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上海港与国外港口水水中转系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瑶 《中国港口》2009,(12):8-11
一、上海港水水中转与国际大港比较体系的建立 本文选取欧洲港口作为主要比较对象,如鹿特丹港和安特卫普港是欧洲的两个最大的港口,是水水中转运行最早同时也是最为先进的港口。将上海港的水水中转现状与这些国际中转大港进行比较.对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超越鹿特丹港,成为世界第二大港,集装箱吞吐量名列世界第三;2005年举世瞩目的上海洋山港区将开港运作”,新年伊始,上海港口管理局局长许培星发布的这两条消息,着实让港航业同仁热血涌动、精神振奋。把已经过去的和即将迎来的两个“事实”放在一起,人们  相似文献   

3.
<正>一、鹿特丹港口发展的原因 鹿特丹原来是坐落在鹿特丹小河与马斯河交汇处的一个渔村(与上海相仿),1283年修堤防洪,开垦围地得名鹿特丹;14世纪荷兰崛起,成为航海强国,始辟鹿特丹为港口,16世纪70年代就开通印度航路,是英国和德国过境运输港,也是西欧至北海、北冰洋换船的修整地和启航点。到19世纪,由于出海口河道泥沙淤积,港口濒临瘫痪。1863年开挖了通往北海的31.5公里新航道,港口才开始复苏。二次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入侵,港口受到极大摧残,大战后才重新修复,1958年西欧共同体成立,减少了国界屏障,鹿特丹港港口才得到迅速发展。目前鹿特丹不仅  相似文献   

4.
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珍 《中国水运》2008,(4):22-23
港口物流是多种物资、交通运输、服务资源的集合,或者说,港口物流是货流即“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集地,是各种物流作业的集中地,是多种物流设施和眼务功能的集合。港口物流从纵向看,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以及为以上多个环节提供装备和配套戕务的诸多领域;从横向看,港口物流眼务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方面,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基础性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渗透力和带动效应。以著名的世界第一大港——荷兰的鹿特丹港为例,当鹿特丹港发展到饱和时期时,管理层通过贯彻物流理念,  相似文献   

5.
<正> 在珠海周围,东边隔海相望有享誉全球的国际航运中心香港和后起之秀深圳港,北边有历史悠久的南方大港广州港。珠江三角洲港口东强西弱的不合理分布呼唤着西部深水港的诞生,地理位置优越的珠海理应当此重任。然而,面对这些成绩卓著的大港,珠海港在珠江口的港口群剧烈竞争中有没有一席之地,能不能发展成一个深水大港,如何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求得发展,这对珠海来说是一道极具挑战性的考题。回顾高栏深水港建设的10年历程,珠海努力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改善基础设施,筑巢引凤,引入资本市场的雄厚财力,打造区域性深水大港,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港口发展道路。 珠海港与周边大港相比,起步晚、基础差,但却有其独特优势,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阎建超  金健 《集装箱化》2003,(7):23-23,22
近几年我国集装箱吞吐量迅猛增长,2002年上海港已经跃升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同时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也达761.37万标箱,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超过50%,日益逼近中国第一大港——上海港,在世界大港的排名中,从2001年的第8位上升到去年的第6位。但是在这种大好发展形势下,我们不能被胜利的喜悦冲昏头脑,必须不断审视自我、比照国际先进港口,从集装箱装卸效率、港口软条件方面不断改革,与时俱进,真正跻身世界集装箱大港之列。以下是笔  相似文献   

7.
由于航运联盟的兴起和多式联运的发展,世界货运量越来越向枢纽大港集中。现阶段亚洲地区国际枢纽港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中东:香港、新加坡、釜山、高雄、神户、横滨、迪拜等港口是较为成熟的国际枢纽港,萨拉拉港、马来西亚的巴生港和丹戎佩莱帕斯港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有相当枢纽港竞争  相似文献   

8.
《水运工程》2008,(3):132
继秦皇岛港成为世界第一个煤炭运输超2亿吨的大港后,河北将继续加大港口建设力度,力争3年内建成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3个在中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综合性大港,并以秦皇岛、黄骅港为主,建成世界最大的输煤港口群。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港2010年货物吞吐量达到6.53亿t,约占全国总量的八分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上海港的年货物吞吐量也连续4年超过纽约、伦敦、鹿特丹等国际知名大港,蝉联世界第一。在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及货物吞吐量排名里不难看到中国港口已占据半壁江山以上,可谓之世界"大港"了,可是,中国港口地区的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航运融资、海事保险、海事仲裁等航运相关产业还是相  相似文献   

10.
鹿特丹港的发展相当快,由于建立了所谓的“新水路”,为进入莱茵河内陆水运系统提供了直接的入口,发展成为西欧的一个主要转运港口,其吃水深度达74英尺,是一个主要的散货港口。目前,该港口及其工业区占地大约100平方公里,港内有大约70公里的岸壁型码头。 鹿特丹市港口管理局是鹿特丹市政府的一个部门,它向市长和市政委员会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11.
双木 《海运情报》2004,(3):30-30
在欧洲前十大散货港口中,荷兰占了两席.即鹿特丹港和阿姆斯特丹港。为了保持这种优势地位.两港的装卸公司都在投资建设新的煤炭装卸能力。阿姆斯特丹港新建的西港散货码头将增添每年500万吨的吞吐量,里特兰登(Rietlanden)和OBA两家装卸公司都将在这个港区拥有码头设施。鹿特丹港也在建设一个大小相似的散货码头,专业装卸铁矿石的装卸公司EECV将进入煤炭装卸市场。  相似文献   

12.
国外港口管理模式探讨及对我国港口体制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世界著名大港的典型管理模式,对其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地主港模式是目前国外主要实行的管理模式的结论。分析地主港的特点和优势,探索了地主港模式在我国实施的现状和前景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上海港 不断创造历史新纪录 过去的一年,上海港的记录又一次被刷新:全年货物吞吐量完成3 79亿吨,同比增长19.8%,超越鹿特丹港(约3 54亿吨)、位居新加坡港(约3 88亿吨)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港;同时,集装箱吞吐量连跨1200万TEU、1300万TEU、1400万TEU三个大关,完成1455.4万TEU,同比增长29%,约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量的24%,居香港、新加坡港之后列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14.
一、港口业绩辉煌 从港口年总吞吐量来看,居世界第一位的鹿特丹和第二位的新加坡多年来虽徘徊于每年3亿吨左右,却遥遥领先其他各港,五年前没有一个港口有超越他们的非分之想。但据上海港务局负责人说,上海港2002年的总吞吐量有望逾2.5亿吨。笔者估计上海港再过五年有望超越鹿特丹和新加坡两港,登上世界冠军宝座。 国内各大港2002年1~3季度总吞吐量如下: 上海港1.92亿吨。宁波港1.1亿吨。广州港1.07亿吨。天津港、青岛港逾9000万吨。秦皇岛港和大连港逾8000万吨。沿海港口共12.2050亿吨。 估计到2002年底的数字是:上海港2.5  相似文献   

15.
动态     
《世界海运》2010,(12):48-49
<正>港口巨头联合发布《广州宣言》2010年11月8日晚,广州港、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汉堡港、长滩港、温哥华港以及上海港、宁波港、天津港、青岛港等世界港口巨头在2010国际  相似文献   

16.
全球港口正在进入一个以节能减排为主导、追求绿色环保的新发展时代。记者在日前举行的亚洲码头运营商2008年会论坛上发现,绿色港口的理念已经从前几年的“坐而论道”渐渐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美国长滩港首开12海里减速、船舶停靠采用岸电先例后,洛杉矶、鹿特丹等一些全球大港近年来已纷纷推出诸如“减少能耗、降低码头作业排放”、  相似文献   

17.
金秋十月,正值全球各大港口的旺季高峰。在收获今天与开启来年的关键节点上,全球五个大港——荷兰鹿特丹港、美国纽约新泽西港、长滩港、新加坡港和上海港协商创立的“大厦组织会议(Tower Group Meeting)”成员聚会上海。作为每年轮值举办的五大港高层战略对话会议,今年10月25日至26日在上海举行的“大厦组织会议”,主要围绕港口的内河运输、内河港口及码头外的存储;班轮业的发展和港口应对船舶大型化的能力;生态港、绿色港建设及港口环保;港口周边的道路交通管理;发展车辆监控和导向系统;港口在整个供应链的安全上所担当的角色等五大热点,展开了面对面的切磋与交流。[编按]  相似文献   

18.
全球港口正在进入一个以节能减排为主导、追求绿色环保的新发展时代。记者在日前举行的亚洲码头运营商2008年会论坛上发现,绿色港口的理念已经从前几年的“坐而论道”渐渐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美国长滩港首开12海里减速、船舶停靠采用岸电先例后,洛杉矶、鹿特丹等一些全球大港近年来已纷纷推出诸如“减少能耗、降低码头作业排放”、  相似文献   

19.
在小小的珠三角,在毗邻而居的两个城市,同时产生世界上排名第一和第四的两个集装箱大港——香港港和深圳港,这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贵港市交通局按照广西区党委、政府以及贵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玉贵走廓"和桂东南区域性交通中心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突出抓好"港口带动"战略.2003年,贵港港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西部地区、华南地区第一个千万吨级内河大港,进入全国内河大港13强,贵港港作为沟通西南、华南地区的重要门户和连接我国东西部的桥梁纽带的地位进一步凸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