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影响热舒适性的车内外温差、空调出风口风速及车内温度分布三方面提出指标要求,并通过多方案分析及实车验证,对城市客车热舒适性空调系统结构提出推荐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
故障现象: 速腾车舒适型,打开空调暖风挡位时右侧出风口出冷风。 故障检修: 速腾车舒适型采用全自动分区空调,操作空调面板可对车内前排左右区设置不同的目标温度,全自动空调控制单元接收各温度传感器的反馈值,通过控制温度翻板位置及鼓风机转速等执行元件来实现目标温度。实操发现,在将左右区设置为高温挡时,右侧出风口仍出冷风,  相似文献   

3.
贺赛  梁文伟  赵福全 《天津汽车》2012,(10):25-27,30
汽车空调风道送风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乘坐舒适性,因此为了提高风道送风性能,文章从影响风道系统的设计因素和风道中压力损失两方面分析空调风道设计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并基于某空调出风口风道结构优化前后的流场特性进行CFD仿真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应尽量减少风道中的压力损失以及风道转弯,降低空调风道空气阻力,提高风道送风性能,该方法对今后汽车空调风道系统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汽车空调风道送风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乘坐舒适性,因此为了提高风道送风性能,文章从影响风道系统的设计因素和风道中压力损失两方面分析空调风道设计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并基于某空调出风口风道结构优化前后的流场特性进行CFD仿真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应尽量减少风道中的压力损失以及风道转弯,降低空调风道空气阻力,提高风道送风性能,该方法对今后汽车空调风道系统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汽车空调温度传感器位置及控制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夔宁  廖强  吕妮娜  李庆岷 《汽车工程》2007,29(11):1002-1004
以某款微型汽车为对象,对空调蒸发器表面结霜对制冷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温度传感器位置和控制参数(切断/接通温度)进行了优化。汽车环境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空调各出风口平均温度降低了1.7~2.7℃,压缩机的切断次数降低了79%,提高了车内环境的舒适性和空调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汽车空调的制冷效果是考量行车舒适性最基本的指标。由于商用车的驾驶室空间相对乘用车较小,密封性相对于乘用车较差,因此内部空调温度调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空调出风口的温度。以华东地区反馈的空调系统问题为调查对象,从空调系统压力、管路密封性以及零部件布置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最终解决出风口温度高的问题。研究结论可为空调设计和服务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汽车车内热-流场分布不合理而影响乘员热舒适性的问题,通过激光扫描和逆向工程建立原空调风道的几何模型,在建立合理的流体力学网格模型的基础上,采用Realizable 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和"壁面函数法"对风道内的流动进行流体力学稳态仿真计算,分析了原风道各出风口流量分配不合理的原因,并对原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改进,使各出风口的流量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保障乘员的热舒适性,为汽车空调风道设计和优化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汽车出风口是汽车内部温度调节的重要功能件,它对车内温度调节和乘坐人员的感官舒适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以出风口的零件符合性、装配工艺特性以及结构设计特点作为分析导向,分析出可能造成出风口风向调节失效的关键要素,并且针对此影响因素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进行方案验证,确认方案的可行性,从而归纳出风口叶片和拨钮的相关设计规范,为后续项目出风口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以某VAN客车顶置空调风道实体模型为分析对象,模拟了空调风道内部气流分布,分析了空调风道各出风口的风量分配。通过对客调出风口结构的优化,使空调风道各出风口的体积流量趋于均匀,各出风口体积流量标准差、空调风道压力损失有所降低,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空调出风口作为车内重要的功能件,提供调节车内空气质量和温度的功能。文中应用CATIA/DMU软件,建立了空调出风口运动模型,对空调出风口的风向调节机构和风量调节机构进行动、静态的计算机模拟,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空调出风口相关部件的结构尺寸。该设计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成本,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王国华  桑国辉  张英朝  徐金诚 《汽车工程》2023,(11):2023-2033+2057
目前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受环境影响程度较大。本文以SUV车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搭建了乘员舱的数学模型,耦合了人体热生理模型,将Berkely热舒适性评价模型用于乘员舱内人体热舒适性的评测。针对高温工况分别就送风温度、送风速度和送风湿度对乘员舱内部热环境、空调的总负荷以及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送风风速由低到高改变的过程中,乘员的整体热舒适性会先上升,后下降,且能耗也随之升高。且在较低送风风速条件下,送风温度的变化对整体热舒适影响有限。送风湿度对热舒适的影响程度要弱于送风温度和送风风速。同时本文将送风风温、送风相对湿度、送风风速作为自变量,把乘员的整体热感觉、整体热舒适指标乃至空调系统总负荷当作研究对象,拟合出它们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利用多参数优化分析的方式,不同送风参数对热舒适性和空调负荷的影响进行耦合分析。把乘员的整体热舒适指标的目标值设置成0,把空调系统热负荷降目标值设置成最小值,并且使乘员的整体热舒适指标与空调系统负荷二者的权重均设置成1,求取最佳方案,实现在提高热舒适性的同时减小空调系统热负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宋勇 《城市车辆》2008,(7):44-46
目前,我国城市客车已经普遍使用空调设备,这对城市客车风道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传统设计中,因城市客车内饰结构简洁,仅仅考虑与内饰的协调、内饰的美观、提高车内空间,故风道设计较简单,截面也较小,出风口型式简单且均匀布置,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不仅使空调效果下降,而且使乘员的舒适性受到影响,使整车的经济性不好,为了更高地利用空调的使用性能,本文阐述一些个人对风道设计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汽车自动空调控制稳定性的乘员热舒适性试验方法,考察环境温度、日照和车速等关键参数变化的情况下,汽车自动空调系统是否能够持续控制乘员舒适性。首先将人体划分为不同的热感区域,然后通过人体局部热感觉对乘员整体热舒适的影响测试,确定了头部和足部是人体热感觉最为敏感的部位。通过大量试验数据分别拟合头部和足部温度与气流速度的配合曲线,以维持乘员持续舒适。最后设计一套汽车自动空调热舒适性测试方法,并按照此方法对两款车型进行测试,证明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某纯电动客车在空调高挡位时车内噪声较大,严重影响乘客的舒适性。论文分析该纯电动客车空调噪声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取改进措施。结果表明车内噪声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0年生产的一汽大众迈腾轿车(搭载1.8TSI发动机、DSG自动变速器,采用自动空调系统),因空调间歇性不制冷而来我中心检修。故障诊断据车主反映,在正常行驶中使用空调时,空调系统偶尔会间隙性停机,在停机时风量不显示,出风口不出风,需关闭空调系统5 min左右再重新打开,空调系统才能恢复正常制冷。因该车装备的是自动空调系统,用VAS5054查询空调系统,调出了关于左侧中央出风口  相似文献   

16.
故障现象:奔驰S320轿车空调出风口不正常,其表现为行车时空调出风口方向自动无规律变化,时上时下,不受空调面板控制,但制冷系统正常.  相似文献   

17.
正故障现象一辆奔驰E300车,底盘号为LE4213148,装配274发动机,累计行驶里程约为1.2万km,因空调中央出风口不出风而进厂检修。故障诊断接车后,试车验证故障现象。接通点火开关,尝试起动发动机,发动机顺利起动着机;接通空调开关,发现无论如何调节,仪表台中央的2个空调出风口均不出风;两侧的空调出风口出风正常,且空调制冷效果也正常。连接故障检测仪,对车辆进行快速测试,读取到空调  相似文献   

18.
故障现象:福特嘉年华1.6L舒适型轿车,2004年8月生产,行驶1 5000km。该车在炎热的夏天正常行驶途中,打开空调,温度选择开关拨至最冷,鼓风拨至2挡位置,突然出现空调出风口吹热风现象。故障诊断:接到此车前,特约维修站的维修工将暖风控制电磁阀以及空调控制面板(暖风控制模块)进行了更换,故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保证较大尺寸车型的乘员舱舒适性,通常会增加一套顶蒸风管系统。由于顶蒸风管布置受到顶棚的空间限制,出风口位置风管方向与风口方向互为垂直的结构,风口位置会形成较大的风口空腔,气流进入空腔后容易形成涡流,会出现风口出风不均匀的现象,影响乘员舱舒适性。应用CFD分析方法计算得到风口的风速分布,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出风均匀性,通过优化风管出风口结构,即在风口位置风管内壁设计凸台结构,达到提升风口出风均匀性的目的,进而改善乘员舱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20.
奥迪A8车     
<正>接通空调后左前出风口吹出热风故障现象一辆排量为3.0L的A8 D3轿车,接通空调后行驶一段时间,左前出风口不定时吹出热风,但其他出风口正常,重新起动后故障现象基本消失。检查分析该车空调系统采用4区控制,驾驶人和乘员都可以将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