑美元由0.93下跌至0.86.纽西兰兑美元由0.78回落至0.74水平,而美元兑加元更由0.90反弹上0.99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缤纷社会     
最近,周小川在央行网站上发表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指出: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是有内在缺陷的,理论上特里芬难题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5.
《经济导报》2007,(34):42-42
经过各国央行一连串的注资行动後,美国联储局最终在8月17日突然宣布调贴现率0.5%至5.75%,而环球股市出现明显的回升,但是美元及日圆兑主要货币却出现明显的回落:欧元兑美元由1.33水平回升至1.35水平,英镑兑美元反弹至1.99水平,  相似文献   

16.
黄耀明 《经济导报》2006,(24):45-45
上周美元兑主要货币先升后回软,欧元兑美元虽然曾低见1.2520,但是并未进一步下跌。维持在1.25-1.27之间上落,美元兑日圆虽然突破了114.7。阻力,但是并未突破115.8。重要阻力。上周美元上升一方面是承接前周的升势.另一方面是其他联储局官员的讲话进一步支持美国将会在6月份加息。同时,上周环球股市及金属市场进一步显着下跌,这增加了金融市场上的避险气氛,令资金买回美元及风险较低的美国债券。虽然出现这样的利好环境,但是上周美元升至近期的高水平时却开始出现反覆的情况。其中因素是有传言指出,个别央行在近期的水平买人欧元,而另一方面是美元兑人民币再次跌穿8算,这引发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亦对美元构成压力。  相似文献   

17.
《经济导报》2007,(16):48-48
踏入4月份.美元兑主要货币开始跌穿主要支持水平,欧元兑美元突破1.34升至1.36水平,英镑兑美元突破2.0000升至2.01的15年高水平,澳元兑美元突破0.80升至0.83的17年高水平,而新西兰元兑美元亦升至0.74的26年高水平。近期美元下跌主要是由於市场对美国减息预期再次升温,而市场对其他地区的加息的预期相反不断提升,因此美国利率优势将会造一步收窄。此外.G7会议声明未对日圆下跌作出评论而对再次提出对人民币更具弹性的诉求亦对美元构成压力。  相似文献   

18.
安华 《经济导报》2010,(33):23-23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增长811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705亿美元,同比增3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15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210亿美元。201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242亿美元,同比降8%,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4.9%,同比降1.3个百分点: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539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1,780亿美元,同比增8%。  相似文献   

19.
美联储6日宣布.己与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签署新的货币互换协定.将从这四家央行获取总计2.870亿美元的欧元、英镑、瑞士法郎与日圆,以供市场不时之需。全球五大最有实力的央行再次联手行动,既可纡缓国际市场“融资难”现象的蔓延,同时希冀能够防止美元遭遇不测,为全球金融市场再添一副“稳压器”。  相似文献   

20.
彭伟新 《经济导报》2010,(27):46-46
今年上半年美元兑主要货币出现明显的上升,以美元指数计算75.67上升至88.70.欧元兑美元由1.45水平曾下跌至7.18的四年低水平,英镑兑美元曾下跌至1.42的水平。美元转强亦对商品货币构成明显压力,澳元兑美元由0.93下跌至0.80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