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解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勇  赵涛 《汽车工程》2007,29(12):1094-1097
阐述了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解耦设计的转矩轴理论和能量解耦法,给出了这2种理论的计算方法,并利用这2种方法对某国产汽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解耦设计,结果表明:将悬置布置在转矩轴上,通过合理设计悬置的刚度可以对动力总成悬置进行很好的解耦设计。  相似文献   

2.
吕兆平  杨晓 《汽车工程》2011,33(7):581-585
以某一微型车动力总成3点悬置系统为例,针对汽车的28种载荷工况,对动力总成的质心位移和各悬置点的位移与反力进行了计算,并论述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非线性刚度的设计思想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位移控制设计计算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论述了动力总成位移控制设计的一般原理。以一轿车动力总成4点悬置系统为例,针对汽车的一特殊行驶工况,对动力总成的质心位移、悬置位移和支承点反力进行了计算。文中论述的动力总成位移控制的设计思想和计算方法对汽车动力总成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汽车的NVH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论述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与整车匹配设计的若干要点,和悬置元件设计计算的方法。介绍了悬置性能测试和疲劳测试的方法,以及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测试的内容和要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动力总成位移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以某款轿车动力总成3点悬置系统为例,结合具体设计实际,论述了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匹配、质心位移计算和包络的构建等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因距离过小而导致的运动干涉问题发生,对于动力总成悬置的设计和机舱的布置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车型系列中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固有特性优化和位移控制为设计要求,以悬置的静刚度和安装位置作为优化变量,提出了在共用一套结构相同的悬置基础上的车型系列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特性的优化方法.论述了车型系列中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位移控制设计思想,以车型系列中质量最大的动力总成作为基准,设计各个悬置的力-位移特性曲线,然后对其它动力总成悬置的位移进行核算.最后给出了一计算实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同一套结构的悬置在车型系列中各动力总成上均能获得良好的固有频率分布,同时能满足在不同行驶工况下,各个动力总成的位移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某小型轿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对象,通过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分析,提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开发和匹配过程,选择悬置零件的位置和安装角度以及通过解藕计算得出符合要求的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参数。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静特性一般设计原理。从动力总成悬置的功能出发,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静刚度曲线进行初步设计;再从电机与传统内燃机的扭矩变化差异出发,优化各悬置的静刚度曲线,以解决电动汽车瞬时动载荷过大引起的异音、高成本课题。文中论述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静特性设计思想和方法,对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动力系统作为混合动力客车的主要振源之一,其悬置系统工作性能直接影响着混合动力客车的振动与噪声水平。本文利用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对某混合动力大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设计和计算。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TLAB/ADAMS的燃料电池轿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料电池轿车采用新的总布置,引起整年参数改变,埘振动特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分析评价。以困产某型燃料电池轿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学建模和理论分析,分别利用MATLAB和ADAMS软件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并对悬置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张建文  侯建付 《汽车技术》1996,(11):10-19,36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力学参数是研究悬置系统动力特性和隔振设计的重要依据。提出了一种悬置系统参数识别的方法,即功率谱法,并针对一具体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参数识别。通过实验证明此方法是一种可行的,识别精度较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RQ11G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6自由度刚体振动微分方程基础上,分析比较了RQ11G动力总成系统悬置改进前后的固有频率、能量解耦度。通过在试车场进行的整车道路试验,比较分析了RQ11G动力总成系统悬置改进前后的隔振性能、存在的问题,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车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和提高能量解耦度可有效降低车辆的振动与噪声,提高乘坐舒适性。探索了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一整套完整的设计、开发、试验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3.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支架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安全件和功能件,它的结构强度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其一阶固有频率对车内噪声有较大的影响。以某轿车动力总成悬置支架为分析对象,阐述了对悬置支架优化设计时。设计空间与非设计空间确定、拓扑优化与形状优化的过程等。优化结构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建立的悬置支架优化设计方法对悬置支架的设计计算分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发动机悬置支架是动力总成系统中的重要零部件,对于汽车的NVH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基于某款皮卡车的动力总成悬置车身端支架一阶模态频率不达标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通过拓扑优化对结构进行减重分析,优化后车身端悬置支架结构不仅模态频率达到了设计要求,还实现了该悬置支架的轻量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了本分析优化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对于车身端悬置支架及车身上其他零部件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载货车动力总成悬置隔振性能的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新蓬  周垚  章应雄 《汽车工程》2007,29(6):507-510
针对某重型载货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不同设计方案,利用ADAMS软件建立虚拟样机模型,通过实测其基本参数,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固有特性进行仿真计算,分析比较两种方案的悬置系统参数匹配的合理性,以达到提高悬置系统隔振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时培成  高立新 《汽车工程》2011,33(12):1057-1061
针对某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偏高和振动耦合严重的问题,建立了该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6自由度模型,并对悬置元件的主刚度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以分析找出的少量敏感参数为设计变量,结合振动解耦和固有频率匹配理论,对该悬置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悬置系统隔振能力有了...  相似文献   

17.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动态特性及悬置系统振动控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汽车的NVH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论述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的橡胶悬置、液阻悬置、半主动悬置和主动悬置的静态、动态特性,探讨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设计方法及隔振设计的5个方面(建模;振动频率和解耦率的优化;动力总成的位移控制;低频大振幅激励下,动力总成的振动控制;隔离发动机的激励传递给车身或副车架),从而降低转向盘的振动和减少车内噪声。  相似文献   

18.
在考虑悬置扭转刚度的条件下,为带防扭拉杆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建立了包括拉杆模型在内的动力总成-拉杆系统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一实际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动力总成的位移、悬置的位移和力.结果表明,在动力总成承受大转矩或碰撞的工况下,采用实际的拉杆模型(两点模型)能得到更准确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以一轿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计算该模型的刚体模态,并在整车状态下进行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车内方向盘和座椅导轨的振动测试。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合理分配刚体模态频率和提高刚体模态解耦率对整车NVH性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结构差异较大,动力总成的改变致使电动汽车表现出了不同于传统燃油汽车的NVH问题,动力总成振动对整车的NVH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文章以某款电动载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为研究对象,利用仿真软件Adams对两种不同布置形式悬置系统进行了模态和振动能量解耦率分析,选择出合理的一套动力总成悬置方案,并结合整车的NVH对动力总成悬置垫块的刚度进行优化,提升了整车的NVH性能,研究内容对工程实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