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高速客运专线轨道梁施工阶段的徐变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秦沈客运专线轨道梁为原型,设计了4根1∶5大尺度T型试验梁,对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徐变变形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混凝土种类及预应力筋张拉方式等因素对轨道梁徐变变形的影响.用大型商用软件Sofistik对试验梁在施工阶段的徐变变形进行了时随全过程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差值在10%以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混凝土种类、预应力筋张拉方式以及钢筋配筋率的徐变变形设计建议.研究结果为准高速客运专线轨道梁设计和徐变变形控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竖向预应力筋在连续刚构桥中主要起控制腹板主拉应力的作用,根据现行规范分析了不同长度竖向预应力筋的损失比例,提出了减小竖向预应力损失的几种措施;针对目前设计中采用的滞后张拉竖向预应力筋的方法,开展了3种滞后张拉竖向预应力筋方式对连续刚构桥受力的影响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竖向预应力合理张拉时间的建议;建立了箱梁腹板的细部有限元模型,详细地分析了腹板在单根竖向预应力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和腹板上缘出现拉应力的原因,据此提出避免上缘拉应力出现的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3.
竖向预应力筋对连续刚构桥受力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竖向预应力筋在连续刚构桥中主要起控制腹板主拉应力的作用,根据现行规范分析了不同长度竖向预应力筋的损失比例,提出了减小竖向预应力损失的几种措施;针对目前设计中采用的滞后张拉竖向预应力筋的方法,开展了3种滞后张拉竖向预应力筋方式对连续刚构桥受力的影响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竖向预应力合理张拉时间的建议;建立了箱梁腹板的细部有限元模型,详细地分析了腹板在单根竖向预应力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和腹板上缘出现拉应力的原因,据此提出避免上缘拉应力出现的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4.
先张法预应力梁施工是采用特制的张拉设备将预应力筋张拉至控制应力,将其锚固,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进行松张,靠预应力筋的回缩使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来满足设计要求的一种施工方法。现在就以承德路桥总公司承建的京承高速附道B合同段的桥梁工程16 m梁板的施工为例来介绍先张法预应力梁的施工过程。这种施工方法在承德还是首次使用,主要包括先张法预应力梁张拉台的制作、张拉、放张及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针对已建成通车的武广、沪杭客运专线两种32m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对比分析施工阶段梁体跨中上拱变形实测数据,探讨箱梁在施工阶段的徐变特性。在此基础上,应用MI-DAs/civil分析软件,采用ACI209R收缩徐变计算模式,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控制要求,建立梁体有限元模型,对比两种箱梁的徐变变形,与实测结果互为验证,预测二恒铺装对梁体变形影响和铺装后期徐变变形。结果表明,沪杭客专32m梁徐变变形较武广客专32m梁小,变形控制措施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6.
以公路35m折线配筋先张梁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弯起器、先张法长线台座和短线台座的设计、应用和比较,预应力筋张拉和放张工艺研究和实施,施工与试验表明:中、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折线配筋先张法施工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结合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施工过程,采用按龄期调整的有效弹性模量法和有限元步进法结合实例对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长期变形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通过跟踪模拟桥梁在整个施工及投入运营后各个时刻的结构变形,可以确定桥上无砟轨道的合理铺设时间,满足客运专线对轨道结构的高平顺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合理地调节预应力混凝土筒仓配筋中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的比例,提出了基于预应力度的预应力混凝土筒仓设计方法,对预应力度的合理取值进行了探讨.预应力设计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度选取时,对于筒仓底部环向拉力比较大的区段,预应力强度比λ可取为0.7;对于筒仓底部以上所受环向拉力较小的区段,预应力强度比λ可以随着所受环向拉力的减小而逐步降低;然后以初步选定的预应力强度比λ按轴心受拉构件进行配筋试算.基于预应力度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筒仓配筋设计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的比例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有时在墩头部位会出现断裂现象,对于预应力筋张拉工作造成很大困扰,造成这种断裂的因素有很多。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混凝土轨枕预应力筋张拉过程进行了模拟,考虑了短钢丝、锚固板磨损等因素对张拉过程中墩头与钢丝端部应力的影响,对影响墩头断裂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当短钢丝长度偏差10mm时,钢丝端部的纵向应力较正常状态增大3.02%,超过钢丝极限应力达4.46%。建议在预应力钢筋张拉过程中,钢丝长度偏差控制在10 mm以内,并尽量避免短钢丝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主梁后浇结构层与墩顶梁端湿接头浇筑顺序以及墩顶负弯矩预应力筋张拉顺序是简支变连续梁桥施工的关键工序。文中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对实际工程主梁后浇结构层与墩顶梁端湿接头浇筑的先后顺序以及墩顶负弯矩预应力张拉的先后顺序,进行详细分析,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变连续梁桥的结构受力、施工工序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更好地为工程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