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NVH振动与噪声指标是评价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它直接影响着乘客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的安全性.为了确保生产的产品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占据优势,各厂商都对整车的NVH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动力传动系是整车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变速器作为动力传动系中主要传动部件之一,对传动系的振动和噪声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现场试验对某型变速器在整车上的异响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最终消除了异响,为开展变速器的减振降噪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针对载货汽车传动系统异响现象进行分析,确定该现象为传动系统扭转共振造成的。采用常用措施进行故障排除未彻底解决问题。从理论计算出发,利用AMESim软件模拟分析引起传动系统扭转共振的因素,确定改进方向;优化离合器扭转减振器刚度特性。通过实车验证证明该优化措施有效,异响现象消失,传动系统扭转共振问题消除。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深度混合动力轿车的传动系振动与噪声问题,对传动系统进行了扭转振动分析和噪声测试,识别出了噪声源。在考虑啮合刚度的齿轮副等效轴系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复合行星轮系和整车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力学模型。对传动系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进行了研究,并与噪声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齿轮副啮合是该传动系的主要噪声源,而扭转振动是引起传动系噪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随着发动机功率扭矩的不断提高,同时伴随整车轻量化设计的不断推进,MT车辆在大负载起步时容易发生传动系半联动异响问题。文章针对其中某车型调教过程中发生的传动系异响,进行了建模和仿真计算,通过计算和试验确认传动系的共振和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根据模型进行离合器匹配选型,并进行了实车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新方案离合器能够有效抑制异响的发生,利用仿真分析可以在设计初期避免共振问题,对于传动系统NVH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四冲程内燃发动机间隔轮流作功产生的扭转振动会使变速器和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缩短,并使车辆在行驶中产生嘈杂的噪声而严重降低乘坐舒适性。随着发动机的扭矩不断提升和传动系统的不断优化,扭转振动所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高扭矩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扭转振动,更会引起车身的抖动和噪声。为了降低发动机工作时所产生的扭转振动,汽车工程师们在传动系统中设计出了离合器,由于在离合器从动盘设置了螺旋弹簧等弹性元件,利用弹簧吸收来自传动系的冲击,起缓冲作用使扭振衰减,但这种方式对扭转振动的减缓效果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6.
汽车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及减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俄延华  李承德 《汽车工程》1998,20(5):290-295
本文建立了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的理论模型,运用该模型可以讨论传动轴,变速器输出轴结构参数、中间支承的刚度,手制动器的位置等对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的影响。还运用理论模型对轻型车、厢式车以及大客车的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振措施,解决了上述车型车身振动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鹏春 《重型汽车》2003,(3):13-14,17
汽车传动系统是一个多质点的弹性扭转振动系统,其载荷随汽车使用工况而变化,并承受冲击载荷,往往变速器一轴的载荷会超过发动机最大扭矩的3~3.5倍,超过离合器的静摩擦力矩的1.5~2倍。汽车行驶时,来自发动机和路面的干扰力及传动系构件转速变化产生的惯性力矩,都会引起传动系的扭振和载荷变化。即使在稳定工况下,传动系统也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某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振动和噪声的问题,建立了复合行星轮系和整车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力学模型对该传动系统进行扭转振动分析。在计算传动系统固有频率的基础上,通过扭转减振器的刚度匹配实现共振转速的优化。研究发现,系统在某特定转速比下出现共振特性且在一定范围内随减振器刚度增大而增大;通过减小减振器刚度可以使共振转速远离发动机怠速转速范围,从而提高整车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9.
四驱传动系统在提升车辆超稳和爬坡性能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车内轰鸣声问题.文章对四驱传动系统导致的车内轰鸣声机理及其控制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和讨论,并利用客观测试分析了某款开发中四驱车型产生车内轰鸣声的原因:传动系扭转振动过大和传动轴弯曲模态频率过低.通过调试扭转减振器和传动轴内置动力吸振器方案,显著降低了车内2阶和4阶噪声...  相似文献   

10.
冯振威  马能武  徐旭 《时代汽车》2024,(6):158-160+170
由于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自由度、分布质量、刚度和阻尼不统一,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受到许许多多的扭转振动,产生振动和噪声,减少结构强度,影响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因此,降低动力传动系的产生的振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双质量飞轮可以合理地减少动力传动系统带来扭振。文章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汽车传动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扭振模型,通过该模型详细分析和对比了双质量飞轮和从动盘扭转减振器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双质量飞轮更有利于减少扭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汽车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的重要部件,其技术质量要求在整车中仅次于汽车发动机。汽车变速器异响是汽车质量问题中故障原因复杂,比较难于发现原因和消除的汽车故障。虽然异响不会立即影响汽车的行驶,但  相似文献   

12.
指出汽车传动系的扭转振动是产生车内振动噪声、降低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根源之一;阐述了汽车传动系扭转振动的主要特点;对传动系中变速器、主减速器等主要零部件的扭振噪声的发生机理及控制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工业的进步,人们对汽车乘坐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这成为推动业内对汽车振动和噪声的控制措施进行广泛研究的主因。产生汽车振动和噪声的因素较为复杂,其中动力传动系的扭转振动是引起汽车振动和噪声的主要原因之一[1]。文章以公司自产某前置后驱微型货车为例,经过对该车传动系统采点试验测试,明确了传动系扭转振动是导致该车发动机一定转速范围内产生车内振感和噪声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关措施降低扭振幅值,改善整车NHV性能。  相似文献   

14.
, 《汽车与配件》2013,(3):46-49
双质量飞轮(DMF)随着车身重量的减轻以及风洞试验后进一步优化的车身,现代车辆的风噪明显减小。由于自然阻尼不充分导致的噪声源的增加使得其他噪声变得明显。流线型的车身设计、极低转速的发动机、五六档变速器以及稀油的使用,也助长了这一现象。而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周期性的燃烧过程导致了传动系的扭转振动,由此带来的变速器振动异响和车身噪声,也会有损驾驶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车市发展,新生代家用车顾客对车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对前驱车型,后驱车传动链长、传动结构复杂,传动系零部件容易受扭矩波动激励产生共振,并传递给车体,引起车体零部件加振,导致车内噪声显著增加。为解决后桥共振引起的传动系统轰鸣问题,文章建立了后桥总成约束模态CAE分析模型,在车型设计前期计算出后桥总成约束模态及振型,匹配模态使后桥总成零部件约束模态避开传动系能量大的激励频率,显著降低车辆振动、提升整车内噪声学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各部分动力学参数对动态输出响应的影响,实现双质量飞轮的合理匹配以达到减小扭转振动的目的,建立了由发动机、双质量飞轮、变速器和差速器等子单元组成的车辆动力传动系扭振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揭示了各单元动力学参数对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对系统受迫振动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考虑摩擦和惯性力的输入激励转矩模型,表达形式简洁,符合实际;基于单元分析的建模分析方法,揭示了系统参数与传动系统固有特性的内在联系,为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动力学参数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双质量飞轮的合理匹配与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7.
车型:CG5,F23A3发动机,MAXA变速器。行驶里程:260000km。故障现象:车辆报修行车中出现刺耳的异响,维修人员判断为变速器内部产生的噪音。征得顾客同意,大修变速器,更换了变速器内所有的轴承,异响问题依然未能解决。  相似文献   

18.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6年产福特锐界车,搭载Eco Boost2.0T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累计行驶里程约为1.1万km,因加速时车身共振而进厂检修。故障诊断陪同客户对车辆进行路试,踩下加速踏板加速行驶,当发动机转速达到约2 500 r/min时,车内能听到"呜呜呜"的异响,根据维修经验判断这种低频的异响是因共振产生的。将车辆靠边停车,原地踩下加速踏板进行测试,当发动机转速达到约2 500 r/min时,共振产生的异响依然存在。这说明异响与发动机转速相关,与车辆是否行驶无关。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扭振特性,开展了扭转减振器的结构及仿真分析研究。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现有扭转减振器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针对某款车型建立 8 自由度集中质量模型,采用 AMESim 仿真软件搭建仿真模型;通过对离合器从动盘扭转减振器、双质量飞轮和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 3 种不同结构减振器的扭振特性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了它们在典型工况下的扭振特性,并对扭转刚度和迟滞力矩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弧形弹簧式从动盘扭转减振器能保证较短的发动机启动时间,且拥有较好的减振特性;在混合驱动行驶工况下扭转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与扭转刚度及迟滞力矩的大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汽车在运行中,柴油发动机输出的周期性变化转矩将使传动系统产生扭转振动,如振动频率与传动系统自振频率相重合,就会产生共振;同时,柴油汽车传动系统或行驶系统中某些旋转机件(如车轮)不平衡,也可以引起上述扭转振动.此外,柴油汽车还可能出现猛加油的同时突然结合离合器以便汽车驶出泥坑,以及在意外情况下不分离离合器就进行紧急制动,这都使传动系统承受很大的冲击负荷.这些振动和冲击负荷,都将影响到传动系统机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