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振动试验的应用背景及试验技术,综述了国内外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振动试验标准,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完成了某款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振动试验,并对试验方法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各类起火燃烧的故障现象,查找电动汽车在各种使用工况中产生动力电池热失控的诱因,结合动力电池结构特点与锂离子电池锂枝晶产生因素,针对各类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的诱因进行故障诊断分析,通过故障产生机理提出预防措施优化电动汽车使用方法,提出一套合理有效的电动汽车使用方案,推荐电动汽车柔和驾驶和安全驾驶,提高驾驶员和乘坐员的安全防患意识,减少或避免各类诱因引起动力电池热失控,提高电动汽车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魏强  杨晓明 《时代汽车》2024,(6):132-134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心脏”,占整车成本的30%-40%,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续航和安全性。为全面评价动力电池的性能,需要从电性能、环境可靠性及安全性能等方面进行测试验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性能检测维修是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业内急需动力电池性能检测维修的相关设备及技能。本文所提及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性能测试台可对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动力电池包、电池模组、单体电池进行性能检测,通过检测进行相关维修更换,提高整个动力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减少车辆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4.
正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对于保障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安全及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发挥电池系统效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列举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常见故障,针对其可能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供了常见的分析思路和处理方法,供参考。一、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介绍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通常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电动汽车正逐渐成为交通领域的新宠,动力电池系统得到了各车企及院校的重视。本文以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汇流排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仿真计算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参照测试方法及测试数据,搭建了完整的自然对流散热仿真模型。通过提取其对流换热系数,对仿真计算进行了适当的简化,对汇流排的厚度、宽度、长度等关键因子与温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温升变化的比率与其尺寸的变化百分比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6.
当前动力电池相关的标准法规尚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的测试评价体系,导致产品质量一致性、安全可靠性等方面未达到市场及消费者的实际要求。基于此,本文针对动力电池安全性,依据相关的标准法规对市场典型动力电池的单体和电池包/系统分别进行了部分安全性检验项目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进行评价,对不合格的产品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本研究为强化标准法规的规范化作用,健全研发性测试评价能力,从而开发制造高安全性电池产品,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接上期)五、动力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动力电池系统电动汽车中高压系统的功能是确保整车系统动力电能的传输,并随时检测整个高压系统的绝缘故障、断路故障、接地故障和高压故障等,负担着确保整车设备和人员安全的首要任务,也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关键技术之一。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动力电池系统属于高压部件,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车安全性及可靠性,动力电池的安装位置如图4所示。  相似文献   

8.
2011年5月23日至25日,第四届中国绿色交通国际峰会在三亚隆重召开。 国内外汽车制造商、供应商有关负责人、专家聚集一堂,会议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充电系统标准的制定,在全球“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下对电动汽车及十大替代能源的综合评价.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技术现状与基础设施建设.电动汽车对商用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电动汽车商品化所面临的问题,锂电池技术介绍及解决方案.电动汽车的知识产权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家标准仅采用恒流放电的方式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性能进行测试评价,该测试方式不能真实模拟动力电池的实际使用工况。文章提出基于中国典型城市循环工况的动力电池非恒流放电测试方法,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选型及性能匹配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电池箱体作为动力电池总成的主要承载部件,其结构强度对动力电池系统的可靠性有着关键影响。研究了某款纯电动乘用车电池箱体,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电池箱体的振动模态、结构强度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建议,完成了改进方案的台架试验验证。针对电池箱体开发,通过前期设计优化及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电池箱体的模态及结构强度进行分析,实现产品方案的快速迭代,减少试验风险,保证动力电池产品的结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汽车制造商逐步将研发重点转向动力电池和智能化控制方向。由于动力电池的化学特性,温度对动力电池充放电性能与安全性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电动汽车开发中,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具有较高的优先级。基于现存主流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结构,结合特斯拉汽车的八通阀热泵系统技术,分析了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热管理系统的优缺点,同时针对动力电池在低温工况下会出现冷车掉电、续 航里程短、充电功率下降等问题,提出了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2.
于秩祥 《北京汽车》2023,(1):18-21+41
针对电动汽车自燃事故,结合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分类和结构原理,分析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动力电池的安全隐患,探讨动力电池热失控机理和锂枝晶产生因素;在动力电池温度控制、充放电工况和车辆使用上提出优化方法,提升动力电池的使用安全性,避免动力电池出现锂枝晶后引起热失控导致电动汽车自燃;最后给出了电动汽车使用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国内外汽车法规及新车评价规程,研究了不同碰撞工况对某款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损伤影响。研究发现,在侧面斜柱碰工况下,电池模组容易受到挤压,动力电池系统发生短路、漏液及起火的风险较大;同时,通过对某款电动汽车在斜柱碰工况下电安全防护设计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电池模组损伤容限的动力电池防护设计方法,该方法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开发,可降低电动汽车能耗及整车物料成本。  相似文献   

14.
在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燃油箱和动力电池、电机、高压电路等关键零部件进行相关的碰撞安全性能开发时,不仅需要考虑传统燃油车的碰撞安全标准要求,同时还要考虑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相关的碰撞标准要求和电安全设计防护。文章首先分析了相应的碰撞试验法规,结合上汽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布置方案,针对其特殊结构重点研究其追尾碰撞和侧面柱碰撞工况,在考虑传统汽车结构和乘员安全的基础上,对动力电池、高压电系统等电安全进行了分析。文章对研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碰撞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建立纯电动汽车能量消耗数学计算模型,研究了整车阻力、能量回收、动力电池系统、电驱动系统、电气系统、充电系统等6个方面对能量消耗的影响,从仿真分析和试验分析两方面研究了纯电动汽车能量消耗优化的措施,可以针对性地改进车辆能量消耗,提升整车续驶里程,为纯电动汽车各系统的参数设计与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承担着整个车辆的能量来源。电池包作为动力电池的结构承载部件,其设计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文章以某款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系统开发为例,基于国标规定的挤压试验要求进行了相应的仿真模拟试验,得到了电池包的抗挤压能力值和系统零部件的应力水平,并与目标值进行了比较和评估。文中的分析手段和评价方法为动力电池包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达到某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上盖轻量化设计目标,在保证碳纤维上盖刚度的前提下,从成本、模态分析、自重、成型工艺等方面对不同碳纤维材料结构进行了评估,最终确定选用铝蜂窝夹层结构方案并进行详细结构设计及工艺设计。该方案的动力电池上盖质量为4 kg,比铝合金方案轻1.784 kg,达到轻量化设计目标;通过自由模态试验对碳纤维上盖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模型的1阶自由模态和3阶自由模态的误差较大,需要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8.
2014年1月7日~8日,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起草工作组在湖南长沙召开启动会议。会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所总工程师周荣介绍了电动汽车分标委工作及标准制修订情况。进一步阐述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必要性及动力电池回收标准在电动汽车标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希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能起到引导研发、规范产业化、支撑政府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电动汽车高压系统为整车核心之一,为整车提供驱动动力及低压供电,涉及到安全及可靠性。上下电策略作为高压系统的基础策略,起到了高压"开关"的作用。本文对典型的动力电池系统进行解释和剖析,及设计了基于功能安全的高压上下电策略,涵盖正常、异常情况下的上下电流程,更好地保障了高压系统运行的安全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间的一致性及其能量利用率,需对电池单体或在模组间进行电量均衡。在研究动力电池组主动均衡策略的基础上,对均衡系统进行仿真建模,得到了动力电池电量、均衡时间与反激式直流转换器通断间的关系,并根据仿真分析结果搭建试验平台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设计开发的动力电池均衡管理系统可实时检测电池单体的情况,并实现可编程式电池能量主动均衡,具有良好的均衡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