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地铁车站的防水工程是地铁建设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保证结构使用寿命的屏障。结合目前国内最大的一次性暗挖地铁站——北京地铁黄庄站的工程环境和施工工法,介绍黄庄站的防水设计原则、设计形式及防水施工工艺,尤其是施工缝、变形缝等特殊部位的防水设计与施工。对类似的地铁车站防水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站防水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都地铁体育馆站工程,基础埋深大,地下水丰富,技术难度大,对防水要求标准高。根据这一施工项目的实践,阐述地铁车站工程的防水原则、标准与要求、防水混凝土、特殊部位防水施工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富水地区地铁车站结构复杂,现场施工难度大,特别是施工缝和后浇带混凝土因收缩或不均匀沉降容易引起渗漏水。以天津滨海新区地铁B1线欣嘉园地铁车站为例,将地下工程主体施工缝及后浇带等关键部位的防水结构进行改进优化:采用新型镀锌钢板丁基腻子止水带,将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填充在环向施工缝和后浇带,并把多节注浆管在后续浇筑的混凝土里预埋,当拆除模板后即进行注浆;另外在桩头、穿墙管、止水带“十字”接头等部位采用新型装配式预制防水产品。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效解决了地铁车站关键部位防水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地铁车站等地下构筑物的建设有多种施工方法,采用暗挖法施工大跨车站时,NTR工法在结构防水、地面沉降及施工安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NTR工法施工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兼备,在国内外工程施工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铁暗挖车站主体结构渗漏水情况较为常见,尤其是PBA工法施工车站,受现有工艺工序的限制,渗漏水较严重,对地铁车站结构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北京地铁19号线暗挖车站顶纵梁与二衬扣拱衔接处以及侧墙水平施工缝位置出现渗透水,分析产生渗漏的主要原因,借助预埋注浆花管、钢边止水带等,形成多道防水防线,制订综合性的防水设计方案,防治渗漏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明挖地铁车站实际施工工程中观测到的混凝土裂缝为依据,介绍了明挖地铁车站中较常见的混凝土裂缝的特征并进行了初步分析。其研究对象包括侧墙竖向裂缝、层板、顶板45°斜裂缝、层板纵向裂缝和层板、顶板、底板横向裂缝。最后总结得出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和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地铁车站常见的两种围护结构墙体体系有两种,即复合墙体系和叠合墙体系。本文结合相关地铁车站叠合墙、复合墙设计施工的实践,从结构受力体系、车站防水等方面对地铁车站叠合墙、复合墙的结构体系的优缺点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铁21号线某地铁盖挖车站,车站中柱为钢管柱,采用HPE垂直液压插入法施工。结合HPE垂直液压插入法在该车站的实际应用,着重阐述了垂直插入法施工的工艺流程、精度控制及注意事项。从实际施工效果来看,HPE垂直插入方法施工简便、安全风险可控、施工精度满足要求,工期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站的建设有多种施工方法,因受周围环境的限制,采用暗挖法施工大跨车站时,NTR工法在结构防水、地面沉降及施工安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沈阳地铁二号线新乐遗址站引进使用NTR工法,在国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半盖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往往具有施工规模大、支护结构复杂、开挖深度大、施工场地狭小等特点,而砂卵石地层稳定性差,受荷载易变形,导致基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以成都地铁某半盖挖车站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 3D,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及隆起、围护结构侧移、立柱变形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受到基坑不对称开挖影响,基坑两侧结构及地表沉降变形略有差异:明挖侧顶部出现了朝坑外的位移,盖挖侧围护桩深层水平位移比明挖侧大;明挖侧累计地表沉降值比盖挖侧小;立柱在开挖过程中的竖向位移会受到上部荷载、坑内土体沉降及坑底隆起的共同作用,立柱上部结构会出现朝向明挖侧的弓形水平变形。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维快速拉格朗日算法原理,结合华东软土地区某盖挖逆作法施工换乘地铁车站工程实际并考虑基坑的周边环境因素,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盖挖逆作法地铁结构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性状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基坑开挖各阶段的变形场,为地铁车站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较好的控制结构变形量的方案,以确保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并保证基坑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2.
以深圳12号线地下两层沙浦地铁车站为例从车站总体设计方案、断面形式、结构构件拆分、构件主要连接节点、防水设计5个方面分别进行装配式地下车站相关内容研究;创造性的提出了“碰锁节点”及万向螺栓安装臂设备,解决了预制构件连续施工不中断,快速化施工问题。该研究成果成功解决了明挖法拱形无柱装配式地下车站装配化设计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建成区进行地铁明挖深基坑施工时,需对深基坑本身及其周边既有建(构)筑物或主干管线进行变形监测,以保证地铁基坑和周边安全稳定。基于郑州地铁轨道交通5号线康宁路车站明挖基坑工程,通过对项目概况和深基坑监测内容的分析,研究明挖地铁深基坑周围护体的水平位移、周边建筑物沉降、主管线沉降和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变化规律,并运用信息化技术,及时掌握施工环境改变,提前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地铁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南京地铁一号线许府巷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分析比较了连续墙接头设计的几种形式,总结了接头施工中的防水措施和主体结构基坑开挖后接头漏水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结合南京地铁7号线中胜站下穿既有10号线车站两侧明挖基坑开挖施工工程,对运营地铁车站两侧明挖基坑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提出“强支护、对称式”的开挖方法,采用入岩地连墙围护结构隔断基坑外部水源,在既有线两侧设置两个小基坑,小基坑采用整体分层对称降深开挖方式,支护采用混凝土腰梁+钢支撑伺服系统体系,并在邻近既有线侧布设墙体测斜管,在既有线内侧布设自动化监测原件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施工期间地铁车站正常运营,既有站的水平位移完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可见“强支护、对称式”的开挖方法适用于紧邻重要构筑物的基坑工程,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上海及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的地铁项目施工正进入又一轮高峰期,与此同时,对地铁地下结构的耐久性提出更高要求,结构的使用年限也由原来的50年提高到100年.以地下主体结构施工为例,将防水应遵循"防、排、堵、截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与施工实际结合,总结地铁车站结构耐久性防水技术几个关键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地下工程日益发展,难免会在对人体有害的地层修建地下工程,因此研究其安全有效的结构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某铁路隧道浅埋段穿越含炼油废渣地层,为确保施工和线路运营安全,同时满足环保的要求,对该浅埋段采取明挖施工。明洞结构采取了特殊的防水防渗措施,对明洞衬砌混凝土结构进行了加强,采用"双层衬砌+双层全包防水"的设计方案。为了减少对原有地层的扰动,降低废渣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该隧道明挖段采取了围护桩结构,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对同类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地下水丰富而且水位较高、地质透水性较强的环境下进行埋深较大的明挖暗埋隧道施工,如何防止出现地下水渗漏是施工难点之一。以杭州文一西路提升改造工程地下隧道结构全包防水工程为例,出于增强防水性能之目的,采取如下优化:顶板防水层与预铺防水卷材搭接方式从L形改为直线形;大面积铺设的防水卷材外侧直接铺设加强层,去掉加强层的砂粒层;采用厚度为10 mm的带注浆管双道中埋式止水带;预铺防水卷材遇到桩头时,将防水加强层改为丁基防水密封胶;采用新型可周转对拉螺栓。实践证明,施工更为方便,防水效果良好,隧道工程竣工通车后,隧道没有发现渗漏水和湿渍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上海及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的地铁项目施工正进入又一轮高峰期,与此同时,对地铁地下结构的耐久性提出更高要求,结构的使用年限也由原来的50年提高到100年。以地下主体结构施工为例,将防水应遵循"防、排、堵、截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与施工实际结合,总结地铁车站结构耐久性防水技术几个关键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施工工艺的不断创新,单侧模板支架体系在地铁车站侧墙的施工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其施工侧墙混凝土表观性好、施工效率高、节约施工工期。但在盖挖逆作法车站施工时,由于结构自身受限制,其施工侧墙出现较多的质量缺陷。以石家庄市地铁3号线西三教站为例,对侧墙施工出现的质量缺陷原因进行分析,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防治,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