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通过分析雨刮电机电磁辐射干扰的原理,将问题简化为雨刮电机供电线束的辐射干扰,进而建立雨刮电机的整车电磁辐射模型.将电机线束模拟为离散化的传输线集总参数模型,计算出的线束电流分布作为线束辐射的激励源,利用有限积分法研究其辐射特性.结果发现,雨刮电机电磁辐射干扰对车载天线和收音机的影响明显.而相应的电磁辐射抑制措施仿真结果表明,减小电机的接触电阻对降低线束辐射强度的效果不明显;对线束进行共模/差模电容滤波,抑制效果较好,尤其是共模电容滤波更为有效;在共模电容滤波基础上串联电感,构成低通滤波器,可进一步降低线束辐射.参照仿真结果对实车辐射测试超标的雨刮电机进行电磁辐射的改进,在其线束上加入低通滤波器后,电磁辐射干扰显著降低,测试达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中利用线束频变参数和串扰系统的等效模型对电动汽车的线束串扰特性进行分析。首先测量其不同端口间的短路和开路阻抗,利用阻抗测量结果和多导体传输线理论计算得到频变参数;然后利用单线/双绞线模型近似描述电动汽车线束间的串扰现象,求出串扰电压的表达式;并得到频变电感、电容以进行仿真研究;最后在仿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信号源、线束间的感性容性耦合和端接负载等特性的影响得到了串扰特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汽车线束电磁干扰的原理进行分析,基于3种线束干扰耦合方式的原理,给出汽车线束设计时需要遵守的EMC设计原则,并通过CST仿真软件对部分设计原则进行仿真,以验证仿真结果与设计原则的一致性,为汽车整车电磁兼容设计提供依据。最后通过实际案例的解析,再次验证整车线束EMC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汽车线束造成电磁干扰的机理出发,指出搭铁电流干扰和导线间的串扰是造成线束电磁干扰的两种主要机理。从搭铁、屏蔽及双绞、布线3个重要方面阐述汽车线束开发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设计规范。通过3个典型电磁干扰故障案例,介绍如何依据设计原则来分析并排除电磁干扰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与用户对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车内前装电子设备的数量大幅增加,其中不乏影响汽车安全的功能部件。本文基于整车设计图纸,对样车进行电磁兼容理论分析,获得存在自兼容风险的零部件为DC-DC、BMS、鼓风机、EPS、雨刮电机、喇叭;进一步的,基于自兼容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论证筛选,提出DC-DC、雨刮电机、喇叭风险较大;最后通过与标准测试对标,验证了自兼容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汽车后窗雨刮电机的噪声可主要分为电磁噪声和机械噪声两大部分,本文对后窗雨刮电机电磁噪声和机械噪声的来源和产生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在已有成熟后窗雨刮电机平台基础上,采取一系列可行性措施.其中,较为有效的创新性措施概括如下:通过调整磁钢结构优化表磁曲线分布,来抑制电枢反应产生的电磁噪声;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试验手段,优化碳刷宽...  相似文献   

7.
雨刮是用来清扫汽车风窗玻璃上的雨水和污物的重要装置,是保障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措施,在此背景下,雨刮的使用期效变的尤为重要。如何保证雨刮在有效期内正常使用,减少刮刷故障率,是雨刮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针对此问题,从雨刮电机、压紧力、机械结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优化这些部件的结构,达到提升雨刮耐久性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纯电动汽车的线束设计影响着纯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本文研究了在越野汽车的基础上改装为纯电动四驱越野车中线束设计问题,通过计算确定驱动电机、电池的相关参数及选型,并对其安装位置进行合理制定以简化线束布置,对重要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相关的匹配计算,最后通过Proteus软件对高低压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并运用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制整车布线图。该设计方案提高了电动汽车线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为线束设计人员提供了借鉴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高速数字电路中,电信号串扰是影响信号完整性的一个主要因素。针对近端电信号串扰噪声和远端电信号串扰噪声进行理论建模,借助信号完整性仿真工具HyperLynx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攻击线与受害线的间距、耦合长度、信号线到参考平面的介质层厚度、信号上升沿及下降沿速率对于电信号串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抑制电信号串扰,进而提高电路信号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肖超 《汽车电器》2024,(2):59-62
文章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进行商用汽车雨刮洗涤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通过分析雨刮洗涤系统设计要求,制定功能控制策略,进行雨刮和洗涤功能应用层逻辑模型的建模,并对其进行模型在环MIL测试验证,验证后的模型可通过自动生成代码,应用于硬件实现功能。该方法设计的雨刮洗涤控制系统具备雨刮和洗涤功能,实现多模式转换控制以及故障诊断,以可视化方式使逻辑错误能快速定位,减少手写代码和调试时间,适应于快节奏功能迭代开发。  相似文献   

11.
故障现象:一辆解放CA1121J型汽车,在一次雨天行驶时,将雨刮器开关拨到低速挡,雨刮片只抖动一下便停了下来。故障检查:首先查看雨刮器及清洗泵保险丝(10安),发现已烧断。换上统一电流规格的保险丝后,刮水器正常运转。但当更换其它挡位时,保险丝屡次烧坏。对雨刮器系统中各相关电路的线束、保险丝盒、低速雨刮继电器、高速雨刮继电器及间歇雨刮控制器检查,未发现有线束破损、短路和搭铁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介绍汽车尾门线束胶套的设计与验证,对汽车尾门线束胶套的布置方法、关键尺寸、验证方法等内容进行描述,为汽车尾门线束胶套设计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汽车企业对汽车线束变更的管理,更快速顺利地执行线束变更切换。文章通过追踪B企业近两年线束变更执行数据情况,发现该企业常见的汽车线束切换后试装评估缺陷,分析导致这些缺陷的原因,确定问题解决的方向和目标:良好的汽车线束变更试装评估,应当充分考虑线束的特性,制定标准化作业评估清单,引导式思维全面评估变更风险。文中分析了线束的组成和安装特性,针对性分析识别线束组件潜在失效及评估重点,最终制定了线束变更标准化作业评估清单。通过数据有效性验证,线束变更标准化作业评估清单可有效用于汽车线束变更试装评估的标准化作业,指导汽车企业线束变更试装评估,更规范地进行变更风险预防,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生产一次性通过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以某SUV汽车线束设计为例,阐述了从汽车整车电气原理到2D线束转化设计的一般流程、设计原则、原材料的选取、线束保护设计以及2D线束图的绘制等。把汽车电气原理设计、3D模拟仿真设计和2D线束设计连贯起来形成同一思路,避免线束在工作和装配中出现冲突、干涉等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5.
前雨刮系统安装在发动机舱的车身钣金上,其噪声很容易通过车身传递到驾驶室,从而影响车内前排乘员的舒适性。本文对某车型的雨刮系统噪声抱怨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与齿轮箱轴承配合的电机转子轴表面粗糙度过大,是导致雨刮系统出现异常噪声的根本原因。降低转子轴表面粗糙度,可以抑制雨刮系统的噪声。通过对比降低转子轴粗糙度前后的噪声频谱,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我国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检测标准、检测方法和现状,给出了电磁兼容数值仿真分析的基础理论模型,并基于仿真软件CST建立了标准规定的汽车控制器线束的辐射发射测试仿真分析模型。通过仿真模型对控制器线束周围电磁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屏蔽、滤波和可靠接地对控制器电磁兼容特性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抑制线束上的电流振荡有效减小其辐射电场强度的方法。该电磁场数值仿真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传统测试方法周期长、费用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一、故障现象有1辆2010年8月生产的陕汽德龙F3000国Ⅳ商用车。驾驶员反映雨刮系统不工作,打开雨刮组合开关,雨刮电机没有动作。二、故障诊断根据驾驶员反映,首先验证故障现象,打开刮水开关J挡、Ⅰ挡和Ⅱ挡(组合开关挡位如图1所示),雨刮电机均没有动作。三、故障分析从故障现象分析,组合开关不能  相似文献   

18.
《汽车电器》2008,(5):F0004-F0004
公司06年在上海嘉定投资了3000万人民币建立了占地4万平方米的OEM电刷制造工厂及电机电刷实验室,实验室具备了汽车起动机,发电机,油泵电机,空调风扇电机、雨刮摇窗座椅电机动态寿命及性能分析等综合性试验。  相似文献   

19.
在汽车电子电气系统中,汽车线束作为连接汽车各个电器和电子设备的重要部件,是汽车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和品质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汽车设计制造及生产中,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汽车线束设计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以确保汽车线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从汽车线束的零部件选型和线束布置两个层面,结合汽车不同区域的防水要求,对线束的防水措施做全面分析,为线束设计的零部件选型布置、线束布置及防水试验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是汽车线控制动系统的一类,以电子制动器代替传统手制动器。本文主要对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电气控制部分的EPB制动卡钳电机与ABS轮速传感器非集成式与集成式的线束进行研究与设计开发。主要介绍EPB线束非集成式与集成式的基本结构,阐述EPB轮速线在整车环境中的总体布置方案,为EPB轮速线的性能验证提供实验方法。按照系统电控部分的硬件功能要求,以及车辆参数采集点模块的电控系统要求,本文为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线束的开发提供了一套理论设计依据、布局方案,以及试验方法、验证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