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内污染及其检测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尤可为  葛蕴珊 《汽车工程》2006,28(5):495-498,503
介绍车内污染的成因,车内存在的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分析了汽车的工作状态(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对车内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以及不同工作状态下车内污染物浓度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车内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趋势。最后简单介绍了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车内空气取样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气相色谱质量联用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对长途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物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甲醛进行分析。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长途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物中烷烃、芳香烃和烯烃分别占41.4%、27.6%和20.7%;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人体有较大危害的甲醛和苯系物在长途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物中含量较高。随着长途客车停放或运行时间的增加,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有显著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的普及与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车内毒气及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文章介绍了常见的车内毒气和车内污染物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让司乘环境的安全卫生可以保障。  相似文献   

4.
由于汽车的普及,车内的空气质量引发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糟糕的车内空气质量会增大人们罹患某种特定疾病的概率,因此控制与减少车内空气污染成为汽车生产设计商所追求的目标。微颗粒污染物,即PM2.5是车内空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负离子因能有效沉降空气中的微颗粒,成为车内快速去除微颗粒污染的重要手段。在文章中,我们通过在车内进行微颗粒沉降实验,记录微颗粒物浓度在负离子仪以及车内空调内/外循环净化模式下的变化,并通过SPSS与MATLAB对污染物浓度进行数学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负离子仪器并无法有效降低车内空气的颗粒浓度,而必须配合车内空气循环系统。在负离子作用下,结合车内空气循环系统,微颗粒浓度迅速下降,下降速度与空气交换速度和微颗粒在空气中的迁移速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详细分析国内外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现状;重点阐述国内外车内空气质量的检测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汽车情报》2008,(5):42-42
据了解,此项标准的主要控制对象是车辆在静止状态下由于车内构件材料和装饰材料造成的空气污染,不包括汽车发动和行驶时,尾气窜入车内引起的车内污染。“采样测定方法”规定了采样点设置、采样方法和设备等内容。数据采集工作之后,将确定污染物的检测指标限值,最终形成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论述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以及车内污染物主要来源。同时基于某款车型分析了温湿度、车内装饰件及车内通风情况对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以及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8.
2004年环保总局将车内空气污染物限制与测量方法,列入国家空气质量标准计划,参加开题,2007年发布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制定方法,2008年3月1日正式实施。方法标准的实施为备有关部门开展车内空气污染检测,了解车内空气污染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9.
对车内污染物的组分、来源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描述,基于环境行业标准HJ/T400-2007的试验方法,选取了进口品牌、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覆盖了高、中、低各档次的,有代表性的14种型号的汽油乘用车进行车内污染物测试,获得了不同污染物的检出率和平均浓度.其中检出率达到100%的物质为苯、甲苯、苯甲醛、丙醛、丙酮+丙烯醛、丁醛、环己酮、甲醛、乙醛、己醛和丁烯醛.测试结果还表明,不同污染物的平均浓度随车辆档次的变化趋势不同;同一型号的车辆污染物的种类基本相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车内污染物总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校车车内的空气质量是校车安全的焦点之一,校车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也是校车强制性检测项目。本实验室采用热脱附-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对当前市场上三种不同校车的车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也可以较好地对其他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1.
《驾驶园》2014,(7):84-85
<正>车内的空气污染,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下面收集了一些信息,供大家参考。车内空气需体验消费者在购车时除了考虑价格、性能、外观款式、驾乘舒适性之外,还应该注意车内的环保问题。可以亲自体验车内是否有异味,感受直观,从源头上对车内空气质量把关。若厂家或者经销商使用一些办法掩盖车内异味,消费者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劣质装饰勿入车新车尽量避免过度装饰,以防污染物积累,造成车内空气有害物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因素,重点分析了皮革、织物、胶粘剂、涂料、塑料、橡胶、泡沫和人造板材等材料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散发和污染是车内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提出了针对性的材料改进措施和主机厂、零部件厂进行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制定、检测、管理和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汽车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隐伏着诸多危害。由于车内空间狭小密闭,再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内极易聚集数百种有害物质。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车内空气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汽车通风状况、车用内饰材料、车内温湿度、车龄、采样点位置、行驶里程等对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源头控制和末端处理两种途径来遏制车内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汽车杂志》2004,(12):176-176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轿车迅速进入家庭,对有车族而言,轿车堪称生活与工作的第二空间。但据北京市有关部门对100辆轿车车内空气检测时发现,82%以上车辆存在车内空气污染问题。据权威部门介绍,车内自身的污染源一是来自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释放的有害物质,如苯、甲苯、甲醛类;二是车内积累的污染物,如尘埃和微生物。  相似文献   

15.
内饰件和内饰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4年组织有关科研机构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列入国家环保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计划,其中《车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要求》已经于2009年11月18日公开征求意见。作为整车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汽车内饰件和车内装饰用非金属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逸散水平对整车车内空气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介绍了汽车内饰件和车内装饰用非金属材料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方法。考虑到整车、内饰件和材料检测方法的一致性,以及检测技术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性,提出以采样袋方法测试汽车内饰件(含总成)和车内装饰用非金属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中,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工具,人们在汽车内渡过的时间越来越多.因此,对车内污染和空气品质的关注日益增加.影响车内空气品质的因素很多,并且有些因素在不断变化,车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无法用精确数学概念来简单界定.文中根据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选取评价因子,分配权重,建立了车内空气品质模糊评价隶属度模型,对车内污染物监测值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并得出相应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7.
全球20多项相关研究表明,车内污染物浓度水平比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水平高出10倍。车内有毒气体的主要来源:一是汽车在装修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释放出的有害物质:二是发动机工作时排出的有害气体。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综述了汽车内部污染的现状,介绍了车内相关的污染物及其危害。提出了健康驾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某系列客车车内座椅、顶内饰、地毯等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主要部件进行测试及分析。通过对不同治理方案的对比,确定采用以纳米磷酸锆钠为载体的纳米复合材料喷剂,首先对车内污染源的主要零部件治理,然后对整车内饰等部件进行全面的净化治理。根据治理前后的反复比对及用户车辆的跟踪测试,结果表明经治理后的车内空气中污染物含量显著下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家装污染已经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消费的持续.高速增长,车内的环境污染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问题。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有关科研机构制定的《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以下简称《方法》)已经出台,并于3月1日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