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etlon土工格栅与土界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直剪试验结果,利用两种不同的非线性模型分析土工格栅与土体之间界面摩擦性能,阐明了基于Duncan-Chang关系模型的局限性,讨论了正应力和压实度对界面抗剪强度,残余抗剪强度,剪切劲度模量,破坏比等力学参数的影响,对两种不同土的直剪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说明了增加土体中粗颗粒含量能改善界面抗剪强度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固化剂对高液限土力学特性的改良效果,选取了石灰、水泥和玄武岩纤维三种改良剂对高液限土进行改良,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直剪试验,以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作为力学强度指标,研究三种改良剂对高液限土的改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改良剂均能够改善高液限土的力学性质;水泥掺量、石灰掺量与抗剪强度、黏聚力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呈正比关系;玄武岩纤维掺量与抗剪强度、黏聚力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级配碎石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级配碎石力学机理,通过室内振动法成型的试件,研究了压实度K、含水量W、空隙率V和级配等因素对级配碎石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实度的提高、试件内部含水量的降低,级配碎石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压实度在97%~99%之间,压实度每提高1%,级配碎石抗压强度提高12%~44%、回弹模量提高17%~20%;与最佳含水量眠。的试件相比,当W=0.5Wopt时,级配碎石抗压强度提高28%,回弹模量提高11%-14%,CBR提高9%;当W=0%时,级配碎石抗压强度提高95%,回弹模量提高23%~26%,CBR提高14%.在此基础上,提出级配碎石的最佳级配范围.该研究成果可供级配碎石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土路基强度规律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通过黄土压实后土体(压实土体)的湿陷性、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等室内试验,分析了压实土体的湿陷性、水分入渗对其饱和度、渗透系数等的影响和其抗剪强度随压实度和含水量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黄土压实后土体仍具湿陷性;含水量对压实土体的饱和度、渗透系数和压缩性等基本性质影响较大,一般随含水量的增大其饱和度和压缩性显著减小,而渗透系数在最佳含水量附近达到一个峰值;对于压实土体抗剪强度,其与含水量呈非线性变化关系,而与土体压实度呈线性增长关系。结果表明,严格控制土体含水量,提高路基压实度标准是提高黄土路基整体稳定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通过砂土做道路路基,对其进行了击实、抗剪、压缩模量、CBR值等比较系统的研究,指出了砂土作为路基的填料其剪切强度随着含水量的增加有一个最佳值,压缩模量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CBR值随着压实度的增加,明显增大,但是浸水状态时要降低得多。  相似文献   

6.
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是粘性土体的抗剪强度力学参数,其对准确分析土体边坡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规范对土样进行了物理特性试验,并进行了工程分类,制作了不同含水率和压实度的试样,通过土的三轴剪切试验得到试样破坏时的破坏主应力,进而求出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为同类土质土体的稳定性分析提供可靠的力学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系统地研究绵阳地区冰水堆积土加石灰前后的工程性质及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等,对0%,3%,5%,7%,9%,11%石灰掺量下绵阳地区冰水堆积土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得到冰水堆积改良土改性前后的颗粒级配、自由膨胀率、塑性指数、膨胀量、抗剪强度、CBR值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等数据,从而确定其最佳掺灰比为7%。  相似文献   

8.
压实石灰黄土力学特性试验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通过对公路上广泛使用的灰土比为10%(重量比)、压实度为95%的压实石灰黄土进行三轴试验,测得了不同围压下压实石灰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体积变形曲线及侧向变形曲线,获得了压实石灰黄土的初始切线模量、初始切线体积模量、初始泊松比、峰值强度、峰值应变、残余强度和抗剪强度参数等力学指标。结果分析证明邓肯-张模型不适用于压实石灰黄土。可以使用改进的Saenz公式来表示其应力-应变关系。  相似文献   

9.
寇景敏 《交通标准化》2011,(17):111-113
对指定的石灰岩碎石,采用规范建议的级配,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水泥,在不同的压实度条件下成型试件,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试件养生,然后进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压实度对抗压强度影响较大,保证施工规范要求的压实度是保证抗压强度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通过增加水泥剂量的方法增加抗压强度并不是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击实试验研究了江西省某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红粘土的击实特性,并采用承载比(CBR)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其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湿法确定的最大干密度偏小、最佳含水率偏大;不同土样的击实特性存在差异;击实功越大,最大干密度越大、最佳含水率越小;含水率、压实度对红粘土强度影响较大,高于最佳含水率3%左右时红粘土强度达到最大值,强度随压实度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承载板法和重复加载三轴试验探究某压实稳定粉土路基在最佳含水量、4种压实度下的回弹变形特性,分析了压实稳定粉土路基动态回弹模量与强度指标CBR的相互关系。重复加载三轴试验方法采用参照我国现行路基设计试验方法的三轴重复加载试验方法。研究得出:压实稳定粉土路基动态回弹模量与CBR和压实度呈双参数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研究了氯盐型弱盐渍土的路用性能(CBR和回弹模量),采用静压法和振动台法成型试件,对试件在不浸水与浸水情况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弱盐渍土作为路堤填料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振动成型试件的路用性能要优于静压成型试件的路用性能;在试件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试件的CBR值和回弹模量均能满足规范要求,氯盐型弱盐渍土可用作公路路堤填料。  相似文献   

13.
赵东 《北方交通》2011,(5):40-41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粉煤灰冷再生旧沥青路面材料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评定,包括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同时对冷再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弱盐渍土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氯盐型弱盐渍土的路用性能(回弹模量和CBR),试件采用静压法和振动成型法,振动成型能较好地模拟现场振动压实的特点。分析了压实盐渍土路用性能与振动加速度、干密度、含水率、压实度等物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对试件在未浸水与浸水情况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弱盐渍土作为路堤填料的可行性。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压实盐渍土路用性能与振动加速度、干密度、含水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拟合关系式;在压实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试件CBR值与回弹模量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弱盐渍土可用作路堤(路床)填料,建议盐渍土路堤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5%,且标准密度采用振动压实试验,振动加速度宜控制在40~45 m/s^2。  相似文献   

15.
抗耐土壤稳定剂在简易机场道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简易机场建设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选用济宁土在室内进行了液限、塑限、击实、回弹模量、CBR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室外选择抗耐土壤稳定剂、水泥、石灰、二灰(水泥与石灰)等稳定土修筑了试验段,进行了回弹模量、CBR、弯沉、土压力和滚动摩擦因数试验,对比研究了抗耐土壤稳定剂与传统无机结合料的加固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室内试验中,济宁土掺入抗耐土壤稳定剂后,其水理性能、回弹模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均有提高,尤其是掺入0.8%AC101稳定剂时,塑性指数降低了21.9%,最佳含水量减少了3.1%,最大干密度与CBR值分别增大了1.32%、61.5%;涂刷HOD1稳定剂后,试件在浸水和不浸水的条件下,CBR值分别提高了212%、146%.在现场试验中,抗耐稳定土的早期承载能力与水泥土、二灰土作用效果基本相同,高于石灰土,但随着加固土龄期的增长,水泥土、二灰土承载能力的增长幅度要大于抗耐稳定土,28 d龄期时抗耐稳定土与石灰土的承载能力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草本植物根系对于边坡土体的力学加固作用,在典型公路边坡含大麦草根系的土体进行抗剪强度实验。利用直接剪切仪,对取出的土样进行有根土和无根土的抗剪强度对比实验,和同级荷载不同含根量时的抗剪强度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模拟水泥冷再生混合料现场施工,采用旋转压实法制备水泥冷再生混合料试件,测试分析其力学性能及稳定性,并与静压成型法进行对比,探讨采用旋转压实法开展水泥冷再生混合料设计的可行性,并基于旋转压实法研究不同再生料掺量(60%、70%、80%)下水泥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及回弹模量)及稳定性能(水稳定性及冻稳定性)。结果表明,随新集料掺量增加,水泥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降低、最大干密度增加;相同水泥剂量下,掺加新集料后,水泥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强度、稳定性能明显提升;掺加30%新集料的水泥冷再生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及回弹模量相对于未掺加新集料的试件分别提升了约50%、80% 和 45%,软化系数和耐冻系数分别可提升到0.90以上;相对于传统的静压成型方法,旋转压实法制备的水泥冷再生混合料试件的力学性能提升幅度在30%以上,且稳定性能也略有提升。  相似文献   

18.
CBR试验作用机理与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CBR试验作用机理,通过不同压实度与不同浸水时间的CBR试验,得出了路基土的CBR强度和压实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浸水时间对CBR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2种压实度分别成型基准水泥稳定土、对比水泥稳定土(添加稳定剂)试件,采用3种水泥稳定土养护方法,探究压实度、浸水24 h条件和养护方法对水泥稳定土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养生方法 3是水泥稳定土最适宜的养生方法,压实度由87.7%提高至98.0%,无侧限抗压强度值至少提高20%以上。浸水24 h条件对水泥稳定土的抗压强度具有削弱作用,基准水泥稳定土、对比水泥稳定土抗压强度分别降低约15%~19%、22%~26%。稳定剂能够有效提高水泥稳定土试件的的早期强度,对水泥稳定土最终强度也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约提高4%~5%。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含水量对压实粘土的抗剪强度的影响,并从土体结构与土中基质吸力变化2个方面分析了作用机理。试验表明,随压实含水量增大,粘土的抗剪强度降低,粘聚力随压实含水量增加并非单调变化,其曲线型式类似于“■Y”型,内摩擦角随压实含水量增加大体上是减小的;压实粘土浸水饱和后抗剪强度和粘聚力则显著降低,且压实含水量越小的土体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因饱和引起的抗剪强度和粘聚力损失越大,内摩擦角受浸水饱和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